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少海穴對腦梗死患者心率變異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04-25 09:19
本文關鍵詞:針刺少海穴對腦梗死患者心率變異性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通過觀察針刺少海穴前后HRV各指標的變化,探討針刺少海穴對腦梗死患者心率變異性的影響。方法:全部病例均來源于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病房,共30例,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梗死灶在左側患者19例,右側11例,平均年齡為53.57±8.00。獲得本人口頭承諾后進行研究,其中不同性別受試者的年齡、基礎心率和病程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后認為均無顯著性差異(P年齡=0.661,P基礎心率=0.186,P病程=0.207,均0.05)。實驗條件準備完成后,打開medilog(?) AR12動態(tài)心電記錄儀,5min后選取左側少海穴,穴位局部常規(guī)消毒、醫(yī)者雙手清潔后進針,行針得氣,進針10min后行平補平瀉手法,進針20min后出針,出針后繼續(xù)記錄5min關機,實驗結束,整個操作過程30min,總留針時間20min。對時域分析指標和頻域分析指標記錄后分別進行自身針刺前后對比和不同時間點之間對比分析,分析結果并得出結論。結果:在時域分析結果中,Min BPM行針時與進針前5min相比數(shù)值降低,統(tǒng)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P0.05)。Max BPM出針后5min與進針前5min相比數(shù)值降低,統(tǒng)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P0.05)。Mean BPM進針時與進針前5min相比數(shù)值降低,統(tǒng)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P0.05)。PNN50進針時與進針前5min相比數(shù)值升高,統(tǒng)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P0.05),SDNN行針時與進針前5min相比數(shù)值降低,統(tǒng)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P0.05)。頻域分析指標各時間點與進針前5min比較變化明顯,其中ULF在進針時、出針后5min時升高,統(tǒng)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P0.05),行針時數(shù)值升高,統(tǒng)計學上有極顯著差異(P0.01)。VLF在行針時升高,統(tǒng)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P0.05)。ULF%、VLF%、Log LF/HF各時間點與進針前5min比較均升高,統(tǒng)計學上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LF%、HF%、 HF、LF各時間點與進針前5min比較均降低,統(tǒng)計學上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各時間點相互比較結果顯示,進針后5min、進針后15min、出針后5min各時間點之間比較,結果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針時和行針時比較,VLF和ULF兩個指標升高,統(tǒng)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P0.05);行針時和出針時比較LF%、ULF%、 ULF三個指標均降低,統(tǒng)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P0.05);進針后5min和行針時比較,VLF、 ULF數(shù)值升高,統(tǒng)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P0.05);行針時和出針后5min比較,ULF、 ULF%數(shù)值降低,統(tǒng)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P0.05);進針后15min和出針時比較VLF、 ULF數(shù)值升高,統(tǒng)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1、針刺少海穴能顯著降低腦梗死患者的HF%、 HF,對腦梗死患者的作用以降低迷走神經(jīng)活性為主。2、針刺少海穴能顯著降低腦梗死患者的LF%、 LF,對腦梗死患者的作用以降低自主神經(jīng)張力為主。3、針刺少海穴能顯著升高腦梗死患者的ULF、 VLF、 ULF%、 VLF%、 Log LF/HF,對腦梗死患者的作用以提高交感神經(jīng)活性為主。4、平補平瀉手法可以加強少海穴對腦梗死患者ULF、VLF、ULF%、 LF%的影響。5、針刺少海穴對腦梗死患者的心率變異性有顯著性影響,并且在出針后具有一定后遺效應。
【關鍵詞】:針刺 少海穴 腦梗死 心率變異性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246.6
【目錄】:
- 英文縮略詞表5-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引言11-12
- 文獻綜述12-16
- 1 祖國醫(yī)學的相關認識12-14
- 1.1 祖國醫(yī)學對心及手少陰心經(jīng)的認識12-13
- 1.2 祖國醫(yī)學對少海穴的認識13
- 1.3 祖國醫(yī)學對中風的認識13-14
- 2 現(xiàn)代研究情況14-16
- 2.1 少海穴的研究14-15
- 2.2 心率變異性的研究概況15
- 2.3 腦血管病與心率變異性的關系15-16
- 臨床研究16-21
- 1 研究資料16
- 1.1 實驗儀器16
- 1.2 針刺用具16
- 2 參照標準16-17
- 2.1 中醫(yī)診斷標準16
- 2.2 腦梗死診斷標準16
- 2.3 腦梗死的分型標準16
- 2.4 納入標準16
- 2.5 排除標準16-17
- 2.6 脫落標準17
- 2.7 剔除標準17
- 3 基本治療17
- 4 實驗條件準備17-18
- 5 病例信息18
- 6 患者基本情況18
- 7 研究方法18-21
- 7.1 取穴18
- 7.2 針刺方法18-19
- 7.3 少海穴行針及出針方法19
- 7.4 操作過程19
- 7.5 觀察指標19
- 7.6 數(shù)據(jù)記錄19-20
- 7.7 統(tǒng)計學處理20-21
- 結果21-28
- 1 時域分析各指標結果21-22
- 1.1 針刺少海穴前后Min BPM、Max BPM、Mean BPM變化規(guī)律21
- 1.2 針刺少海穴前后PNN50、RMSSD、SDNN變化規(guī)律21-22
- 1.3 時域分析各指標變化情況22
- 2 頻域分析各指標結果22-25
- 2.1 針刺少海穴前后HF、LF、LF%、HF%變化規(guī)律22-23
- 2.2 針刺少海穴前后ULF%、VLF%、ULF、VLF、LogLF/HF變化規(guī)律23-24
- 2.3 頻域分析各指標變化情況24-25
- 3 各指標不同時間點相互比較結果25-28
- 3.1 ULF變化規(guī)律25
- 3.2 VLF變化規(guī)律25-26
- 3.3 LF%變化規(guī)律26
- 3.4 ULF%變化規(guī)律26-28
- 討論28-36
- 1 選題思路28
- 2 行針手法與針刺效果的關系28-29
- 3 心率變異性分析各指標的意義29-31
- 3.1 時域分析法29-30
- 3.2 頻域分析30-31
- 4 心率變異性各指標變化的認識31-32
- 4.1 時域分析指標變化的認識31
- 4.2 頻域分析指標變化的認識31-32
- 5 不足和臨床應用32-36
- 5.1 本次研究的不足32
- 5.2 心率變異性的臨床應用情況32-36
- 結論36-37
- 致謝37-38
- 參考文獻38-42
- 附錄42-45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45-47
- 個人簡歷4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陳得心;;下病上刺3則[J];上海針灸雜志;1987年03期
2 王海生;嚴振國;程卓;邵水金;莊天戈;;基于VOXEL-MAN操作平臺少海穴的三維可視化研究[J];福建中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3 楊志新;相對穴位臨床應用之六——曲池、少海穴的應用[J];中國臨床醫(yī)生;2004年12期
4 王選偉;針刺中泉穴治愈手指vu,
本文編號:3260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3260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