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例中藥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探討中醫(yī)藥安全性
發(fā)布時間:2021-07-05 20:00
目的:旨在通過分析54例中藥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探討中醫(yī)藥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中藥不良反應報告共54例,分析患者性別、年齡、不良反應報告類型、涉及藥物類型及組分類型。結果:全部不良反應報告中男性33例,占總數(shù)61.11%;女性患者21例,占總數(shù)38.89%;其中<18歲共1例,占總數(shù)1.85%;18~44歲共16例,占總數(shù)29.63%;45~49歲共20例,占總數(shù)37.04%;≥50歲共17例,占總數(shù)31.48%;屬于新發(fā)現(xiàn)一般不良反應共33例,占總數(shù)61.11%,屬于新發(fā)現(xiàn)一般不良反應共2例,占總數(shù)3.70%;屬于一般不良反應共17例,占總數(shù)31.48%,屬于嚴重不良反應共1例,占總數(shù)1.85%;屬于中藥針劑共53例,占總數(shù)98.15%,屬于中藥方劑僅1例,占總數(shù)1.85%;其中單一成分共18例,占總數(shù)33.33%,含有2至3種中成分共20例,占總數(shù)37.04%;含有4種成分共16例,占總數(shù)29.64%。結論:靜脈注射類中成藥和復方制劑可增加中藥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故在臨床藥學管理中應加強監(jiān)護。
【文章來源】:醫(yī)學食療與健康. 2020,18(18)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2 結果
2.1 患者性別和年齡組成特征
2.2 不良反應類型組成特征
3.3不良反應涉及藥物種類及組分
3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系統(tǒng)藥理學研究方法在中藥不良反應研究中的應用進展[J]. 王琳珊,靳會欣,董占軍. 中國藥房. 2017(35)
[2]2014~2016年西京醫(yī)院256例中藥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 喬逸,惲艷琴,徐煥春,白娟,楊志福. 藥物流行病學雜志. 2016(11)
[3]中藥不良反應與安全性的合理認知與科學評價策略[J]. 孫蓉. 藥物不良反應雜志. 2016 (04)
本文編號:3266730
【文章來源】:醫(yī)學食療與健康. 2020,18(18)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2 結果
2.1 患者性別和年齡組成特征
2.2 不良反應類型組成特征
3.3不良反應涉及藥物種類及組分
3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系統(tǒng)藥理學研究方法在中藥不良反應研究中的應用進展[J]. 王琳珊,靳會欣,董占軍. 中國藥房. 2017(35)
[2]2014~2016年西京醫(yī)院256例中藥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 喬逸,惲艷琴,徐煥春,白娟,楊志福. 藥物流行病學雜志. 2016(11)
[3]中藥不良反應與安全性的合理認知與科學評價策略[J]. 孫蓉. 藥物不良反應雜志. 2016 (04)
本文編號:32667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326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