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自噬相關(guān)蛋白的表達及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2-12-04 23:59
目的檢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自噬相關(guān)蛋白LC3-I、LC3-II、Beclin 1的表達水平,并探討其臨床意義。方法入選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作為研究組;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56例,作為對照組。提取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采用細胞免疫熒光檢測兩組MAP1-LC3的表達水平,通過Western blotting印跡法檢測兩組LC3-I、LC3-II和Beclin 1的表達水平;另外,比較在急性心肌梗死不同發(fā)病時間、不同Gensini積分、以及PCI術(shù)前與術(shù)后的自噬水平和自噬通量受阻情況,分析外周血單核細胞自噬在急性心肌梗死過程中的意義。結(jié)果1、與對照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時外周血單核細胞中MAP1-LC3綠色熒光斑點數(shù)目明顯增多,LC3-I、LC3-II和Beclin 1的水平均顯著升高(P<0.05);2、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病時間越長LC3-I、LC3-II和Beclin 1的水平越高,而且在發(fā)病時間>24h后自噬通量受阻最為明顯(P<0.05);3、與低Gensini積分(<40分)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高Gensini積分(≥40分)組的LC3-I、LC3-II和Beclin 1水平...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實驗材料
1.1 主要實驗儀器
1.2 主要實驗試劑
2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技術(shù)路線
2.3 實驗方案
3 統(tǒng)計學分析
4 結(jié)果
4.1 AMI組與對照組患者基礎(chǔ)資料比較
4.2 人外周血單核細胞流式細胞術(shù)鑒定
4.3 細胞免疫熒光檢測AMI組與對照組單核細胞中MAP1-LC3 的表達水平
4.4 Western blotting印跡法檢測AMI組與對照組單核細胞自噬水平
4.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單核細胞自噬水平與發(fā)病時間的關(guān)系
4.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單核細胞自噬水平與Gensini積分的關(guān)系
4.7 急性心肌梗死PCI術(shù)前與術(shù)后外周血單核細胞自噬水平的比較
5 討論
6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文獻綜述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概要[J]. 陳偉偉,高潤霖,劉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擁軍,吳兆蘇,李惠君,顧東風,楊躍進,鄭哲,蔣立新,胡盛壽.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8(01)
[2]中國急性心肌梗死不同Kilip分級患者的臨床特征、治療和預(yù)后情況分析[J]. 陳冬生,欒獻亭,楊進剛,王志杰,李衛(wèi),王楊,許海燕,高曉津,伏蕊,楊躍進.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6(09)
[3]單核細胞在冠心病發(fā)生和發(fā)展中的作用研究進展[J]. 許苗苗,沈偉,施海明.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6 (04)
[4]三種分離人外周血單核細胞方法的比較[J]. 陳丹,王小東,童靜植,丁文,孫科,何景華,強兆艷,李光,康毅. 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06)
本文編號:3709249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實驗材料
1.1 主要實驗儀器
1.2 主要實驗試劑
2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技術(shù)路線
2.3 實驗方案
3 統(tǒng)計學分析
4 結(jié)果
4.1 AMI組與對照組患者基礎(chǔ)資料比較
4.2 人外周血單核細胞流式細胞術(shù)鑒定
4.3 細胞免疫熒光檢測AMI組與對照組單核細胞中MAP1-LC3 的表達水平
4.4 Western blotting印跡法檢測AMI組與對照組單核細胞自噬水平
4.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單核細胞自噬水平與發(fā)病時間的關(guān)系
4.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單核細胞自噬水平與Gensini積分的關(guān)系
4.7 急性心肌梗死PCI術(shù)前與術(shù)后外周血單核細胞自噬水平的比較
5 討論
6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文獻綜述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概要[J]. 陳偉偉,高潤霖,劉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擁軍,吳兆蘇,李惠君,顧東風,楊躍進,鄭哲,蔣立新,胡盛壽.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8(01)
[2]中國急性心肌梗死不同Kilip分級患者的臨床特征、治療和預(yù)后情況分析[J]. 陳冬生,欒獻亭,楊進剛,王志杰,李衛(wèi),王楊,許海燕,高曉津,伏蕊,楊躍進.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6(09)
[3]單核細胞在冠心病發(fā)生和發(fā)展中的作用研究進展[J]. 許苗苗,沈偉,施海明.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6 (04)
[4]三種分離人外周血單核細胞方法的比較[J]. 陳丹,王小東,童靜植,丁文,孫科,何景華,強兆艷,李光,康毅. 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06)
本文編號:37092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70924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