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牙面處理方法對酸蝕癥牙釉質粘接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3-21 01:35
目的通過對酸蝕癥牙釉質分別采用滲透樹脂處理和涂布氟化劑再礦化后進行流動樹脂粘接,觀察不同處理方法對邊緣微滲漏、掃描電鏡觀察以及剪切粘接強度的影響,為臨床上酸蝕癥牙釉質粘接選擇理想的處理方法提供實驗依據。方法取形態(tài)完整離體牙60顆,要求牙體完整、無齲壞、無裂紋。將周圍的軟組織徹底去除,然后用超聲潔牙機以及牙周鐮刀形潔治器去除牙面附著的牙菌斑和牙石,再用生理鹽水將離體牙清洗干凈,浸泡在100ml的可口可樂溶液(p H=2.58)中,脫礦處理離體牙樣本5分鐘,5分鐘后用去離子水將離體牙樣本洗凈,并存放在人工唾液中,放入保溫箱中37℃恒溫保存,至此為完成一次脫礦,以上操作每天12小時內完成10次,連續(xù)脫礦操作7天,最終完成人工釉質脫礦模型的制作。將脫礦酸蝕后的60顆離體牙隨機分成三組:滲透樹脂組:在常規(guī)清潔牙面后吹干,滲透樹脂處理牙面后常規(guī)流動樹脂粘接;氟化劑組:在常規(guī)清潔牙面后吹干,涂布氟化劑5min,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吹干牙面,再常規(guī)進行流動樹脂粘接;對照組:常規(guī)流動樹脂粘接。1、微滲漏實驗:每組取10顆離體牙樣本,將標本浸泡于37℃2%的亞甲基藍溶液中24h,浸泡完畢后徹底沖洗清除牙面...
【文章頁數】: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33623
【文章頁數】: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滲透樹脂+流動樹脂組的體視顯微鏡觀察照片(x20)
.2.1邊緣微滲漏實驗實驗結果顯示各組的邊緣封閉情況均較好,體視顯微鏡下觀察均可見粘接質界面無染料微滲漏(見圖1-3),粘接材料與離體牙釉質面結合緊密,明顯縫隙,染料浸染局限于粘接材料表面,未見染料滲入到粘接材料與離的粘接界面。各組間微滲漏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圖2氟化劑+流動樹脂組的體視顯微鏡觀察照片(x30)
圖2氟化劑+流動樹脂組的體視顯微鏡觀察照片(x30)Fig.2Thefluoride+flowableresingroups(x30)圖2所示流動樹脂與牙面結合緊密,未見染料微滲漏,R區(qū)為流動樹脂牙體組織。
圖3流動樹脂組的體視顯微鏡觀察照片(x30)
-7-圖3流動樹脂組的體視顯微鏡觀察照片(x30)Fig.3Theflowableresingroups(x30)圖3所示流動樹脂與牙面結合緊密,未見染料微滲漏,R區(qū)為流動樹脂牙體組織。.2掃描電鏡實驗滲透樹脂組的粘接材料與牙體組織結合較為緊密,邊緣封閉性....
圖4滲透樹脂組界面的超微結構觀察(SEM×1000)
圖4滲透樹脂組界面的超微結構觀察(SEM×1000)Fig.4UltrastructuralobservationoftheinterfacelayerinInfiltrationResinGroup(SEM×1000)圖4所示材料與牙體組織結合緊密,....
本文編號:39336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39336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