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本文關鍵詞:紅花化學成分研究與活性評價,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5年
紅花化學成分研究與活性評價
樂世俊
【摘要】:本論文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當歸-紅花配伍養(yǎng)血活血量效關系與協(xié)同增效相互作用研究(No.81274058)的資助。本論文共分四章,各章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及研究結(jié)果如下:一、紅花的研究進展本部分在對相關文獻進行整理的基礎上,系統(tǒng)地綜述了紅花的地理分布及現(xiàn)狀、植物化學研究、分析研究、藥理活性研究、毒副作用研究、體內(nèi)過程研究及臨床應用。二、紅花的化學成分研究采用多種色譜手段(硅膠柱層析、LH-20凝膠柱層析和pre-HPLC色譜等)、光譜學方法(MS、IR、UV、ID和2D-NMR)結(jié)合文獻數(shù)據(jù),從紅花花瓣中分離鑒定了51個化合物,分別為:hydroxysafflor yellow B (1*)、hydroxysafflor yellow C (2*)、safflomin C (3)、 saffloquinoside C(4)、羥基紅花黃色素A (hydroxysafflor yellow A,5)、脫水紅花黃色素B(anhydrosafflor yellow B,6)、6-羥基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6-hydroxykaempferol 3-O-β-D-glucoside,7)、6-羥基山柰酚-3,6,7-三-O-β-D-葡萄糖苷(6-hydroxykaempferol 3,6,7-tri-O-β-D-glucoside,8)、6-羥基山柰酚-3-O-β-蕓香糖苷-6-O-β-D-葡萄糖苷(6-hydroxykaempferol 3-O-β-rutinoside-6-O-β-D-glucoside,9)、6-羥基山柰酚-6,7-二-O-β-D-葡萄糖苷(6-hydroxykaempferol 6,7-di-O-β-D-glucoside,10)、6-羥基山柰酚(6-hydroxykaempferol,11)、山柰酚-3-O-β-D-蕓香糖苷(kaempferol-3-O-β-D-rutinoside,12)、山柰酚(kaempferol,13)、 kaempferol-3-O-β-D-glucosyl-(1→2)-β-D-glucoside (14)、6-甲氧基山柰酚(6-methoxykaemferol,15)、槲皮素(quercetin,16)、槲皮素-3,7-二-O-β-D-葡萄糖苷(quercetin-3,7-di-O-β-D-glucoside,17)、芹菜素(apigenin,18)、apigenin-7-O-β-apiofuranosyl-6,8-di-C-β-glucopyranoside (19)、6-羥基芹菜素-6-O-β-D-葡萄糖苷-7-O-β-D-葡萄糖醛酸苷(6-hydroxyapigenin 6-O-β-D-glucoside-7-O-β-D-glucuronide,20)、5,7,4'-三羥基-6-甲氧基黃酮-3-O-β-D-蕓香糖苷(5,7,4'-trihydroxy-6-methoxyflavone-3-O-β-D-rutinoside,21)、蘆丁(rutin,22)、木犀草素(luteolin,23)、野黃芩素(scutellarein,24)、(2R)-5,4'-dihydroxyl-6,7-di-O-β-D-glucopyranosyl flavanone (25)、棕櫚酸(palmitic acid,26)、十一烷酸(undecanoic acid,27)、正二十六烷酸(hexacosanoic acid,28)、(2S)-1-O-heptatriacontanoyl glycerol (29)、 1-hexadecanoyl propan-2,3-diol (30)、4-二甲基庚二酸(4-dimethyl heptanedioic,31)、 n-tetratriacont-20,23-dienoic acid (32)。三萜酸類化合物1個,為熊果酸(ursolic acid,33)。酚酸類化合物有10個,分別為香草酸(vanillic acid,34)、對羥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acid,35)、對羥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36)、對羥基苯乙酮(p-hydroxyacetophenone,37)、沒食子酸(gallic acid,38)、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39)、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40)、tetrephthalic acid mono-[2-(4-carboxy-phenoxycarbonyl)-vinyl] ester (41)、紫丁香苷(syringing,42)、反式-1-(4'-羥基苯基)-丁-1-烯-3-酮(E-1-(4'-hydroxypheny)-but-1-en-3-one,43)2個香豆素類化合物,七葉亭(esculetin,44)和東莨菪內(nèi)酯(scopoletin,45)。1個神經(jīng)酰胺類化合物,2-hydroxy-N-[(3S,4R,5R)-tetrahydro-4-hydroxy-5-(4Z)-4-tetradecenyl-3-furanyl]-, (2S)-rel-(9CI) (46*)。4個甾醇類化合物,它們分別是β-谷甾醇(β-sitosterol,47)、胡蘿卜苷(daucosterol,48)、豆甾醇(stigmasterol,49)和檸黃醇(citrostadienol,50)。另外還有1個生物堿類化合物,異光黃素(isolumichrome,51)。在上述51個化合物中,化合物1,2和46為新化合物,化合物14,31,32和41為首次從紅花屬植物中分離得到,化合物21,28,29,30,33,34,38,44,45和50為首次從紅花中分離得到。三、紅花的藥理活性研究(一)紅花不同分離部位的藥理活性評價采用皮下注射鹽酸腎上腺素和冰水游泳聯(lián)合復制急性血瘀大鼠模型。和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大鼠的WBV、 PV、TXB2和FIB明顯升高,APTT、PT、TT、ADP和6-K-PGF1α均顯著降低,子宮可見嗜酸粒細胞浸潤,證明模型成功復制。和模型組比較,各給藥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4倍臨床等效量紅花除PV和PT外,其余各項檢測指標均有顯著差異(P0.05或P0.01),子宮內(nèi)膜較完整,炎癥較輕,表明4倍臨床等效量紅花能明顯改善模型大鼠的血液流變學和凝血功能異常,并發(fā)揮保護子宮的作用。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還原Fe3+法綜合評價紅花不同分離部位的體外抗氧化活性,結(jié)果顯示,在測定濃度范圍內(nèi),各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并存在濃度依耐性,抗氧化能力隨著濃度的增加而提高。其中水部位表現(xiàn)出較強的活性,而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的能力僅次于水部位,石油醚部位抗氧化活性最弱。(二)紅花單體化合物的藥理活性綜合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及還原Fe3+法篩選紅花花瓣系統(tǒng)分離得到的部分單體化合物體外抗氧化活性,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脂肪酸類、甾醇類以及部分有機酸類成分無清除自由基和還原Fe3+的活性,故石油醚部位抗氧化活性最弱。黃酮類化合物清除自由的活性與其結(jié)構(gòu)密切相關,C2—C3鍵被氫化及A環(huán)羥基糖苷化可顯著降低清除自由基的活性,而C環(huán)3-OH的糖苷化尤其是單糖苷是有利的。醌式查爾酮苷類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活性與本身含有羥基數(shù)目呈正相關。對還原Fe3+的活性而言,含鄰苯三酚樣結(jié)構(gòu)化合物有利于形成穩(wěn)定的Fe3+絡合物,如化合物7,24和38,而醌式查爾酮苷類化合物具有3-羥基-4-羥基和5-羥基-7-羰基的結(jié)構(gòu),易與Fe3+絡合,其還原Fe3+的能力也相對較強。四、紅花主要活性成分脫水紅花黃色素B(AHSYB)體內(nèi)過程研究建立AHSYB在大鼠血漿中的UFLC-MS/MS測定方法,研究正常大鼠灌胃和尾靜脈注射AHSYB后的藥動學特性并比較正常和模型大鼠灌胃AHSYB后的藥動學行為差異。灌胃和尾靜脈注射AHSYB的劑量分別為30 mg·kg-1和2.5 mg·kg-1。血漿中AHSYB(25-10000ng·mL/1)線性關系良好,日間和日內(nèi)精密度均小于6.5%,準確度的相對誤差在±9.4%范圍內(nèi)。AHSYB在正常和模型大鼠中吸收較快且半衰期均較短,在6小時內(nèi)消除達90%;生物利用度均較低,分別為0.3%和0.17%;正常和模型大鼠的T1/2和Tmax并無統(tǒng)計學差異;在模型大鼠中的AUC0-t、AUCo.∞和F均顯著低于正常大鼠(P0.05)。提示,在病理狀態(tài)下,AHSYB在體內(nèi)的吸收和消除速率沒有影響,但可能誘導了AHSYB代謝酶的活性增強,使其不僅以原型而且更多地轉(zhuǎn)化成活性代謝產(chǎn)物發(fā)揮藥效。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284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逸波;鄭文杰;黃峙;楊芳;劉杰;陳填烽;;硒雜環(huán)化合物SPO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光譜學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0年07期
2 鄭善元;陳填烽;鄭文杰;黃蔭成;;單叢茶水提物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光譜學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0年09期
3 賈菲菲;柴秋彥;賈俊;張立偉;;紅花黃色素B抗凝作用研究[J];山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4 楊秀偉,趙靜;藍萼香茶菜化學成分的研究[J];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03年06期
5 姚鑫;周桂生;唐于平;郭盛;金春;秦勇;錢大瑋;段金廒;;銀杏落葉化學成分研究[J];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12年10期
6 朱恩;蔡金艷;趙林;王義娜;張德志;;西南齒唇蘭化學成分的研究[J];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13年12期
7 陳淑濤;毛盛偉;林青;熊開玲;楊君君;;紅花注射液在婦科疾病中的運用舉隅[J];四川中醫(yī);2014年09期
8 盧雁;韓萍;趙晟;張詠言;何冰;張微;;游離脂肪酸對肝臟氧化應激及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9年23期
9 ;Determination of wholesome elements and heavy metals in safflower(Carthamus tinctorius L.)from Xinjiang and Henan by ICP-MS/ICP-AES[J];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2011年02期
10 ;Rapid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constituents in safflower from Xinjiang and Henan by ultrasonic-assisted solvent extraction and GC-MS[J];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2011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國;;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亳芍中芍藥苷的含量研究[J];安徽化工;2012年02期
2 曹云祥;劉健;朱艷;;新風膠囊對AA大鼠心功能及血清細胞因子、調(diào)節(jié)T細胞的影響[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0年09期
3 萬磊;劉健;程園園;馮云霞;劉磊;黃傳兵;汪四海;;伴和不伴肺功能降低的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Treg變化及新風膠囊對其影響[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1年05期
4 劉沖;洪立洲;王茂文;丁海榮;朱小梅;邢錦城;趙寶泉;孫立軍;;能源植物續(xù)隨子及其研究進展[J];安徽農(nóng)學通報(上半月刊);2011年23期
5 孟麗;簡在友;王鴻升;;幾種傘形科蔬菜浸出液對白靈菇生長的影響[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6年19期
6 羅洪斌;張健;胡澤華;袁德培;;道地藥材板橋黨參nrDNA-ITS區(qū)序列分析[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09期
7 王德甫;許乾麗;左鼎;熊慧林;;HPLC法測定石斛夜光丸(大蜜丸)中鹽酸小檗堿的含量[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20期
8 夏維福;郭冬生;鄧少華;彭小蘭;;幾種常用中藥材及其偽劣品的鑒定[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33期
9 祝凌麗;徐維平;;黃精總皂苷和多糖的藥理作用及其提取方法的研究進展[J];安徽醫(yī)藥;2009年07期
10 劉先華,孟楣;正交試驗法優(yōu)選苦參提取工藝[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衛(wèi)冰;許閩;于雷;楊云;;黃精低聚糖RPO-1的分離純化及結(jié)構(gòu)分析[A];2011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11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1年
2 李佑生;黎帥;;活血化瘀藥防治血栓病機制研究進展及述評[A];第五次全國中醫(yī)藥防治血栓病學術交流會暨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血栓病分會換屆改選工作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林先哲;黃雪松;;HPLC對比測定不同時期胡椒中胡椒堿的含量[A];“亞運食品安全與廣東食品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2009年廣東省食品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王歡;王秀蘭;吳龍?zhí)?;蒙成藥嘎日迪-5對小鼠和大鼠行為、鎮(zhèn)痛作用的影響[A];2008年中國藥學會學術年會暨第八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08年
5 田連起;石延榜;張本山;張振凌;李波;;牽牛子(黑丑、白丑)生熟飲片的紫外譜線組法鑒別研究[A];第十屆全國中藥和天然藥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王階;郭麗麗;周婷婷;陳雯;;安神中藥在心血管疾病治療中的配伍應用及作用機制探討[A];2010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0年
7 包曉華;巴根那;白明綱;;蒙藥協(xié)日嘎四味湯散的源流及研究進展[A];2010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0年
8 王歡;王秀蘭;吳龍?zhí)?烏日圖;;蒙成藥嘎日迪-5對小鼠給藥劑量與鎮(zhèn)痛作用的相關性研究[A];2010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0年
9 鄧欣;楊大國;吳其愷;單萬水;汪多平;;正肝方對AFB_1誘發(fā)的肝癌前病變大鼠肝功能的影響[A];全國第2屆中西醫(yī)結(jié)合傳染病學術會議暨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第1屆傳染病協(xié)作組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10 劉健;郭雯;翟志敏;;新風膠囊對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補體調(diào)節(jié)蛋白紅細胞CR1及CD59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中醫(yī)風濕病學術研討會專輯[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孟慶霞;透射光譜成像技術在中藥鑒定及快速無損檢測中的應用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2 王惠娟;健脾祛瘀合劑聯(lián)合胃鏡下電凝電切術綜合干預胃息肉的臨床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3 張純菁;加減龍膽瀉肝湯治療帶下病濕熱下注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4 郭強中;金喉片對血瘀證大鼠和喉癌裸鼠移植瘤的影響及喉癌變機制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5 張?zhí)?龍牡安神顆粒治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臨床藥理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6 周瀅;控制山藥在復方中功效發(fā)揮方向的多因素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7 郭東曉;四種苔類植物的化學成分及其生物活性[D];山東大學;2011年
8 何萍;黃金方治療外感病的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1年
9 李鷗;中藥配伍優(yōu)化干預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作用的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1年
10 程志安;健骨二仙丸防治骨質(zhì)疏松的實驗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熊焰;超微脂康飲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臨床研究[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2 王永;含烏頭類金匱方湯藥的毒性分析[D];浙江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3 張宏坡;金蓮花中葒草苷抗病毒活性及作用機理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4 劉曉鳳;桔梗藥材及飲片的化學成分和質(zhì)量標準的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5 玄鴻雁;補腎活血法結(jié)合HCG及地屈孕酮治療ACA陽性早期復發(fā)性流產(chǎn)的臨床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6 宋燕;紫癜清治療過敏性紫癜的臨床療效觀察[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7 朱立革;道地黃芩與非道地黃芩的藥效學實驗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8 鄭春艷;九華山多花黃精皂甙和多糖的分離與純化[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9 鮑磊;淫羊藿有效成分提取工藝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0年
10 呂娟;慢性緊張型頭痛風痰候中醫(yī)綜合治療方案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寶珍,趙恒,馬冰如,張英平;軟棗獼猴桃莖化學成分分析(Ⅱ)[J];白求恩醫(yī)科大學學報;1996年02期
2 王鎮(zhèn)浦;周國華;羅國安;;偏最小二乘法(PLS)及其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J];分析化學;1989年07期
3 鄒家浩,鄭文杰,楊芳,曾鑫華,白燕,李毅群;硒芳香雜環(huán)化合物的GC/MS分析[J];分析科學學報;2005年04期
4 西部三省;韓英梅;;絡石藤化學成分及其抗癌活性[J];國外醫(yī)藥(植物藥分冊);2002年02期
5 陽小勇;劉紅星;黃初升;;八角茴香化學成分的研究[J];化工技術與開發(fā);2009年10期
6 邱米;馬錦林;張日清;陸順忠;李娜;;莽草酸的研究綜述[J];廣西林業(yè)科學;2009年01期
7 劉志平;崔建國;劉紅星;黃初升;鐘振國;;蒲葵葉化學成分研究[J];廣西植物;2007年01期
8 李艷雙,曾珍香,張閩,于樹江;主成分分析法在多指標綜合評價方法中的應用[J];河北工業(yè)大學學報;1999年01期
9 朱兆友;汝紹剛;朱慶書;;超聲輔助提取藿香揮發(fā)油的研究[J];化學與生物工程;2010年06期
10 韓云麗,遆丹陽,滕東時;銀杏葉提取物治療2型糖尿病18例療效分析[J];哈爾濱醫(yī)藥;2005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貴麗,舒萬里,鄒靜,尹玉琴,張美義;云南及海南產(chǎn)珠子草化學成分的初步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雜志;2000年02期
2 肖永慶,李麗,楊濱,黃璐琦;防風化學成分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1年02期
3 胡福良,玄紅專,李英華;蜂膠的化學成分和植物來源的研究進展[J];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2002年06期
4 沈云修,孫祥洪,馬麗英,趙永德,趙銘山;蒸繭液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草藥;2002年07期
5 李忠榮,邱明華,李恒;長壽茶精油的化學成分[J];中草藥;2002年12期
6 魏道智,郭澄,劉皋林,張純,鄭漢臣;螻蛄的化學成分分析[J];中草藥;2003年08期
7 盧傳堅;姜的化學成分分析研究概述[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3年03期
8 陶曙紅,吳鳳鍔;遍地金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草藥;2004年02期
9 楊尚軍,仲英,駱宏豐,丁杏苞,左春旭;霞草根化學成分的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4年06期
10 李熙燦;海參及海參中的化學成分綜述[J];遼寧中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永慶;李麗;楊濱;黃璐琦;;防風化學成分研究[A];2002中藥研究論文集[C];2002年
2 朱悅;丁安偉;;炮制對中藥材化學成分的影響[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四屆中藥炮制分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田晉;馮文娟;蘇亞倫;吉騰飛;;萬花木化學成分的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八屆天然有機化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谷碩;朱鶴;陳小姝;趙楠;王琦;;灰絨泡菌化學成分初探[A];中國化學會第八屆天然有機化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侯蕾;呂秀香;黃文華;余競光;郭寶林;;中藥益智的化學成分研究[A];海峽兩岸暨CSNR全國第十屆中藥及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6 周次利;吳煥淦;馬曉芃;王金海;趙天平;譚琳鎣;;艾化學成分生物學作用及安全性探討[A];中國針灸學會2009學術年會論文集(上集)[C];2009年
7 陳廣通;高慧媛;鄭健;吳斌;吳立軍;;留蘭香化學成分的研究(Ⅱ)[A];中國化學會第十三屆有機分析與生物分析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顧雅君;王瑛;李賓;;豬苓的化學成分和藥用配方[A];2013首屆全國豬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9 邵紅霞;楊九艷;;列當化學成分的研究[A];第八屆全國藥用植物及植物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龔敏;蘇奎;楊先會;符文英;鄧世明;;諾麗鮮果與諾麗發(fā)酵汁化學成分研究[A];海南省藥學會2009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衛(wèi)芹;[N];中國消費者報;2008年
2 裴妙榮;[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3 張貴君;[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4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產(chǎn)業(yè)處處長 周立東;[N];長白山日報;2012年
5 邢遠翔;[N];農(nóng)民日報;2002年
6 ;[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7 秦德英;[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8年
8 記者董映璧;[N];科技日報;2002年
9 張峰;[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7年
10 簡 翁;[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英永;中藥豬苓的化學成分及其藥理學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2 劉明韜;瑤山潤楠的化學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3 宋曉凱;觀光木化學成分及抗癌活性的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1年
4 鄭群雄;三種菊科藥用植物的化學成分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5 花蕾;四種藥用植物的化學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6 王滿元;紅藥化學成分和生物活性初步研究[D];中國中醫(yī)研究院;2005年
7 彭騰;栽培食用土當歸抗炎癥疼痛的化學成分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8 趙鑫;胡頹子(胡頹子科),,短肋羽蘚(蘚綱:羽蘚科)和假柴龍樹(茶茱萸科)的化學成分和生物活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白虹;栽培烏拉爾甘草和直立白薇的化學成分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5年
10 強音;三種富含萜類植物的化學成分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茜;煙草遺傳圖譜構(gòu)建與農(nóng)藝性狀和化學成分的QTL定位[D];西南大學;2015年
2 徐勝平;云南朝鮮薊水溶性化學成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3 胡明;植物葎草乙酸乙酯萃取物化學成分研究[D];延邊大學;2015年
4 白瑞;隆紋黑蛋巢菌化學成分及神經(jīng)營養(yǎng)活性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5年
5 曲剛;川芎的化學成分及保肝活性研究[D];延邊大學;2015年
6 董樂樂;兩種藥用植物的化學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7 魏國清;絨毛山胡椒的化學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8 倪再輝;民族藥芒萁的化學成分研究[D];貴陽醫(yī)學院;2015年
9 樂世俊;紅花化學成分研究與活性評價[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10 張瑤;兩種藥用植物的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紅花化學成分研究與活性評價,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297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229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