柴芩溫膽湯加味治療脾胃濕熱型小兒厭食癥的臨床療效觀察
發(fā)布時間:2024-05-24 20:14
研究目的:通過柴芩溫膽湯加味治療脾胃濕熱型小兒厭食癥的臨床療效觀察,探討中醫(yī)藥治療小兒厭食癥的療效與優(yōu)勢。研究方法:通過收集選取兒科門診確診為小兒厭食癥脾胃濕熱型的患兒80例。采用隨機分組的分組方法,分為試驗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在本研究治療過程中,共脫落7例,試驗組3例,對照組4例,完成試驗研究共73例。試驗組給予柴芩溫膽湯加味,對照組給予口服保和丸,并以治療4周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分別以治療第2周、第4周作為訪視點,對藥物安全性進行隨訪記錄。并于停藥后1個月進行隨訪,觀察并記錄藥物的遠期療效。結果:1.臨床療效方面:經治療4周后,試驗組臨床療效達89.19%,對照組臨床療效達75%。經統(tǒng)計學分析,P=0.036(P<0.05),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療效方面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試驗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2.總證候積分比較:經治療4周后,P值小于0.05,兩組中醫(yī)證候總積分療效方面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試驗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3.主、次癥總積分比較方面:經治療4周后,P值小于0.05,兩組主、次癥總積分方面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1.柴芩溫膽湯加味治療脾胃濕熱型小...
【文章頁數】: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縮略語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獻綜述
1.中醫(yī)研究進展
1.1 病名
1.2 古代文獻研究
1.3 現代中醫(yī)研究進展
2.西醫(yī)學研究進展
2.1 流行病學特征
2.2 病因病機
2.3 治療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1.1 病例來源
1.2 診斷標準及病例選擇
2 治療方法
2.1 試驗組用藥
2.2 對照組用藥
2.3 安全性評價
2.4 觀察指標
2.5 癥狀體征分級量化與療效判定標準
2.6 統(tǒng)計方法
結果
1.厭食患兒基線一致性分析及治療前主次癥狀積分比較
1.1 基線一致性分析
1.2 治療前主、次癥各積分的比較
2.療效比較分析
2.1 臨床療效比較
2.2 中醫(yī)證候總積分比較
3.兩組療效分析
3.1 主癥積分比較
3.2 次癥總積分比較
4.復發(fā)率
5.安全性評價
討論與分析
1.從脾胃濕熱論治小兒厭食癥的理論依據
1.1 現代小兒脾胃濕熱因素的形成
1.2 脾胃濕熱型小兒厭食癥的內涵
2.分消走泄法治療脾胃濕熱型厭食癥的立法依據
3.組方分析
3.1 試驗藥物組方分析
3.2 對照藥物組方分析
3.3 兩組藥物對比分析
4.療效分析
4.1 臨床療效
4.2 中醫(yī)證候積分
4.3 主癥積分
4.4 次癥積分
5.安全性分析
6.不足與展望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981184
【文章頁數】: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縮略語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獻綜述
1.中醫(yī)研究進展
1.1 病名
1.2 古代文獻研究
1.3 現代中醫(yī)研究進展
2.西醫(yī)學研究進展
2.1 流行病學特征
2.2 病因病機
2.3 治療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1.1 病例來源
1.2 診斷標準及病例選擇
2 治療方法
2.1 試驗組用藥
2.2 對照組用藥
2.3 安全性評價
2.4 觀察指標
2.5 癥狀體征分級量化與療效判定標準
2.6 統(tǒng)計方法
結果
1.厭食患兒基線一致性分析及治療前主次癥狀積分比較
1.1 基線一致性分析
1.2 治療前主、次癥各積分的比較
2.療效比較分析
2.1 臨床療效比較
2.2 中醫(yī)證候總積分比較
3.兩組療效分析
3.1 主癥積分比較
3.2 次癥總積分比較
4.復發(fā)率
5.安全性評價
討論與分析
1.從脾胃濕熱論治小兒厭食癥的理論依據
1.1 現代小兒脾胃濕熱因素的形成
1.2 脾胃濕熱型小兒厭食癥的內涵
2.分消走泄法治療脾胃濕熱型厭食癥的立法依據
3.組方分析
3.1 試驗藥物組方分析
3.2 對照藥物組方分析
3.3 兩組藥物對比分析
4.療效分析
4.1 臨床療效
4.2 中醫(yī)證候積分
4.3 主癥積分
4.4 次癥積分
5.安全性分析
6.不足與展望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9811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39811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