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藤消濁顆粒質量標準提高和組方前后雷公藤成分含量變化研究
【圖文】:
益母草薄層鑒別圖譜
圖 1-2 薏苡仁薄層鑒別圖譜ig.1-2 The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of Coicis Semen1~3:供試品溶液(批號:20160301,20160308,20164:薏苡仁對照藥材溶液(批號:121254-201502)5:陰性對照溶液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286.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志紅;黎磊石;;雷公藤治療腎小球疾病的理論與實踐[J];金陵醫(yī)院院刊;1990年01期
2 羅湘凱;余華;萬衛(wèi)紅;;雷公藤開發(fā)利用研究概況[J];江西中醫(yī)學院學報;1992年02期
3 咎德佩,劉寶林,康小紅;雷公藤臨床應用進展[J];河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1994年03期
4 李衛(wèi)東;王承華;;雷公藤的研究概況(綜述)[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1988年03期
5 林綏,櫻井信子,劉丹紅;雷公藤倍半萜生物堿的分離與結構[J];中草藥;1995年09期
6 林文津;于虹敏;徐榕青;張亞敏;;雷公藤根木質部與根皮HPLC指紋圖譜比較研究[J];藥物分析雜志;2013年03期
7 李小進;;雷公藤總生物堿含量的測定[J];山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8 錢紹禎;;雷公藤的化學及生育調節(jié)研究進展[J];中國藥學雜志;1988年01期
9 李衛(wèi)民;高英;;雷公藤的化學、藥理研究進展[J];中成藥;1991年09期
10 岳秀玲,杜洪濤,吳希云;免疫消濁法測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J];陜西醫(yī)學檢驗;199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田磊磊;譚鵬;李飛;;炮制對雷公藤毒性影響的研究綜述[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藥炮制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徐云球;;雷公藤藥理、毒理、和藥用方面的簡析[A];第五屆全國雷公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3 陳昭海;陳德忠;;雷公藤的臨床研究[A];第四次全國雷公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4 Takashi Kitahara;Atushi Ohuchi;Hachiya Akira;Takema Yoshinori;;雷公藤提取物TY16治療銀屑病作用機制的解析[A];第四次全國雷公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5 陳小憶;;化瘀消濁法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體會[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心血管病及血瘀證高級論壇和研修班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葉水泉;激素類中藥雷公藤[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0年
2 韓德承;雷公藤是把“雙刃劍”[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葛丹丹;芪藤消濁顆粒質量標準提高和組方前后雷公藤成分含量變化研究[D];安徽中醫(yī)藥大學;2017年
2 徐小勇;雷公藤有效成份的提取及分離研究——萃取、柱層析[D];浙江大學;2005年
3 陳欣;雷公藤有效成份的提取及分離研究——動態(tài)循環(huán)提取、濃縮[D];浙江大學;2005年
4 李風濤;道地藥材短葶山麥冬、雷公藤基于RAPD種源鑒別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09年
5 武瑩;雷公藤HMGR基因克隆、表達及調控萜類次生代謝的初步探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2年
6 秦秀娟;基于全基因組學技術的慢性腎炎差異基因篩選及芪藤消濁顆粒的干預作用[D];安徽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7 宋俊梅;基于Syk/Ras/c-Fos信號通路探討芪藤消濁顆粒治療慢性腎炎的機制[D];安徽中醫(yī)藥大學;2017年
8 馮樂燕;固本化瘀消濁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5973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2597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