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與高血壓患者血管內皮功能及血壓晝夜節(jié)律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4-27 01:33
目的:通過探討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在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與健康人中的差異、不同NLR水平下高血壓患者血管內皮功能及血壓晝夜節(jié)律的差異及NLR與血管內皮功能、血壓的相關性,為早期發(fā)現(xiàn)高血壓患者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及血壓晝夜節(jié)律紊亂提供線索。方法:選擇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就診的3級高血壓患者200例。同時,收集同期在我院體檢的健康人205人設為對照組。所有入組患者均行血常規(guī)、生化指標檢查,病例組進一步完善血管內皮功能檢測FMD、24小時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ABPM)檢測。根據(jù)NLR水平用四分位數(shù)法將3級高血壓組分為Q1、Q2、Q3、Q4四組,比較四組之間血管內皮功能FMD、晝夜節(jié)律間的差異。結果:1、3級高血壓組的淋巴細胞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而白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計數(shù)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3級高血壓組的NLR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2、Q1、Q2、Q3、Q4四組之間BMI、HCY、FBG、TC、TG、HDL、LDL均無顯著性差異(P>0.0...
【文章頁數(shù)】: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號對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1.1 臨床病例納入標準
2.1.2 臨床病例排除標準
2.2 分組情況
2.2.1 對照組、3級高血壓的分組
2.2.2 根據(jù)NLR水平分組
2.3 研究方法
2.3.1 一般資料
2.3.2 血液指標
2.3.3 血管內皮功能(FMD)及24 小時動態(tài)血壓(ABPM)測定
2.4 統(tǒng)計學方法
第3章 結果
3.1 健康對照組與3 級高血壓組NLR的比較
3.2 不同NLR水平組一般情況比較
3.2.1 一般資料的比較
3.2.2 四組患者合并癥及服藥情況的比較
3.3 FMD、血壓指標統(tǒng)計比較
3.4 不同NLR水平組晝夜節(jié)律的比較
3.5 NLR與 FMD、24h-SBP、d-SBP及 n-DBP的 Pearson直線相關性分析
第4章 討論
4.1 NLR與高血壓
4.2 NLR與 FMD、血壓指標
4.3 NLR與非杓形高血壓
第5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綜述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
本文編號:3802596
【文章頁數(shù)】: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號對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1.1 臨床病例納入標準
2.1.2 臨床病例排除標準
2.2 分組情況
2.2.1 對照組、3級高血壓的分組
2.2.2 根據(jù)NLR水平分組
2.3 研究方法
2.3.1 一般資料
2.3.2 血液指標
2.3.3 血管內皮功能(FMD)及24 小時動態(tài)血壓(ABPM)測定
2.4 統(tǒng)計學方法
第3章 結果
3.1 健康對照組與3 級高血壓組NLR的比較
3.2 不同NLR水平組一般情況比較
3.2.1 一般資料的比較
3.2.2 四組患者合并癥及服藥情況的比較
3.3 FMD、血壓指標統(tǒng)計比較
3.4 不同NLR水平組晝夜節(jié)律的比較
3.5 NLR與 FMD、24h-SBP、d-SBP及 n-DBP的 Pearson直線相關性分析
第4章 討論
4.1 NLR與高血壓
4.2 NLR與 FMD、血壓指標
4.3 NLR與非杓形高血壓
第5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綜述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
本文編號:38025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8025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