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茵陳蒿湯古今臨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24 07:26
茵陳蒿湯最早見于東漢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用治于陽黃和谷癉,后世醫(yī)家辨證運用于酒疸、瘴瘧、痰熱、痢疾、淋證、熱煩不眠、小兒驚癇、骨節(jié)疼煩、斑疹、皮膚腫癢等病證,現(xiàn)代醫(yī)學采用更先進的研究方法,從藥物成分和藥理作用等方面研究茵陳蒿湯,臨床應用于肝纖維化、肝膽疾病、高血脂、Ⅱ型糖尿病、母兒ABO血型不和、急性胰腺炎、皮膚黏膜疾病和癌癥等方面,且有廣泛的臨床應用潛力。作者通過查閱古代文獻和現(xiàn)代研究成果,總結(jié)古代醫(yī)家對該方方藥闡述和用治,并簡述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和臨床應用,以便為臨床和科研工作者提供研究參考。
【文章來源】: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20,22(07)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古代研究
1.1 方藥組成
1.1.1 茵陳
1.1.2 梔子
1.1.3 大黃
1.2 方解
1.3 用治
2 現(xiàn)代研究
2.1 組方
2.1.1 茵陳
2.1.2 梔子
2.1.3 大黃
2.2 煎服法
2.3 臨床應用
2.3.1 抑制肝纖維化
2.3.2 保肝利膽作用
2.3.3 降血脂
2.3.4 Ⅱ型糖尿病
2.3.5 母兒ABO血型不合
2.3.6 急性胰腺炎
2.3.7 皮膚黏膜疾病
2.3.8 抗癌
3 問題和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梔子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研究進展及質(zhì)量標志物預測分析[J]. 史永平,孔浩天,李昊楠,李曉彬,張云,韓利文,田青平,劉可春. 中草藥. 2019(02)
[2]白藜蘆醇治療胰腺癌機制的研究進展[J]. 孔祥子,張妙,孫韶龍,彭洋,王寶勝. 醫(yī)學綜述. 2019(01)
[3]母嬰ABO血型不合新生兒溶血病的臨床與實驗室研究[J]. 陳明,陳小鶴,曾玨,陳帆,朱發(fā)明. 中華全科醫(yī)學. 2018(10)
[4]梔子苷對正常和黃疸模型大鼠的亞急性肝、腎毒性[J]. 張海虹,衛(wèi)璐戈,李會芳.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8(20)
[5]白藜蘆醇與心血管疾病研究進展[J]. 王汝朋,劉延囡,李廣平. 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 2018 (06)
[6]基于系統(tǒng)藥理學的茵陳作用機制研究[J]. 陳國銘,湯順莉,鄺梓君,黃雁,趙金龍,於菁雯,陳子茵,林洪榮,黃楚瑤,許華. 中國藥房. 2018(10)
[7]茵陳蒿湯加味治療母兒ABO血型不合的臨床研究[J]. 徐道芬,胡欣欣,陳祥艷,孫云,馬大正. 中國中醫(yī)急癥. 2018(03)
[8]加味茵陳蒿湯聯(lián)合順鉑腔內(nèi)灌注治療肝癌腹水臨床觀察[J]. 宋振民,宋會群,宋沛沛. 新中醫(yī). 2018(03)
[9]茵陳蒿湯加減聯(lián)合替吉奧治療晚期胰腺癌患者的臨床觀察[J]. 戚晶. 光明中醫(yī). 2018(04)
[10]茵陳蒿湯治療母兒ABO血型不合研究進展[J]. 楊愛華,施卉,鄭麗. 藥學與臨床研究. 2017(06)
碩士論文
[1]中空纖維細胞捕獲及中空纖維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譜法研究茵陳蒿湯中的主要抗癌活性成分[D]. 武迪.山西醫(yī)科大學 2018
[2]茵陳蒿湯網(wǎng)絡藥理學與藥效物質(zhì)基礎研究[D]. 王韻.第二軍醫(yī)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156947
【文章來源】: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20,22(07)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古代研究
1.1 方藥組成
1.1.1 茵陳
1.1.2 梔子
1.1.3 大黃
1.2 方解
1.3 用治
2 現(xiàn)代研究
2.1 組方
2.1.1 茵陳
2.1.2 梔子
2.1.3 大黃
2.2 煎服法
2.3 臨床應用
2.3.1 抑制肝纖維化
2.3.2 保肝利膽作用
2.3.3 降血脂
2.3.4 Ⅱ型糖尿病
2.3.5 母兒ABO血型不合
2.3.6 急性胰腺炎
2.3.7 皮膚黏膜疾病
2.3.8 抗癌
3 問題和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梔子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研究進展及質(zhì)量標志物預測分析[J]. 史永平,孔浩天,李昊楠,李曉彬,張云,韓利文,田青平,劉可春. 中草藥. 2019(02)
[2]白藜蘆醇治療胰腺癌機制的研究進展[J]. 孔祥子,張妙,孫韶龍,彭洋,王寶勝. 醫(yī)學綜述. 2019(01)
[3]母嬰ABO血型不合新生兒溶血病的臨床與實驗室研究[J]. 陳明,陳小鶴,曾玨,陳帆,朱發(fā)明. 中華全科醫(yī)學. 2018(10)
[4]梔子苷對正常和黃疸模型大鼠的亞急性肝、腎毒性[J]. 張海虹,衛(wèi)璐戈,李會芳.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8(20)
[5]白藜蘆醇與心血管疾病研究進展[J]. 王汝朋,劉延囡,李廣平. 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 2018 (06)
[6]基于系統(tǒng)藥理學的茵陳作用機制研究[J]. 陳國銘,湯順莉,鄺梓君,黃雁,趙金龍,於菁雯,陳子茵,林洪榮,黃楚瑤,許華. 中國藥房. 2018(10)
[7]茵陳蒿湯加味治療母兒ABO血型不合的臨床研究[J]. 徐道芬,胡欣欣,陳祥艷,孫云,馬大正. 中國中醫(yī)急癥. 2018(03)
[8]加味茵陳蒿湯聯(lián)合順鉑腔內(nèi)灌注治療肝癌腹水臨床觀察[J]. 宋振民,宋會群,宋沛沛. 新中醫(yī). 2018(03)
[9]茵陳蒿湯加減聯(lián)合替吉奧治療晚期胰腺癌患者的臨床觀察[J]. 戚晶. 光明中醫(yī). 2018(04)
[10]茵陳蒿湯治療母兒ABO血型不合研究進展[J]. 楊愛華,施卉,鄭麗. 藥學與臨床研究. 2017(06)
碩士論文
[1]中空纖維細胞捕獲及中空纖維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譜法研究茵陳蒿湯中的主要抗癌活性成分[D]. 武迪.山西醫(yī)科大學 2018
[2]茵陳蒿湯網(wǎng)絡藥理學與藥效物質(zhì)基礎研究[D]. 王韻.第二軍醫(yī)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1569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31569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