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載體遞送核酸藥物用于干預免疫細胞功能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26 21:53
惡性腫瘤是世界上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越來越多的證據(jù)顯示,惡性腫瘤具有復雜的微環(huán)境,其中包括腫瘤細胞和各種類型的免疫細胞等。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是多數(shù)癌癥類型中腫瘤浸潤性免疫細胞的重要部分。TAM由Ly6Chi的循環(huán)單核細胞分化產(chǎn)生,并在腫瘤進展、血管生成、轉移、免疫抑制和治療抗性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干預單核細胞向腫瘤組織募集的關鍵信號傳導途徑如CCL2-CCR2是對腫瘤微環(huán)境調控和癌癥治療最有希望的途徑之一。針對單核細胞免疫功能干預和治療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有效的將治療劑遞送到單核細胞中。研究表明,納米載體的表面特性會顯著影響其與免疫細胞的相互作用。通過調控納米載體的特性可以改善其干預免疫細胞功能的能力并提高治療效果。在本項目中,我們系統(tǒng)地研究了納米載體的表面電位與其在體內單核細胞中的生物分布之間的關系,篩選并鑒定出適合單核細胞靶向的遞送系統(tǒng)。結果顯示,與中性納米顆粒相比,陽離子脂質輔助的納米顆粒更傾向于被單核細胞攝取。進一步我們證明,包裹CCR2小干擾RNA(siRNA)的陽離子納米顆粒(CNP/siCCR2)可以更有效地改變免疫抑制的腫瘤微環(huán)境,并在原位小鼠乳腺癌模型...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9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免疫細胞與疾病發(fā)展
1.1.1 單核巨噬細胞與腫瘤發(fā)展
1.1.2 樹突狀細胞與移植排斥
1.2 癌癥與移植排斥治療現(xiàn)狀
1.3 核酸類藥物的應用及面臨的挑戰(zhàn)
1.3.1 小干擾RNA類核酸藥物應用前景及面臨挑戰(zhàn)
1.3.2 基因編輯類核酸藥物應用前景及面臨挑戰(zhàn)
1.4 核酸類藥物遞送納米載體在免疫相關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1.5 選題依據(jù)及主要研究內容
參考文獻
第二章 陽離子脂質輔助的納米顆粒遞送CCR2的siRNA干預炎性單核細胞用于腫瘤微環(huán)境改造和治療
2.1 引言
2.2 實驗材料
2.2.1 主要材料
2.2.2 主要試劑和設備
2.2.3 細胞與實驗小鼠
2.3 實驗方法
2.3.1 遞送siRNA納米載體庫的制備
2.3.2 遞送siRNA納米載體庫的表征
2.3.3 流式細胞術(FACS)檢測包載siRNA納米載體在體內單核細胞中的生物分布
2.3.4 FACS檢測單核細胞在荷瘤小鼠外周血、脾臟和骨髓中的比例
2.3.5 FACS檢測CCR2在不同免疫細胞中的表達
2.3.6 FACS檢測包載CCR2 siRNA的納米顆粒在體內對CCR2的沉默效果
2.3.7 實時熒光定量PCR (qRT-PCR)檢測包載CCR2 siRNA的納米顆粒在體內對CD11b~+Ly6C~(hi)單核細胞CCR2的沉默效果
2.3.8 Western blot檢測包載CCR2 siRNA的納米顆粒在體內對CD11b~+Ly6C~(hi)單核細胞CCR2的沉默效果
2.3.9 FACS檢測治療后腫瘤內免疫細胞的浸潤情況
2.3.10 qRT-PCR檢測瘤內與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有關的基因表達
2.3.11 小鼠原位乳腺癌模型的建立與治療
2.3.12 小鼠乳腺癌肺轉移的鑒定
2.3.13 qRT-PCR檢測阿霉素(DOX)治療后瘤內CCL2的表達
2.3.14 免疫組化檢測治療結束后腫瘤細胞的增殖與凋亡
2.4 結果和討論
2.4.1 表面不同電性納米載體庫的構建
2.4.2 不同電性納米顆粒在體內單核細胞中的生物分布
2.4.3 CCR2在體內不同免疫細胞中的表達及包載CCR2 siRNA納米顆粒對CCR2的沉默效果
2.4.4 包載CCR2 siRNA的陽離子納米顆粒(CNP/siCCR2)對腫瘤微環(huán)境的改造
2.4.5 CNP/siCCR2抑制乳腺癌的原位生長及肺部轉移
2.4.6 CNP/siCCR2下調CCR2的表達提高化學療法的效果
2.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陽離子脂質輔助的納米顆粒遞送CRISPR/Cas9干預樹突狀細胞用于抗移植免疫排斥的研究
3.1 引言
3.2 實驗材料
3.2.1 主要材料
3.2.2 主要試劑和設備
3.2.3 細胞與實驗小鼠
3.3 實驗方法
3.3.1 遞送mRNA納米顆粒的制備與表征
3.3.2 FACS檢測骨髓來源的樹突狀細胞(BMDC)對包載Cy5-RNA納米顆粒( CLAN_(Cy5-RNA))的體外攝取
3.3.3 共聚焦顯微鏡(CLSM)觀察BMDC對CLAN_(Cy5-RNA)的體外攝取
3.3.4 FACS檢測CLAN_(mRNA)對BMDC的體外轉染效率
3.3.5 Western blot檢測CLAN_(mRNA)對BMDC的體外轉染效率
3.3.6 T7E1檢測CLAN_(mCas9/gD40)對BMDC的體外基因編輯效果
3.3.7 Western blot檢測CLAN_(mCas9/gCD40)對BMDC的體外基因編輯效果
3.3.8 FACS檢測體內DC對CLAN_(Cy5-RNA)的攝取
3.3.9 FACS檢測體內CLAN_(mRNA)遞送mRNA到DC并表達目的蛋白的效率
3.3.10 Western blot檢測體內CLAN_(mRNA)遞送mRNA到DC并表達目的蛋白的效率
3.3.11 T7E1檢測體內CLAN_(mCas9/gCD40)對DC的基因編輯效果
3.3.12 Western blot檢測體內CLAN_(mCas9/gCD40)對DC的基因編輯效果
3.3.13 小鼠急性排斥模型的建立與治療
3.3.14 FACS檢測治療后共刺激分子的表達、T細胞的激活和調節(jié)性T細胞的變化
3.3.15 免疫組化檢測治療后移植物的損傷和調節(jié)性T細胞的浸潤
3.4 結果與討論
3.4.1 CLAN_(mCas9/gRNA)的制備與表征
3.4.2 CLAN_(mCas9/gRNA)遞送mRNA到胞內
3.4.3 CLAN_(mCas9/gCD40)體外敲除DC的CD40
3.4.4 CLAN_(mCas9/gCD40)體內敲除DC的CD40
3.4.5 CLAN_(mCas9/gCD40)緩解急性移植物排斥
3.4.6 CLAN_(mCas9/gCD40)抑制共刺激分子的表達和T細胞的激活
3.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一 主要試劑
附錄二 主要儀器設備
附錄三 主要溶液配制
附錄四 常規(guī)實驗方法
致謝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520983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9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免疫細胞與疾病發(fā)展
1.1.1 單核巨噬細胞與腫瘤發(fā)展
1.1.2 樹突狀細胞與移植排斥
1.2 癌癥與移植排斥治療現(xiàn)狀
1.3 核酸類藥物的應用及面臨的挑戰(zhàn)
1.3.1 小干擾RNA類核酸藥物應用前景及面臨挑戰(zhàn)
1.3.2 基因編輯類核酸藥物應用前景及面臨挑戰(zhàn)
1.4 核酸類藥物遞送納米載體在免疫相關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1.5 選題依據(jù)及主要研究內容
參考文獻
第二章 陽離子脂質輔助的納米顆粒遞送CCR2的siRNA干預炎性單核細胞用于腫瘤微環(huán)境改造和治療
2.1 引言
2.2 實驗材料
2.2.1 主要材料
2.2.2 主要試劑和設備
2.2.3 細胞與實驗小鼠
2.3 實驗方法
2.3.1 遞送siRNA納米載體庫的制備
2.3.2 遞送siRNA納米載體庫的表征
2.3.3 流式細胞術(FACS)檢測包載siRNA納米載體在體內單核細胞中的生物分布
2.3.4 FACS檢測單核細胞在荷瘤小鼠外周血、脾臟和骨髓中的比例
2.3.5 FACS檢測CCR2在不同免疫細胞中的表達
2.3.6 FACS檢測包載CCR2 siRNA的納米顆粒在體內對CCR2的沉默效果
2.3.7 實時熒光定量PCR (qRT-PCR)檢測包載CCR2 siRNA的納米顆粒在體內對CD11b~+Ly6C~(hi)單核細胞CCR2的沉默效果
2.3.8 Western blot檢測包載CCR2 siRNA的納米顆粒在體內對CD11b~+Ly6C~(hi)單核細胞CCR2的沉默效果
2.3.9 FACS檢測治療后腫瘤內免疫細胞的浸潤情況
2.3.10 qRT-PCR檢測瘤內與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有關的基因表達
2.3.11 小鼠原位乳腺癌模型的建立與治療
2.3.12 小鼠乳腺癌肺轉移的鑒定
2.3.13 qRT-PCR檢測阿霉素(DOX)治療后瘤內CCL2的表達
2.3.14 免疫組化檢測治療結束后腫瘤細胞的增殖與凋亡
2.4 結果和討論
2.4.1 表面不同電性納米載體庫的構建
2.4.2 不同電性納米顆粒在體內單核細胞中的生物分布
2.4.3 CCR2在體內不同免疫細胞中的表達及包載CCR2 siRNA納米顆粒對CCR2的沉默效果
2.4.4 包載CCR2 siRNA的陽離子納米顆粒(CNP/siCCR2)對腫瘤微環(huán)境的改造
2.4.5 CNP/siCCR2抑制乳腺癌的原位生長及肺部轉移
2.4.6 CNP/siCCR2下調CCR2的表達提高化學療法的效果
2.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陽離子脂質輔助的納米顆粒遞送CRISPR/Cas9干預樹突狀細胞用于抗移植免疫排斥的研究
3.1 引言
3.2 實驗材料
3.2.1 主要材料
3.2.2 主要試劑和設備
3.2.3 細胞與實驗小鼠
3.3 實驗方法
3.3.1 遞送mRNA納米顆粒的制備與表征
3.3.2 FACS檢測骨髓來源的樹突狀細胞(BMDC)對包載Cy5-RNA納米顆粒( CLAN_(Cy5-RNA))的體外攝取
3.3.3 共聚焦顯微鏡(CLSM)觀察BMDC對CLAN_(Cy5-RNA)的體外攝取
3.3.4 FACS檢測CLAN_(mRNA)對BMDC的體外轉染效率
3.3.5 Western blot檢測CLAN_(mRNA)對BMDC的體外轉染效率
3.3.6 T7E1檢測CLAN_(mCas9/gD40)對BMDC的體外基因編輯效果
3.3.7 Western blot檢測CLAN_(mCas9/gCD40)對BMDC的體外基因編輯效果
3.3.8 FACS檢測體內DC對CLAN_(Cy5-RNA)的攝取
3.3.9 FACS檢測體內CLAN_(mRNA)遞送mRNA到DC并表達目的蛋白的效率
3.3.10 Western blot檢測體內CLAN_(mRNA)遞送mRNA到DC并表達目的蛋白的效率
3.3.11 T7E1檢測體內CLAN_(mCas9/gCD40)對DC的基因編輯效果
3.3.12 Western blot檢測體內CLAN_(mCas9/gCD40)對DC的基因編輯效果
3.3.13 小鼠急性排斥模型的建立與治療
3.3.14 FACS檢測治療后共刺激分子的表達、T細胞的激活和調節(jié)性T細胞的變化
3.3.15 免疫組化檢測治療后移植物的損傷和調節(jié)性T細胞的浸潤
3.4 結果與討論
3.4.1 CLAN_(mCas9/gRNA)的制備與表征
3.4.2 CLAN_(mCas9/gRNA)遞送mRNA到胞內
3.4.3 CLAN_(mCas9/gCD40)體外敲除DC的CD40
3.4.4 CLAN_(mCas9/gCD40)體內敲除DC的CD40
3.4.5 CLAN_(mCas9/gCD40)緩解急性移植物排斥
3.4.6 CLAN_(mCas9/gCD40)抑制共刺激分子的表達和T細胞的激活
3.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一 主要試劑
附錄二 主要儀器設備
附錄三 主要溶液配制
附錄四 常規(guī)實驗方法
致謝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5209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5209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