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波彈性成像技術定量評價兔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組織成分及易損性的價值
發(fā)布時間:2017-05-07 19:16
本文關鍵詞:剪切波彈性成像技術定量評價兔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組織成分及易損性的價值,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研究背景心腦血管疾病仍是疾病死亡譜中的首要因素,而動脈粥樣硬化(arteriosclerosis, AS)易損性斑塊破裂和血栓形成是導致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頸動脈是觀察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理想窗口,因此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檢查及易損性評價技術已成為臨床研究熱點。目前研究認為易損斑塊的形態(tài)學特征包含:大脂質核心、薄纖維帽(65μm)、大量炎性細胞浸潤。目前單純顯示動脈管腔或斑塊形態(tài)的診斷技術如超聲、計算機斷層掃描(CT)、血管內超聲(intravenous ultrasound, IVUS)、冠狀動脈血管造影術(Coronary angiography, CAG)等已不能滿足臨床的需要,為了判斷易損斑塊,需要對斑塊的形態(tài)和功能進行綜合的評價。彈性是人體組織中受生理和病理過程影響最大的生物力學參數(shù),在解析身體組織性質時可提供參考。血管壁中的膠原纖維、平滑肌和脂質成分在正常情況下具有規(guī)則的架構和嚴密的的層次,AS病變時,管壁組織的架構層次和分子組成發(fā)生改變,導致組織彈性發(fā)生變化。彈性模量(E)作為彈性體的基本屬性,理論上是反映人體組織彈性的最佳指標,但由于血管壁內的應力不易直接測量,使得E的計算相當困難,因此,目前對于斑塊易損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應變顯像,而對直接測量斑塊組織楊氏模量的研究較少。超聲診斷技術具有簡單易行、價格低廉、無創(chuàng)等優(yōu)勢。近年來,超聲技術發(fā)展迅速,其中彈性成像技術可以對組織的硬度或者應變進行成像,是一種全新的成像方法,在臨床上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彈性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對生物組織施加一個靜態(tài)、準靜態(tài)或者動態(tài)的激勵,該激勵可以來源于組織內部也可來源于外力,組織將產生一個響應,如位移量或速度、應變等,不同彈性特征的組織其參數(shù)相應的分布存在差異。超聲彈性成像可以分為采用靜態(tài)、準靜態(tài)激勵的彈性成像、血管彈性成像、心肌彈性成像、用低頻振動激勵的聲彈性成像、采用聲輻射力激勵的聲輻射力脈沖成像、剪切波彈性成像等。其中,剪切波彈性成像技術(SWE)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能定量反映局部組織彈性信息的技術,目前主要用于甲狀腺、乳腺、肝臟、前列腺、婦科、肌肉骨骼等,在斑塊組織中研究較少。本研究采用SWE技術對不同斑塊組織進行彈性定量測定和分析,并與病理組織學對照,旨在分析其在斑塊組織成分定征與易損性評價方面的價值。研究目的(1)利用標準模量仿體驗證SWE測量楊氏模量的可重復性與準確性(2)利用兔動脈粥樣斑塊模型驗證SWE識別斑塊組織成分與易損性的價值研究方法1實驗動物模型建立20只新西蘭兔,經股動脈入路,以充盈球囊反復損傷腹主動脈內膜3次,給予1%高膽固醇飼料喂養(yǎng)24周建成動脈粥樣硬化模型。2超聲儀器和檢查方法采用Supersonic Imagine Aixplorer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4-15MHz)的血管成像模式,兩名檢查者分別對彈性仿體(CIRS)進行掃描,并且其中一名檢查者對彈性仿體重復測量一次,計算觀察者內部及觀察者間的測量變異性,將SWE測得的模量與標準模量值對比,研究SWE測量楊氏模量值的準確性與可重復性。采用Supersonic Imagine Aixplorer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4-15MHz),在血管模式下對兔腹主動脈進行掃查,以腹主動脈斑塊厚度1.3mm作為斑塊診斷標準,選取直徑1mm的取樣框,啟動SWE,每個斑塊采集的2-4個ROI,直接測斑塊中ROI的平均、最大和最小楊氏模量值,取斑塊中各ROI平均、最大和最小楊氏模量值的平均值來反應斑塊的楊氏模量。掃查時,均以右腎動脈開口為參考,記錄每個斑塊距右腎動脈開口的長度,以便取病理標本時對斑塊進行定位。3取材第24周末,實驗動物麻醉成功后開腹,分離兔腹主動脈全長,隨后經耳緣靜脈注射過量3%戊巴比妥鈉安樂死處死動物,并立即將灌注針插入右腎動脈開口水平稍下方的腹主動脈腔內,下腔靜脈剪小口,用4%多聚甲醛局部灌注固定腹主動脈。以右腎動脈為參考,根據記錄的每個斑塊距離右腎動脈的長度,精確定位取病理標本,修剪成2-3mm長的小塊后,至預冷的4%多聚甲醛中,4℃下充分固定24-48 h。4常規(guī)病理學及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將與超聲圖像匹配的粥樣斑塊固定后,分別進行石蠟和冰凍組織包埋,以5μ m厚度連續(xù)切片,行天狼星紅、油紅O染色、馮.科薩鈣染色和抗α-SMC染色、抗RAM-11免疫組化染色。天狼星紅、油紅O染色顯示斑塊內的膠原纖維和脂質含量;馮.科薩鈣染色顯示斑塊內的鈣成分;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顯示平滑肌成分和巨噬細胞的浸潤。5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9.0軟件和MedCalc軟件分析。計量數(shù)據以均數(shù)±標準差(mean±SD)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采用單個樣本Kolmogorov-Smirnov檢驗評價數(shù)據正態(tài)分布,采用Levene檢驗評價其方差齊性;Bland-Altman Plot分析SWE測量的可重復性和準確性;采用Pearson雙變量相關分析楊氏模量值與易損指數(shù)及組織成分間的相關性;ROC曲線評價楊氏模量值對斑塊類型的識別價值。研究結果(1)體內及體外研究均證實SWE測量有較好的可重復性和準確性。(2)體內研究發(fā)現(xiàn),本研究共獲得脂質斑塊10個,其最大、最小、平均模量值分別為(49.90±22.95)kPa.(29.06±22.90)kPa.(40.15±22.60)kPa:纖維脂質斑塊20個,其最大、最小、平均模量值分別為(88.49±37.27)kPa.(52.33± 24.86)kPa.(72.93±29.21)kPa.最大和平均模量值在兩種類型斑塊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最小模量值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斑塊的平均楊氏模量值與斑塊膠原含量、平滑肌含量和鈣化成分成正相關(r=0.532,r=0.558,r=0.574 p0.05),與斑塊中的脂質含量、巨噬細胞含量成負相關(r=-0.527,r=-0.421 P0.05);最大楊氏模量值斑塊膠原含量、平滑肌含量和鈣化成分成正相(r=0.567, r=0.561, r=0.566 p0.05),與斑塊中的脂質含量、巨噬細胞含量成負相關(r=-0.543,r=-0.482 P0.05);最小楊氏模量值與斑塊膠原含量、平滑肌含量、鈣化成分含量以及脂質含量、巨噬細胞含量并未發(fā)現(xiàn)相關性。平均楊氏模量值與斑塊易損指數(shù)成負相關(r=-0.619,p0.05);最大楊氏模量值與斑塊易損指數(shù)成負相關(r=-0.620,p0.05)。(3)斑塊楊氏模量最大值與楊氏模量平均值對識別脂質及纖維脂質斑塊的ROC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848和0.818(P0.05)研究結論(1)SWE測量有較好的可重復性和準確性。(2)SWE測得的楊氏模量值與斑塊組織成分及易損性有良好的相關性,對識別易損斑塊有潛在的價值。
【關鍵詞】:剪切波 彈性成像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楊氏模量 易損性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43.5
【目錄】:
- 中文摘要6-10
- 英文摘要10-14
- 符號說明14-15
- 前言15-16
- 1 資料與方法16-26
- 2 結果26-28
- 3 討論28-32
- 4 結論32-33
- 附表附圖33-38
- 參考文獻38-41
- 綜述41-47
- 參考文獻45-47
- 致謝47-48
- 讀研期間發(fā)表的論文48-49
-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4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溫朝陽;范春芝;安力春;徐建紅;陳浩;王月香;唐杰;;實時定量超聲彈性成像技術檢測肱二頭肌松弛和緊張狀態(tài)下彈性模量值差異[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1年01期
2 武榮;羅渝昆;呂發(fā)勤;唐杰;劉強;焦子育;;剪切波彈性成像技術評價肝創(chuàng)傷止血治療預后的動物實驗研究[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1年09期
3 曾婕;吳莉莉;鄭榮琴;吳濤;黃澤萍;蘇中振;;實時剪切波彈性成像檢測肝臟彈性模量與肝纖維化分期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2年09期
本文關鍵詞:剪切波彈性成像技術定量評價兔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組織成分及易損性的價值,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504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504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