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法測定硫酸沙丁胺醇吸入粉霧劑空氣動力學粒徑分布
本文選題:吸入粉霧劑 + 硫酸沙丁胺醇。 參考:《中國新藥雜志》2017年12期
【摘要】:目的:使用3種方法對硫酸沙丁胺醇吸入粉霧劑的空氣動力學粒徑分布進行研究。分析和比較了雙級撞擊器(TSI)、安德森級聯(lián)撞擊器(ACI)和新一代撞擊器(NGI)的粒徑分布測定結(jié)果。方法:分別采用TSI,ACI和NGI測定了硫酸沙丁胺醇吸入粉霧劑的粒徑分布。結(jié)果:TSI測定法僅能測定空氣動力學直徑小于6.4μm的細顆粒藥物劑量,但不能獲得藥物顆粒的空氣動力學粒徑分布結(jié)果,且其測得的累積藥物量最小,ACI和NGI能獲得空氣動力學直徑在不同大小范圍內(nèi)的細顆粒藥物劑量和微粒的空氣動力學粒徑分布,ACI較NGI操作簡便,但ACI層級間損耗高于NGI。結(jié)論:與TSI相比,ACI和NGI更全面地反映出硫酸沙丁胺醇吸入粉霧劑空氣動力學粒徑分布。
[Abstract]:Aim: to study the aerodynamic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salbutamol sulfate inhaled powder by three methods.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TSI, Andersen cascade impactor (ACI) and the new generation impactor (NGI)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Methods: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salbutamol sulfate inhalation powder was determined by TSI ACI and NGI. Results the fraction TSI method could only determine the dose of fine particles with aerodynamic diameter less than 6.4 渭 m, but could not obtain the results of aerodynamic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CI and NGI can obtain fine particle drug dose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range of aerodynamics diameter. ACI is easier to operate than NGI, but the loss between ACI level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NGI.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SI, ACI and NGI reflect the aerodynamic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salbutamol sulfate inhaled powder.
【作者單位】: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基金】:國家“重大新藥創(chuàng)制”科技重大專項資助項目(2015ZX093001002009)
【分類號】:R927.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硫酸沙丁胺醇粉霧劑通過鑒定[J];新藥與臨床;1995年01期
2 續(xù)京,劉曉林,陳建峰,吉米·云;超細硫酸沙丁胺醇藥物顆粒的制備與表征[J];高校化學工程學報;2004年04期
3 郭丹萍;;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氣泵吸入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臨床觀察[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08年06期
4 張萱怡;張向榮;呂娟麗;雷楊;劉薇;潘衛(wèi)三;;硫酸沙丁胺醇藥物樹脂的制備及其影響因素考察[J];中國新藥雜志;2009年13期
5 崔平;于曉光;張向榮;李三鳴;;硫酸沙丁胺醇延遲釋放片的制備與評價[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0年02期
6 陳昌國;李紅;范玉靜;;毛細管電泳-非接觸電導檢測法測定藥劑中的硫酸沙丁胺醇[J];色譜;2011年02期
7 陳芬兒,余紅霞,萬江陵,張珩,楊建設(shè);硫酸沙丁胺醇的合成研究Ⅰ[J];中國藥物化學雜志;1995年03期
8 李振華,平其能,朱煒,劉國杰,周建平;口服液體控釋系統(tǒng)研究、.硫酸沙丁胺醇藥物樹脂的制備及其表征[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97年02期
9 張莉,陳鈞,段更利,金輝;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硫酸沙丁胺醇緩釋膠囊的釋放度[J];上海醫(yī)科大學學報;1999年03期
10 徐衛(wèi)龍,丁琳華;硫酸沙丁胺醇緩釋膠囊的研制[J];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1999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翁文;袁玉忠;佘麗雙;饒志明;;以鈰(Ⅳ)和羅丹明B為體系化學發(fā)光測定硫酸沙丁胺醇[A];第八屆全國發(fā)光分析暨動力學分析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江波;陳金亮;樓洪剛;俞凌燕;阮鄒榮;;硫酸沙丁胺醇氣霧劑人體生物等效性研究[A];第十三次全國臨床藥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匯編[C];2012年
3 劉霄;;不同廠家硫酸沙丁胺醇片溶出度的比較[A];第二十屆全國兒科藥學學術(shù)會議暨首屆全國兒科中青年藥師論文報告會論文集[C];2009年
4 柘學軍;周遠大;何海霞;;硫酸沙丁胺醇口腔崩解片人體生物等效性研究[A];2004年中國西部藥學論壇論文匯編(下冊)[C];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胡婷婷;納微結(jié)構(gòu)抗哮喘藥物顆粒的可控制備及其干粉吸入劑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孫慧婷;左旋硫酸沙丁胺醇緩釋片的制備與評價[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張靜;納米Fe_2O_3修飾的硫酸沙丁胺醇電化學傳感器的研制與應(yīng)用[D];遼寧醫(yī)學院;2015年
3 井源博;硫酸沙丁胺醇脂質(zhì)吸入粉霧劑的制備及質(zhì)量評價[D];河南大學;2015年
4 劉菲;左旋硫酸沙丁胺醇的抗炎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5 鄭玉梅;硫酸沙丁胺醇的合成研究[D];東華大學;2006年
6 崔平;硫酸沙丁胺醇延遲釋放片的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9年
7 姜俊峰;硫酸沙丁胺醇納米噴霧干燥粉霧劑配方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8 張雪梅;左旋硫酸沙丁胺醇肺部吸入給藥的制劑與藥效與作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9 周儉平;硫酸沙丁胺醇脈沖控釋片的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9665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966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