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醫(yī)學期刊藥物評價研究的征稿要求
《藥物評價研究》雜志是為了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而創(chuàng)辦的,隨著國家對藥品市場的監(jiān)管力度的加大,新藥的臨床前和臨床階段評價,甚至已上市藥物的再評價等的重要性均日益突顯。但國內(nèi)尚無藥物評價方面的專門性雜志,相應的研究內(nèi)容散在藥學、中藥學、藥理學、臨床醫(yī)學等相關的雜志中!端幬镌u價研究》雜志的問世,為我國廣大藥物研究人員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通過交流藥物評價工作的實踐經(jīng)驗,發(fā)展和完善評價的方法學,探討評價相關的國際標準或指南,提高我國的總體評價研究水平。
《藥物評價研究》征稿對象:藥品管理、新藥研發(fā)、藥物臨床應用、藥學教育等相關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CRO組織、生產(chǎn)企業(yè)、藥品管理與審評機構的研究人員、管理人員、臨床醫(yī)生和研究生等。
《藥物評價研究》征稿欄目:針對藥物及其制劑的評價規(guī)范以及藥學評價、安全性評價、藥效學評價、藥物代謝動力學評價、臨床評價、上市藥物評價等評價研究的內(nèi)容,設置論壇、綜述、方法學研究、試驗研究(論著)、審評規(guī)范、國外信息、專題7個欄目。
《藥物評價研究》征稿要求:
1 文題
每篇來稿均要有中英文題名。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應以簡明、具體、確切的詞語,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并有助于選擇關鍵詞和分類號。題名中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詞、字符、代號以及結構式或公式。英文題名首字母大寫,其他均小寫,英文題名中不用冠詞,并應與中文題名含義相一致。
2 作者及工作單位
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應限于參加研究工作并能解答該文有關問題及對文稿內(nèi)容負責者。若第一作者或第一單位有變動,應有單位證明信。對論文有貢獻的其他人員如協(xié)助工作或提供資料、材料者可放在致謝項。姓氏的漢語拼音字母全部大寫,復姓應連寫;名的首字母大寫,雙名中間加連字符。工作單位名稱列于署名之后,用全稱,不用簡稱或縮寫,工作單位后寫出所在省、市及郵政編碼,并附單位英文名稱,應與中文單位名稱對應。通信作者用“﹡”標出,并在論文首頁腳注通信作者姓名、E-mail地址等聯(lián)系方式。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工作單位還應在城市名稱及郵政編碼之后加列國名,其間以“,”分隔。
3 地腳線
、偈崭迦掌冢河杀静刻顚懯崭宓木唧w日期。②基金項目:應注明國家有關部門的正式基金名稱的全稱及編號。③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簡歷及研究方向,并提供詳盡的聯(lián)系方式(電話、傳真、E-mail等)。④通信作者 姓名及聯(lián)系方式。
4 摘要和關鍵詞
文稿(除短文外)需附加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中文摘要一般不超過400字,關鍵詞5~8個,中、英文需對應。關鍵詞盡量選用《漢語主題詞表》和《中醫(yī)中藥主題詞表》中的規(guī)范詞,主要的自由詞和未被詞表收錄的新學科、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也可作為關鍵詞標出。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隔。研究性論文的中、英文摘要均采用四要素結構式書寫,即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綜述性論文需寫出指示性摘要,中文200字左右。英文文題、關鍵詞及作者名稱和單位務必與中文對應。
5 正文
一般應包括以下幾個部分:①引言;②材料和方法;③結果;④討論;⑤參考文獻。正文應層次分明,在層次標碼后,應擬定標題。盡量減少層次,不得多于3層,采用1,1.1,1.1.1方式。層次的數(shù)字序號頂格寫,序號后要空一個漢字。
5.1 引言 一般不超過250字,概述本研究的理論依據(jù)、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nèi)外現(xiàn)狀,并應明確提出論文研究的目的。
5.2 材料和方法 清楚地描述觀察或實驗對象(病人或實驗動物,包括對照組)的選擇情況,詳細實驗方法、儀器(注明制造廠商、廠址)及步驟,以便他人重復驗證。列出建立方法的文獻,其中包括統(tǒng)計學方法的文獻。對已發(fā)表但尚未為人們所熟悉的方法,要提供簡要的描述和文獻;對新的或有實質(zhì)性改進的方法要詳細介紹并對其限度加以評價。準確說明藥物和化學品的使用方法,包括商品名稱、劑量以及給藥途徑。
病理號、藥品批號、儀器型號、所用動物的清潔度、種系等均應列出。藥名符合《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及《國際非專有藥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ry Names,INN),不用代號。所用的材料、藥品、食品、動物均需標明出處、批號、性別等。動植物實驗材料必須附正確的拉丁學名,并提供鑒定人及其所在單位。復方制劑應提供起主要藥理作用的藥味名稱和內(nèi)在質(zhì)量控制方法。
5.3 結果 按照邏輯順序在正文、表格和圖中表述所得結果,文字敘述時,無需重復圖表中的全部數(shù)據(jù),也不要詳述,只需強調(diào)或概括其重要發(fā)現(xiàn)。
5.4 討論 簡明扼要,重點突出,主要闡述論文的新發(fā)現(xiàn)及對結果的分析、實驗不足處,不重復引言及結果中已敘述的內(nèi)容,避免不成熟的論斷。
5.5 參考文獻 僅限作者親自閱讀過的最新文獻(最好引用近5年的),內(nèi)部資料、鑒定會資料、待發(fā)表文章、說明書和CA(可引用原期刊)等不可列為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正文后;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個位對齊,并用加方括號表示,如[1],[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根據(jù)GB3469規(guī)定,以單字母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
5.6 單位和符號 常用度量衡單位一律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單位的國際符號表示,距數(shù)字空1個自然間空,不加縮寫點,如長度單位1 m、3 cm、4 mm等;時間單位1 s、2 min、3 h、4 d等;土地面積的單位 km2(千米2)、hm2(公頃)、m2(米2);“畝”從1992年1月起就停止使用。當量濃度(N)、體積克分子濃度(M)已不用,用mol/L為濃度單位。1 M硫酸為1 mol/L硫酸,1 N硫酸為0.5 mol/L硫酸。表示微量物質(zhì)的量的ppm和pphm等已停用,寫成10?6和10?8。以往用來表示化學位移值的ppm也已棄用。旋轉速度應為r/min。RSD (相對標準偏差)不用cv(變異系數(shù))。A(吸光度)不用OD(光密度)。“比容”改為“質(zhì)量體積”或“比體積”。靜脈注射iv、肌肉注射im、腹腔注射ip、皮下注射sc、腦室內(nèi)注射icv、動脈注射ia、口服po、灌胃ig可采用縮寫。
本文編號:30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qikan/guojiajiputongqikan/3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