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階段動態(tài)心功能評估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6-03 08:32
目前動態(tài)心功能的研究焦點只關注于心臟負荷階段的心功能檢測,而心臟恢復階段的檢測與判斷也可以反映心功能的狀態(tài)。在心率恢復過程中,心電圖的變化也能反映出心血管的狀態(tài),因此,心臟恢復與負荷階段的相關性也具有相當的研究價值。在這個關系中,動態(tài)、實時的心電圖檢測面臨著許多的難點:其中包括心電圖輕量級的波形檢測,兩階段的心功能相關性參數的設計和參數的可靠性判斷等。本課題通過挖掘心電圖參數,研究運動過程和恢復過程中各參數的變化情況,找出運動過程和恢復過程兩個階段的聯(lián)系。主要工作如下:1、心電信號R波實時監(jiān)測的算法研究。運動過程中采集的心電圖噪聲大,計算機心電圖處理模塊的開銷要求較高。本文針對運動階段采集和處理心電圖所面臨的的困難,提出了通過去噪,基線處理,使用基于改進的輕量級自適應MMT的R波檢測算法,對運動心電信號進行實時的心電檢測和處理。該算法在運動試驗中R波的準確率達到了99.98%,在MIT-BIH心率失常數據庫的檢測中的靈敏度和正預測值達到了99.70%和99.93%,具有較高的檢測能力,其檢測結果滿足后續(xù)的研究。2、心率變異性相關參數在雙階段的相關性分析。心率變異性參數反映了神經對心血管...
【文章頁數】: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注釋表
第1章 緒論
1.1 引言
1.1.1 電生物信號
1.1.2 心電圖
1.1.3 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
1.1.4 心率變異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狀況
1.3.1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3.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4 論文內容及結構安排
第2章 雙階段運動心電檢測裝置設計
2.1 實驗平臺搭建
2.1.1 心電圖機
2.1.2 電極
2.1.3 肢體導聯(lián)
2.2 試驗材料和器材
2.3 實驗設計
2.3.1 維拓力心電模塊開發(fā)
2.3.2 運動恢復試驗設計
2.3.3 模型構建
2.3.4 參數提取
2.4 章節(jié)總結
第3章 輕量級MMT的R波檢測算法研究
3.1 噪聲去除
3.1.1 Notch陷波器
3.1.2 FIR濾波器
3.2 基線校正
3.2.1 切比雪夫IIR高通濾波器
3.2.2 中值濾波器
3.2.3 整系數濾波器
3.2.4 三類濾波器基線校正效果
3.3 R波檢測
3.4 章節(jié)總結
第4章 心率變異性參數在雙階段的模型構建
4.1 評估指標統(tǒng)計
4.2 Pearson相關性分析
4.3 典型相關分析
4.4 降維及回歸分析
4.4.1 第一對典型變量
4.4.2 第二對典型變量
4.4.3 第三對典型變量
4.5 章節(jié)總結
第5章 特征點相關參數在雙階段的模型構建
5.1 評估指標統(tǒng)計
5.2 Pearson相關性分析
5.3 典型相關性分析
5.4 降維及回歸分析
5.5 本章總結
第6章 總結和展望
6.1 工作總結
6.2 課題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從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本文編號:3828993
【文章頁數】: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注釋表
第1章 緒論
1.1 引言
1.1.1 電生物信號
1.1.2 心電圖
1.1.3 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
1.1.4 心率變異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狀況
1.3.1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3.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4 論文內容及結構安排
第2章 雙階段運動心電檢測裝置設計
2.1 實驗平臺搭建
2.1.1 心電圖機
2.1.2 電極
2.1.3 肢體導聯(lián)
2.2 試驗材料和器材
2.3 實驗設計
2.3.1 維拓力心電模塊開發(fā)
2.3.2 運動恢復試驗設計
2.3.3 模型構建
2.3.4 參數提取
2.4 章節(jié)總結
第3章 輕量級MMT的R波檢測算法研究
3.1 噪聲去除
3.1.1 Notch陷波器
3.1.2 FIR濾波器
3.2 基線校正
3.2.1 切比雪夫IIR高通濾波器
3.2.2 中值濾波器
3.2.3 整系數濾波器
3.2.4 三類濾波器基線校正效果
3.3 R波檢測
3.4 章節(jié)總結
第4章 心率變異性參數在雙階段的模型構建
4.1 評估指標統(tǒng)計
4.2 Pearson相關性分析
4.3 典型相關分析
4.4 降維及回歸分析
4.4.1 第一對典型變量
4.4.2 第二對典型變量
4.4.3 第三對典型變量
4.5 章節(jié)總結
第5章 特征點相關參數在雙階段的模型構建
5.1 評估指標統(tǒng)計
5.2 Pearson相關性分析
5.3 典型相關性分析
5.4 降維及回歸分析
5.5 本章總結
第6章 總結和展望
6.1 工作總結
6.2 課題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從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本文編號:38289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8289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