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與化學方法相結合提高海洋生境放線菌YB-24菌株星形孢菌素產量
本文關鍵詞: 極地生境霉菌 吲哚咔唑物堿 誘種 前體物誘導 出處:《中國抗生素雜志》2015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分離自北極沉積物的海洋鏈霉菌Streptomyces sp.YB-24菌株產生強抗腫瘤活性的吲哚咔唑生物堿。為了提高其產量,先經過紫外線與氯化鋰復合誘變,再通過抗真菌抗腫瘤稻瘟酶模型初篩與高效液相色譜HPLC檢測跟蹤相結合,獲得的高產菌株,其代謝星形孢菌素的能力為3.833mg/L,比原始菌株提高342.28%。通過改變碳氮源及培養(yǎng)配方,在特定時期加入前體物色氨酸的方法,證明淀粉與磷酸氫二銨是菌株最合適的碳氮源,在起始期添加色氨酸時,產量為對照的216.40%,提高較明顯。
[Abstract]:Marine Streptomyces Streptomyces sp.YB-24 isolated from Arctic sediments produced indole-carbazole alkaloids with strong anti-tumor activity in order to increase its yield. After UV radiation and lithium chloride compound mutagenesis, the high yield strain was obtained by screening the antifungal antitumor rice blast enzyme model and HPLC detection and tracking. The ability to metabolize astrosporin was 3.833 mg / L, 342.28%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stra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arch and diammonium hydrogen phosphate were the most suitable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 for the strain, and the yield was 216.40 when tryptophan was added at the initial stage, which was obviously increased.
【作者單位】: 青島科技大學;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北京大學天然藥物與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No.2011BAE06B04)
【分類號】:R979.1
【正文快照】: 3北京大學天然藥物與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100191)環(huán)境污染導致的生物細胞突變高發(fā),使得抗腫瘤研究一直是天然藥物開發(fā)的熱點,吲哚咔唑類生物堿化合物由于抗腫瘤活性強受到廣泛關注,同時其較強的抑菌殺蟲活性也正在引起重視[1-3]。與其他生物資源相比,微生物的成本低、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顏建平;周成合;吉慶剛;耿蓉霞;;具有抗微生物活性咔唑類化合物的研究進展[J];國際藥學研究雜志;2011年02期
2 蒲小明;林壁潤;胡美英;沈會芳;;星形孢菌素產生菌的選育研究[J];核農學報;2008年03期
3 陳蘇婷;尤啟冬;;吲哚咔唑類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抗腫瘤活性[J];化學進展;2008年Z1期
4 管華詩,耿美玉,王長云;21世紀,中國的海洋藥物[J];中國海洋藥物;2000年04期
5 莊以彬;王NB;劉培培;朱偉明;;復合誘變選育星形孢菌素產生菌[J];中國海洋藥物;2011年02期
6 郭文;蔣繼志;;利用稻瘟霉模型初級篩選抗腫瘤物質研究進展[J];生物學通報;2010年04期
7 于長青;李麗娜;;深黃被孢霉高產花生四烯酸菌株的紫外誘變原生質體育種[J];微生物學報;2009年01期
8 蒲小明;林璧潤;胡美英;沈會芳;;鏈霉菌4138殺蟲成分及對甜菜夜蛾的毒力測定[J];中國生物防治;2008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鮑雪;蔣繼志;林亞靜;劉兆明;惠嬌;;YH-1菌株作為篩選抗真菌模型菌株的初步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1年03期
2 王芳;蔣繼志;鮑雪;惠嬌;;嗜鹽真菌YH-1菌株培養(yǎng)條件的初步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2年07期
3 石楠;楊潤蕾;趙麗坤;郭立格;;產殺蟲活性物質的放線菌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11期
4 巴敏;許本波;田志宏;;產PUFAs菌株誘變育種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20期
5 徐小雄;馮慧敏;陳永敢;馬紅梅;;西島內港沉積物放線菌的分離及其抗菌活性研究[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1年11期
6 丁娟;葛雪倩;;國內外關于海洋新興產業(yè)的理論研究:回顧與述評[J];產業(yè)經濟評論;2012年02期
7 黃美珍;海洋藥物開發(fā)與生物技術[J];福建水產;2002年03期
8 黃美珍;李志棠;;海洋藥物研究開發(fā)趨勢[J];福建水產;2006年03期
9 陳軼林,張承來;微生物源活性物質的開發(fā)與化學新農藥的創(chuàng)制[J];廣東農業(yè)科學;2005年03期
10 蒲小明;林壁潤;沈會芳;;菌株H41-38中星形孢菌素浸提條件優(yōu)化[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0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段振華;;海南省水產品資源的現(xiàn)狀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對策探討[A];中國科協(xié)2004年學術年會海南論文集[C];2004年
2 熊利霞;李建中;孔繁祚;;南戴河和天津大港地區(qū)海洋微生物的分離與殺蟲活性篩選[A];微生物生態(tài)學研究進展——第五屆微生物生態(tài)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馮雷;施定基;郭永恩;石樂軍;謝碧文;曹春暉;;生物信息學在海洋藥物研制中的應用[A];首屆中國獸藥大會動物藥品學暨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藥品學分會2008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馮雷;施定基;郭永恩;石樂軍;謝碧文;曹春暉;;生物信息學在海洋藥物研制中的應用[A];首屆中國獸藥大會——獸醫(yī)生物制品學、獸醫(yī)微生物學學術論壇論文集(2008)[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秀明;殼寡糖及衍生物抗腫瘤作用、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王嬌艷;從2株鏈霉菌次級代謝產物中尋找新化合物以及抗霉素6個組分的高速逆流分離[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李劍峰;解磷根瘤菌誘變選育及抗污染菌劑制備關鍵技術研究[D];甘肅農業(yè)大學;2011年
4 孔望清;過渡金屬催化的芳基C-H鍵官能團化反應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5 張志軍;糞生鏈霉菌HLF-43的代謝功能改造與突變株新產抗腫瘤活性產物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1年
6 郭丹釗;分離自商陸的根際真菌SL-30殺滅釘螺作用研究[D];江蘇大學;2012年
7 李憲璀;海藻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的分離鑒定及其活性機理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8 方再光;中國南海厚指海綿Pachylina sp.和皮海綿Suberites sp.體內真細菌和古細菌多樣性研究[D];華南熱帶農業(yè)大學;2004年
9 趙權宇;海綿細胞在微載體表面貼附特征與規(guī)律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2005年
10 王佃亮;一種新型海洋纖溶酶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湯海峰,易楊華,姚新生,林厚文,張淑瑜,吳久鴻;利用稻瘟霉分生孢子篩選有生物活性的海洋生物[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2 袁成凌,姚建銘,王紀,余增亮;低能離子注入在花生四烯酸(AA)高產菌株選育中的研究[J];輻射研究與輻射工藝學報;2003年04期
3 Q,
本文編號:14572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457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