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性肥胖兒童心血管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評價
本文關鍵詞:單純性肥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KKME---專業(yè)醫(yī)學搜索引擎
單純性肥胖兒童心血管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評價
作者:黃梅,岳高峰,王彥玲,吳磊 作者單位:遂平縣人民醫(yī)院兒科,河南 遂平 463100
【摘要】 目的 評價單純性肥胖兒童循環(huán)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方法 以體重指數(shù)(BMI)≥28kg/m2的單純性肥胖兒童45例(研究組)和BMI<25kg/m2的非肥胖兒童45例(對照組)為研究對象,進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測量血脂和血壓。結果 研究組舒張末期室間隔厚度(IVST)和舒張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高于對照組(P<0.01);研究組二尖瓣舒張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峰)和E/A比值低于對照組,舒張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峰)高于對照組(P=0.000);兩組間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收縮壓(BPs)和舒張壓(BPd)亦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 單純性肥胖兒童已經(jīng)存在心血管系統(tǒng)損害,加強肥胖兒童的干預和隨訪,對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將起到重要作用。
【關鍵詞】 單純性肥胖癥,兒童,心血管
兒童群體中肥胖的發(fā)病率逐年增高,單純性肥胖兒童心肌脂肪浸潤、高血流動力學狀態(tài)以及醛固酮、血管緊張素Ⅱ等增加,成為成年期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代謝紊亂綜合征等疾病的潛在危險因素。加強兒童單純性肥胖癥的相關研究,對降低成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提高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
1 對象和方法
KKME---專業(yè)醫(yī)學搜索引擎
1.1 一般資料
我院兒保門診2008年3月~2009年3月對單純肥胖兒童45例(研究組)進行了心血管結構和功能評價,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齡9.3~15歲,平均(12.26±1.89)歲,體重指數(shù)(BMI)28.0~
34.3(29.45±1.78)kg/m2。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史、內(nèi)分泌病或藥物引起的肥胖患者不在本研究范圍。選擇同期非肥胖兒童45例作為對照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9.0~15歲,平均(12.05±1.75)歲,BMI18.2~24.8(22.17±1.36)kg/m2,兩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
1.2 診斷標準
單純性肥胖診斷標準:采用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制定的標準,以BMI24和28為切割點,分別診為超重和肥胖[1],本研究納入的對象僅為肥胖病例。
1.3 研究方法
(1)測量體重身高,計算BMI;(2)使用美國GE公司產(chǎn)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儀,常規(guī)超聲心動圖檢查舒張末期室間隔厚度(IVST),舒張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多普勒檢查二尖瓣舒張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峰),二尖瓣舒張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峰),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計算E/A比值;(3)清晨空腹抽肘正中靜脈血測定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臺式血壓計測量動脈血壓,測量3次,取均值。
1.4 統(tǒng)計分析
雙輸入邏輯檢查建立數(shù)據(jù)庫,SPSS12.0進行統(tǒng)計運算,以
KKME---專業(yè)醫(yī)學搜索引擎
平均值和標準差(±s)描述計量資料,血脂譜和心臟結構的組間比較采用兩個隨機樣本t檢驗,血壓和心收舒功能的組間比較采用多變量方差分析。
2 結 果
2.1 左室形態(tài)結構評價 研究組IVST、LVPWT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表1 兩組左室形態(tài)結構比較(略)注:與對照組比較t=11.393,P=0.000;#t=7.968,P=0.000
2.2 左室功能評價
研究組E峰和E/A比值低于對照組(F值分別為45.863和84.884,P=0.000),A峰高于對照組(F=220.378,P=0.000),而反映心室收縮功能的LVEF無統(tǒng)計學差異(F=0.593,P=0.443),見表2。表2 兩組左室功能比較 (略)注:與對照組比較F=45.863,
P=0.000;#F=84.884,P=0.000;△F=220.378,P=0.000
2.3 兩組血脂譜比較
研究組TC、TG和LDL均高于對照組,HDL差異未達到統(tǒng)計意義,見表3。表3 兩組血脂譜比較(略)注:與對照組比較,t=6.662,P=0.000;#t=2.13,P=0.014;△t=6.367,P=0.000
2.4 兩組血壓比較
研究組收縮壓(BPs)和舒張壓(BPd)分別是(107.75±
12.54)mmHg和(79.44±6.54)mmHg,對照組分別是(95.19±
9.36)mmHg和(70.02±5.17)mmHg,組間比較差異顯著,見表4。表4 兩組血壓比較(略)注:與對照組比較F=40.916,P=0.000;#F=82.291,
KKME---專業(yè)醫(yī)學搜索引擎
P=0.000
3 討 論
過度肥胖者的心臟最具特征性的病理變化是左室肥厚,血液動力學因素是心肌肥大的始動因素,單純性肥胖兒為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血容量及搏血量增加,心臟負荷加重。容量負荷加重導致心臟擴大,同時為適應室壁應力的增長而出現(xiàn)心室壁代償性肥厚。本文超聲多普勒檢查顯示:肥胖兒童左室壁及室間隔增厚,提示肥胖兒童心臟結構已經(jīng)發(fā)生改變,進一步證實了肥胖兒童左室肥厚結論的正確性。單純性肥胖兒童心臟擴大,心室壁張力增加,導致左心肌松弛性和順應性下降,從而引起心功能改變[2]。動物研究顯示:肥厚心肌在安靜狀態(tài)下是能夠保持正常心肌的血流灌注,但在運動時血流灌注降低,特別是心內(nèi)膜下的灌注更低,同時還可見到心內(nèi)膜下心肌缺血引起的收縮功能不全,以及負荷時的心肌灌注低下,使肥厚心肌收縮機能產(chǎn)生障礙[3]。本研究結果顯示:反映心室舒張功能的E峰和E/A值明顯降低,A峰升高,提示單純肥胖兒童心室舒張功能不良,與相關文獻研究結果基本一致[4~5]。
高脂肪飲食[6]和脂質代謝紊亂是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其中血漿T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顯著獨立危險因素,LDL是所有脂蛋白中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首要危險因素。肥胖兒童動脈內(nèi)膜脂肪浸潤,動脈彈性隨年齡增長而降低,緩沖血壓作用減弱,脈壓差加大,壓力的機械刺激引起血管內(nèi)皮細胞損傷,使成年期患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險性增加。本研究顯示:肥胖兒童TC、TG、LDL
KKME---專業(yè)醫(yī)學搜索引擎
明顯高于非肥胖兒童,提示肥胖兒童惟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應引起醫(yī)生、社會、家庭的高度重視。研究證實:成年血壓水平與兒童的血壓水平顯著正相關,隨著BMI值的升高,高血壓的風險也在不斷上升,肥胖青少年患高血壓的危險性是非肥胖者的3倍[7],無論種族、性別、年齡,兒童舒張期高血壓的患病率在BMI值超過正常范圍后均呈直線上升[8]。本文結果表明:肥胖兒童收縮壓和舒張壓均高于非肥胖兒童,提示單純性肥胖兒童成年期患高血壓的危險性將會增大。綜上,單純性肥胖兒童已有亞臨床心臟形態(tài)、左室舒張功能、血壓和血脂代謝方面的改變,盡管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多在中年以后發(fā)生,但在病變早期減少其危險因子可逆轉損傷的心血管功能。所以,加強兒童單純性肥胖癥的防治是兒科工作者所面臨的重大課題。肥胖的發(fā)生是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9],由于遺傳因素為不可控因素,預防肥胖的重點應放在可控的環(huán)境因素方面,以運動為基本處方,行為矯正為關鍵技術,飲食調(diào)查,健康教育貫穿始終,這對增進兒童健康,降低成人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將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季成葉.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體重指數(shù)值分類標準[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25(2):97~102.
[2]李亞蕊,王俊英,楊蕊華,等.單純性肥胖兒童血漿血管緊張素Ⅱ醛固酮對心臟結構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5,5(2):
KKME---專業(yè)醫(yī)學搜索引擎
93~94.
[3]孫洪濤,郭翼茹,梁國芬.心肌肥厚與心功能不全時冠脈微循環(huán)障礙[J].中國微循環(huán),2002,6(2):120~121.
[4]米燕萍,劉 艷,李亞蕊.超聲心動圖監(jiān)測單純性肥胖兒童心臟改變[J].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05,6(6):373~374.
[5]趙曉寧,楊曉英,,蘇振誠,等.Tei指數(shù)評價單純性肥胖兒童心功能的變化[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07,18(4):15~17.
[6]劉煜德,吳偉,王嵩,等.高脂飲食及CPn感染致動脈硬化協(xié)同作用[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9,25(1):44~46.
[7]Sorof JM,Poffenbarger T,Franco K,et al.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obesity,and hyperkinetic hemodynamic states in
children[J].Pediatric,2002,140(6):660~666.
[8]Rosner B,Prieas R,Daniels SR,et al.Blood pressure
differences between blacks and whites in relation to body size among U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Am J Epidemi,2000,15(10):1007~1009.
[9]Chaudry G,Navarro OM,Levine DS,et al.Abdominal
manifestations of cystic fibrosis in children.Pediatr
Radio,2006,36(3):233~240.
可以免費下載論文的瀏覽器---文獻檢索瀏覽器
KKME---專業(yè)醫(yī)學搜索引擎
本文關鍵詞:單純性肥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391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239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