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作藥物載體的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初步載藥性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用作藥物載體的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初步載藥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具有靶向功能的藥物載體不僅可避開組織耐藥性,還可通過合適的納米載體材料來改變藥物的釋放速率,提高藥物療效。無機納米粒子具有尺寸、形貌可控性好,穩(wěn)定的降解率、大比表面積及良好的光學性能等特性,在藥物緩釋系統(tǒng)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價值。智能型納米復合材料可以提高載體的生物相容性及藥物負載率,實現(xiàn)藥物分子在病灶部位緩慢持續(xù)釋放。本文研究三種不同結構的無機納米復合材料并對其進行了初步的載藥性能研究。1、氧化石墨烯/介孔二氧化硅(GO/介孔SiO_2-NH_2)的制備及載藥性能研究采用酸萃取法與高溫煅燒法去除模板劑,制備出不同孔徑的介孔SiO_2。通過硅烷偶聯(lián)劑將介孔硅球表面修飾上氨基,與GO表面的親水基團靜電作用制備出GO/介孔SiO_2-NH_2復合材料,對其結構TEM、IR表征,酸萃取法制備的介孔硅孔徑均勻,孔道有序,易于GO結合。并將其復合材料進行藥物布洛芬(IBU)載藥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復合材料的載藥量高達25.50%,模擬腸液持續(xù)釋藥56 h后累積釋放量達到100%,具有一定的緩釋效果。當材料濃度為75μg/ml,其細胞存活率達80%以上,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這為藥物緩釋系統(tǒng)材料的開發(fā)提供了良好的應用前景。2、氧化石墨烯/納米碳酸鈣(GO/CaCO_3-NH_2)的制備及載藥性能探究采用兩種表面活性劑(CTAB與Tween-80)通過反向微乳法制備出不同形貌的納米碳酸鈣,并將其進行氨基修飾制備出新型具有核殼結構的GO/CaCO_3-NH_2藥物載體。菱狀納米碳酸鈣的粒徑,比表面積比棒狀的小且大,有利于后續(xù)載藥研究。與納米CaCO_3相比,復合材料載藥量從19.56%增加到39.70%,且藥物持續(xù)釋藥72 h時累積釋放量為53.49%,明顯延長了藥物作用時間。復合材料在規(guī)定的濃度內(nèi)(0-75μg/ml)生物相容性好,因復合材料含有碳酸鈣,可以將其包埋體內(nèi),在骨修復緩釋領域發(fā)揮作用。3、氨基化二氧化硅/硫化銦銅量子點(SiO_2-NH_2/CuInS_2)的制備及載藥性能研究利用有機和水熱合成法分別制備紅色熒光、不同尺寸的油/水性硫化銦銅量子點(CuInS_2)。對其進行UV,熒光表征。CuInS_2量子點的發(fā)射波長為655 nm,波形光滑對稱。二氧化硅的包裹增加油溶性量子點的生物相容性、提高水溶性量子點的分散性與穩(wěn)定性,并將其進行氨基化修飾提高了微球的分散性及易于偶聯(lián)生物分子。SiO_2-NH_2/油溶性CuInS_2復合材料穩(wěn)定性較好。作為藥物載體復合微球載藥量為20.80%,且在模擬腸液中持續(xù)釋放12 h,其累積釋藥量為64.21%,具有一定的緩釋效果。載藥后的熒光納米微球且具有穩(wěn)定的熒光性,這為藥物載體在體內(nèi)的生物成像及藥物定位提供了基礎。結論:用作藥物載體的GO/介孔SiO_2-NH_2及GO/CaCO_3-NH_2載藥量高,緩釋效果好,且在一定的材料濃度范圍內(nèi)具有理想的生物相容性,在藥物緩釋系統(tǒng)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可能;SiO_2-NH_2/CuInS_2粒徑均勻,熒光穩(wěn)定性好且載藥量高,緩釋效果明顯,可作為新型的多功能納米粒子實現(xiàn)藥物的定位,釋放及生物成像。
【關鍵詞】:藥物載體 GO/介孔SiO2-NH2 GO/Ca CO3-NH2 SiO2-NH2/CuInS2 藥物緩釋
【學位授予單位】:湖北科技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943
【目錄】:
- 縮略詞4-5
- 摘要5-7
- Abstract7-9
- 前言9-13
- 一 GO/介孔SiO_2-NH_2復合材料的制備、表征及載藥性能研究13-27
- 1.1 引言13
- 1.2 實驗試劑與儀器13-14
- 1.3 實驗部分14-18
- 1.4 結果與討論18-26
- 1.5 小結26-27
- 二 GO/CaCO_3-NH_2復合材料的制備、表征及載藥性能研究27-36
- 2.1 引言27
- 2.2 實驗試劑與儀器27
- 2.3 實驗部分27-29
- 2.4 結果與討論29-35
- 2.5 小結35-36
- 三 SiO_2-NH_2/CuInS_2納米微球的制備、表征及載藥性能研究36-44
- 3.1 引言36
- 3.2 實驗試劑與儀器36-37
- 3.3 實驗部分37-38
- 3.4 結果與討論38-43
- 3.5 小結43-44
- 總結44-45
- 參考文獻45-48
- 文獻綜述48-56
- 參考文獻53-56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56-57
- 致謝5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靜;王仲妮;;囊泡作為藥物載體的研究進展[J];食品與藥品;2010年03期
2 魏世蓉;和七一;曹娟娟;張榮春;余曉東;;細胞穿膜肽作為藥物載體的研究進展[J];蛇志;2013年02期
3 ;德國利用納米顆粒作為藥物載體治療肺癌[J];硅酸鹽通報;2009年02期
4 段康穎;王從容;李琦;;新型的藥物載體——脂質體[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0年10期
5 李衛(wèi)紅;王浩;周曉靚;周則衛(wèi);;超順磁鐵氧化物納米顆粒作為藥物載體的研究進展[J];醫(yī)藥導報;2013年05期
6 陳燕;唐小斗;戴亞飛;;藥物載體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J];材料導報;2001年09期
7 張偉;閆翠娥;;透明質酸及其衍生物藥物載體[J];化學進展;2006年12期
8 張文會;透明質酸的藥物載體作用(待續(xù))[J];日用化學品科學;1998年01期
9 相昊天;李延報;姚興星;江蕓;陸春華;許仲梓;;用作藥物載體的氧化石墨烯包裹SiO_2微球的制備[J];功能材料;2013年24期
10 張啟煥,江昕,閆玉華,陳曉明;多孔β-TCP陶瓷藥物載體結構與性能的影響因素[J];佛山陶瓷;2003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楠楠;唐景玲;吳琳華;;聚乙二醇維生素E琥珀酸酯作為藥物載體的最新進展[A];2013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三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3年
2 王瀅;朱蔚璞;沈之荃;;還原敏感核交聯(lián)納米膠束的制備及藥物載體性能研究[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H:醫(yī)用高分子[C];2013年
3 龔偉;喻芳鄰;梅興國;;紅細胞作為藥物載體的應用進展[A];2006第六屆中國藥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任杰;李建波;;新型聚合物藥物載體的研究與應用[A];2011年第十一屆上海地區(qū)醫(yī)用生物材料研討會——生物材料與再生醫(yī)學進展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5 梁菊;劉秋偉;尹衛(wèi)平;;納米金作為藥物載體的初步研究[A];全國第十一屆生化與分子藥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于金海;胡海青;李永勇;;一種新型pH敏感納米藥物載體[A];2011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7 安學勤;嚴曉娟;裘丹;;智能藥物載體的合成與控制釋放[A];中國化學會第十四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第3分會:軟物質與超分子組織化體系[C];2013年
8 蔡春華;陳莉莉;林嘉平;;聚肽膠束雙重藥物載體[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C:高分子結構與性能[C];2013年
9 許志剛;馮遙遙;張海霞;;聚丙氨酸-磁性核殼納米微層的合成及其作為藥物載體的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4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10 楊桂欣;楊飄萍;;尺寸和形貌可控的SiO_2@Gd_2O_3:Yb/Tm空心膠囊的制備和它在藥物載體方面的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06分會:稀土材料化學及應用[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晨;殼聚糖基藥物載體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蘭州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季曉媛;基于熒光硅納米顆粒藥物載體的構建及其在癌癥治療中的應用基礎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2 蔡峰;基于核酸適體功能化的載藥水凝膠的構建與應用[D];青島大學;2015年
3 楊燕;用作藥物載體的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初步載藥性能研究[D];湖北科技學院;2016年
4 陳立波;多功能聚合物藥物載體的制備及應用[D];復旦大學;2009年
5 史永利;藥物載體聚合物的制備、表征[D];河北科技大學;2010年
6 楊春平;PGA和GSH雙敏感型藥物載體的合成及體外控釋研究[D];延邊大學;2014年
7 閆樂;γ-聚谷氨酸作為藥物載體的緩釋性能及靶向修飾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09年
8 董麗娟;海藻酸鹽修飾的藥物載體的制備及應用[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用作藥物載體的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初步載藥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991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499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