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伐他汀對心肌細胞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1和白細胞介素-6的調(diào)節(jié)
本文選題:洛伐他汀 切入點: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 出處:《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年18期
【摘要】:目的研究洛伐他汀對心肌細胞中轉(zhuǎn)化生長因子(TGF)-β1和白細胞介素(IL)-6表達水平的影響。方法大鼠心肌細胞株H9c2(2-1)進行體外培養(yǎng)過程中,以100 nmol/L洛伐他汀處理72 h,采用蛋白免疫印跡雜交檢測TGF-β1和IL-6蛋白表達水平,然后進行量化比較分析。結(jié)果洛伐他汀處理導致心肌細胞TGF-β1和IL-6蛋白表達水平分別下降到對照水平的(69.70±20.89)%和(56.26±25.04)%,兩組內(nèi)處理組和對照組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GF-β1組:P=0.013;IL-6組:P=0.008)。結(jié)論洛伐他汀在心肌細胞中抑制TGF-β1和IL-6的表達,該效應可能是洛伐他汀抗炎機制的關鍵因素之一。
[Abstract]:Aim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ovastatin on the expression of TGF- 尾 1 and IL-6 in cardiomyocytes.Methods Rat cardiomyocytes H9c2O2-1 were cultured in vitro and treated with 100 nmol/L lovastatin for 72 h.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GF- 尾 1 and IL-6 protein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and then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TGF- 尾 1 and IL-6 protein decreased to 69.70 鹵20.89% and 56.26 鹵25.04% of the control level,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Lovastatin inhibits the expression of TGF- 尾 1 and IL-6 in cardiomyocytes, which may be one of the key factors in the anti-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lovastatin.
【作者單位】: 航天中心醫(yī)院臨床藥理室;
【基金】:航天科工集團基金(2011JKBZ006)
【分類號】:R9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淑圻;李悅山;;國內(nèi)洛伐他汀劑型研究進展[J];河北醫(yī)藥;2011年01期
2 唐蜜蜜;吳樹金;馬鳳霞;劉立英;;洛伐他汀對溶血性磷脂酰膽堿引起的離體血管內(nèi)皮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南藥學;2009年02期
3 葉平,尚延中,張振菊,任中華,司全金,劉秀云,李小鷹;小劑量洛伐他汀對原發(fā)性高膽固醇血癥的臨床療效[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8年03期
4 尹學亮,惠學志,董書方;不同劑量洛伐他汀對血脂的影響[J];開封醫(yī)專學報;2000年03期
5 邢旺興,陳士景,宓鶴鳴;洛伐他汀的藥物不良反應[J];藥學實踐雜志;1999年03期
6 何璧梅;吳林森;鄧盛齊;程強;沈瑾志;;洛伐他汀研究[J];醫(yī)學研究通訊;2000年06期
7 卜光明;陳通鑫;;大孔離子交換樹脂法分離純化洛伐他汀的探討[J];中國抗生素雜志;2007年03期
8 鄧慶華;周岐新;陳勇;金磊;何琦;;脫氫洛伐他汀的調(diào)脂和抗炎作用的關系[J];中國新藥雜志;2011年02期
9 黃萬立;李為光;;洛伐他汀致彌散性肌痛1例[J];人民軍醫(yī);2013年02期
10 鄧慶華;周岐新;陳勇;金磊;何琦;;脫氫洛伐他汀的調(diào)血脂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年2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劉翠萍;楊濤;劉超;覃又文;陳家偉;;洛伐他汀對人腎小球細胞基質(zhì)蛋白分泌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內(nèi)分泌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2 劉超;楊濤;劉翠萍;覃又文;陳家偉;;洛伐他汀對人腎小球系膜細胞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1表達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內(nèi)分泌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3 高晶;劉昌孝;;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狗血漿中洛伐他汀濃度[A];第八次全國藥物與化學異物代謝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06年
4 陳文珠;陳豆;;大鼠的洛伐他汀在體腸吸收機制[A];2014年廣東省藥師周大會論文集[C];2014年
5 馬鳳霞;熊小明;劉立英;;洛伐他汀對低密度脂蛋白損傷血管內(nèi)皮的保護[A];中國藥理學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論文摘要集(第二部分)[C];2002年
6 紀春華;;新型降血脂藥-洛伐他汀的綜述[A];第二屆浙江中西部科技論壇論文集第七卷(藥學分卷Ⅱ)[C];2005年
7 馬濤;趙永波;;洛伐他汀對興奮性毒性損害和Tau蛋白過度磷酸化的影響及作用機制[A];2011全國老年癡呆與衰老相關疾病學術會議第三屆山東省神經(jīng)內(nèi)科醫(yī)師(學術)論壇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關鑫;洛伐他汀與其代謝物體內(nèi)定量分析方法及藥代動力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陳凱;難溶性藥物洛伐他汀緩控釋制劑的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5年
3 呂正檢;環(huán)糊精/洛伐他汀的包合物及其片劑的制備與評價[D];重慶大學;2006年
4 黃志壯;洛伐他汀緩釋片人體藥物動力學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5 朱虎成;洛伐他汀發(fā)酵產(chǎn)物中雜質(zhì)成分的分離與鑒定[D];西南大學;2011年
6 孫亞欣;洛伐他汀緩釋片的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7年
7 王軒;Amycolatosis CGMCC No1149 P450酶對洛伐他汀羥基化的影響及P450酶基因部分克隆[D];江南大學;2009年
8 鄧慶華;脫氫洛伐他汀的降脂及抗炎作用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馬鳳霞;洛伐他汀對低密度脂蛋白損傷血管內(nèi)皮功能的保護作用[D];中南大學;2003年
10 黃寧江;洛伐他汀對HTL所致血管內(nèi)皮功能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探討[D];中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7303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730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