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橈動脈行急診PCI的急性心;颊叩脑缙诳祻
本文關鍵詞:經橈動脈行急診PCI的急性心梗患者的早期康復,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石河子大學》 2015年
經橈動脈行急診PCI的急性心;颊叩脑缙诳祻
孔雪
【摘要】:目的:觀察急診行經橈動脈途徑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AMI)病人早期下床活動,進行心臟康復鍛煉的安全性,及其對左室射血分數(shù)及運動耐量的的影響。方法:入選確診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經急診冠狀動脈介入術(percutanous coronary intevention,PCI)后患者144例,根據(jù)患者情況及自身意愿分為早期康復組72例和常規(guī)康復組72例(即對照組),對照組在介入治療后給予常規(guī)護理,康復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為患者制定術后6h康復運動計劃,同時對兩組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健康教育及指導患者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戒煙等)。觀察住院期間兩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情況及下肢靜脈血栓、排尿困難的發(fā)生率,所有患者均于術后當天、術后1個月及術后3個月行心臟超聲檢查,測定心臟左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且于術后1個月、3個月門診隨訪行心肺運動試驗(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測定氧代謝當量(METs)及無氧閾值(anaerobic threshold,AT)。結果:(1)康復組與對照組兩組性別構成比、族別構成比、吸煙患者構成比、年齡、身體質量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入院時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B、肌鈣蛋白T、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甘油三脂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2)兩組在住院期間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但下肢靜脈血栓、排尿困難等并發(fā)癥比較康復組較對照組降低,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3)術后當天行心臟超聲檢查,兩組患者LVEF水平相當,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祻徒M與對照組經過干預處理1個月、3個月后行心臟超聲檢查,經過早期康復治療患者的LVEF較之對照組明顯增加,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康復組患者經早期康復治療后1個月、3個月時LVEF值與術后當天相比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LVEF值與術后當天相比變化不大,且這種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經心臟康復運動后,術后3個月時行心肺運動試驗,康復組METs、AT水平與術后1個月相比均增高,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1),而對照組干預前后METs、AT水平變化不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AMI急診行PCI治療患者進行系統(tǒng)早期康復鍛煉是安全可行的,且有利于心臟功能的恢復及運動耐量的提高。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石河子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42.22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魏興艷;張傳蓮;;AMI急診PCI術后早期康復的進展[J];菏澤醫(yī)學?茖W校學報;2014年03期
2 侯伊玲;薄海;劉子泉;吳振軍;張文成;;運動訓練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構的影響及氧化應激的作用[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年07期
3 郭英;;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術后的早期康復護理[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1年04期
4 韓呈武;侯來永;孔晶;程文立;陳莉;陳剛;姜國臣;彭靖嬪;李鴻;;有氧康復運動療法對冠脈成形術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泛素水平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3年06期
5 向連;鄧亞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早期運動康復的療效[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4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曲彥慧;張革利;張煒;劉美麗;趙院利;;心臟介入手術后患者腰背痛影響因素及相關護理措施[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2年17期
2 張傳蓮;范秀珍;;早期康復護理對AMI患者急診PCI后血流動力學影響及臨床意義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2年18期
3 劉麗英;王建榮;吳丹;張秀;張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復護理起始時間的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3年09期
4 黃宇翔;魏芝寶;;心肌梗塞后倍他樂克與他汀類藥物對心臟保護作用的研究[J];北方藥學;2015年06期
5 高春紅;胡曉琳;;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康復護理的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14年07期
6 魏興艷;張傳蓮;;AMI急診PCI術后早期康復的進展[J];菏澤醫(yī)學?茖W校學報;2014年03期
7 冉梅;熊英;;自由度評估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復效果的影響[J];內科;2014年04期
8 葉常英;楊麗娟;馬力;;運動康復訓練對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預后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年07期
9 梁欣;楊蓉;蘇斐;何翠竹;王艷微;劉素云;;早期康復對急性心肌梗死經急診介入治療后患者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年12期
10 張朝霞;方亮;王秀瓊;;康復運動對老年心絞痛患者心臟事件及脂代謝的影響[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5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張傳蓮;早期護理干預對AMI患者急診PCI后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及臨床意義[D];山東大學;2011年
2 周金娜;康復運動對冠脈支架植入術后患者血脂及生活質量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張巖;氧化應激表達與老齡大鼠心功能改變的相關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4 劉麗英;體位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心臟機能影響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3年
5 張國權;益氣活血利水方治療慢性心衰的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6 郭歡歡;青年人(1RM)最大肌肉力量推算方程的研究[D];天津體育學院;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桑更生;石增剛;石世強;徐剛;何強先;陳以強;張雋;;經橈動脈和股動脈途徑行冠狀動脈介入術的臨床比較[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8期
2 程文立;王勇;陳敏;周童亮;李鴻;郭健;潘琳;;清熱祛瘀顆粒對糖尿病ApoE基因敲除小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2年01期
3 郭蘭;冠心病人的心臟康復治療和生命網[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4年05期
4 朱秀龍;張燦;孫喜文;陳炎;黃猛;;氯吡格雷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診冠脈介入治療中的作用[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年14期
5 韋玲;;冠狀動脈腔內支架植入術后不同臥床時間的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07年17期
6 朱愛霞;;早期康復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年12期
7 王紅霞;;老年患者在PCI術中并發(fā)癥的護理觀察[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9期
8 董瑞馨,李輝,閆梅霞,張紅梅;股動脈介入治療患者術后不適原因分析及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3年07期
9 姜玉慧;張立華;;高齡老人冠脈造影術后傷口壓迫時間的對比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年01期
10 鄭紅薇;王蓓;錢建英;陳懿;;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臥床時間的循證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年09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都醫(yī)院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獲新突破[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2 李曉彤,朱婭萍,馬勇波,朱景玉;男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時間探討與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0年09期
3 王雪濤,張慧秋,馮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Ⅰ型前膠原羧基端肽的變化及黃芪對其影響[J];臨床薈萃;2000年08期
4 王遠方;以右肩疼痛為主要表現(xiàn)的急性心肌梗死3例[J];臨床薈萃;2000年08期
5 宋麗絢;巴曲抗栓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療效觀察[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0年05期
6 朱少群;重組組織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二例[J];上海醫(yī)學;2000年02期
7 郝恒劍,胡大一,邊延濤,賈三慶,秦明照,陳方,許毓申;70歲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的臨床分析[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00年03期
8 李運香,李永峰;急性心肌梗死與發(fā)病季節(jié)關系的探討[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0年S1期
9 馮曉霞;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特點[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10 莫美容,李雪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護理[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0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抒揚;;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原則[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第7屆糖尿病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2 張抒揚;;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原則[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第7屆血液凈化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3 苑慧;;中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A];全國內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全國心臟內、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第9屆全國糖尿病護理學術交流會議、第9屆全國血液凈化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4 修紅;;心理干頂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影響的臨床研究[A];全國門急診護理學術交流會議、第14屆全國骨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5 翟曉波;;9例可能與藥物相關的急性心肌梗死分析[A];第四屆全國藥物性損害與安全用藥學術會議、心血管藥物安全應用與藥源性心血管疾病防治專題研討會會刊[C];2012年
6 隋欣炯;劉志;;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險因素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第十六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7 陸江;姜榮欽;;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心肌梗死32例體會[A];2009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8 王婉云;;急性心肌梗死監(jiān)測及護理[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第6屆重癥監(jiān)護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9 劉培良;郝艷麗;苗磊;李偉光;董慶峰;洪飛;吳波;;再發(fā)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特點及預防措施初步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第11次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郜俊清;趙德強;金惠根;劉宗軍;;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死亡多元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11次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穎;[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2 周虹;[N];大眾衛(wèi)生報;2007年
3 楊步月;[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4 程守勤 蔣廷玉;[N];新華日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曹玉祥;[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8年
6 記者 張淑會;[N];河北日報;2009年
7 關愛;[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9年
8 記者 田雁;[N];大同日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王霞;[N];醫(yī)藥經濟報;2012年
10 記者王淑軍;[N];人民日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四海;急診PCI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林麗容;急性心肌梗死急診PCI治療152例臨床分析[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劉小青;冠心Ⅱ號聯(lián)合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對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影響[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4 韓森;影響急性心肌梗死預后相關因素分析[D];山東大學;2009年
5 王德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臨床特征和治療現(xiàn)狀調查及近期預后多因素分析[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7年
6 彭繼仁;269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分析[D];浙江大學;2007年
7 趙昕;琿春地區(qū)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臨床特點對比觀察[D];延邊大學;2007年
8 井雷;飽和氫鹽水對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保護作用[D];泰山醫(yī)學院;2011年
9 潘凌云;降低血白細胞計數(shù)對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干預作用[D];山東大學;2012年
10 劉房春;經靜脈或冠脈移植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豬急性心肌梗死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經橈動脈行急診PCI的急性心;颊叩脑缙诳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364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136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