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超支化聚酯的合成與改性及其在牙科修復樹脂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16-10-10 15:45

  本文關鍵詞:超支化聚酯的合成與改性及其在牙科修復樹脂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南京理工大學》 2015年

超支化聚酯的合成與改性及其在牙科修復樹脂中的應用

胡小萍  

【摘要】:傳統(tǒng)牙科修復樹脂—雙酚A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Bis-GMA)和二甲基丙烯酸三甘醇酯(TEGDMA)體系在光固化聚合過程中產生較大的體積收縮,聚合收縮易造成樹脂修復體與牙體界面出現(xiàn)微滲漏,繼而引發(fā)繼發(fā)齲。超支化聚合物為高度支化的三維結構,具有減小聚合收縮的潛力。本研究對端羥基超支化聚酯進行改性,用于改性Bis-GMA/ TEGDMA樹脂體系,制備低收縮的牙科修復樹脂材料,并測定改性聚酯對樹脂體系收縮率及樹脂材料性能的影響。首先,以季戊四醇為中心核分子,2,2-二羥甲基丙酸為支化單體,對甲苯磺酸為催化劑,合成末端含16個羥基的脂肪族二代Boltorn型超支化聚酯(HBP),利用傅里葉紅外光譜(FT-IR)和核磁共振氫譜(1H-NMR)對產物進行表征。支化度(DB)是超支化聚合物的重要表征參數(shù),利用核磁共振碳譜(13C-NMR)測得超支化聚酯的支化度,并比較“一步法”和“準一步法”合成HBP的支化度。合成甲基丙烯酰氯和丙酰氯,按照甲基丙烯酰氯、丙酰氯和殘余羥基的比例(16:0:0、13:0:3、7:6:3、5:10:1)對超支化聚酯HBP末端的16個羥基進行不同程度的改性,在其末端全部或部分引入可聚合雙鍵,制得四種不同的改性超支化聚酯單體:GHBP1、GHBP2、GHBP3、GHBP4。用FT-IR和1H-NMR對產物進行表征。在傳統(tǒng)牙科修復樹脂Bis-GMA/TEGDMA體系中引入不同質量分數(shù)的改性超支化聚酯單體,并采用牙科修復中常用的可見光固化方法進行聚合反應。測定改性后牙科修復樹脂體系固化的體積收縮率、雙鍵轉化率和樹脂材料的吸水率等,綜合評價樹脂體系。結果表明,改性后樹脂體系的收縮率降低,最低可降低至2.97%;超支化聚合單體的加入對樹脂雙鍵轉化率沒有顯著影響;改性樹脂表面的接觸角減小,親水性能增加;吸水率有所增加,但均在可控范圍之內(≤40μg/mm3);熱重測試結果顯示改性聚酯對體系的熱穩(wěn)定性影響較小。初步考察樹脂材料的機械性能,實驗結果表明經GHBP1、GHBP2、 GHBP3改性的樹脂材料的硬度略微下降,經GHBP4改性的樹脂材料的硬度下降比較明顯。依據樹脂體系自由基引發(fā)光聚合的機理,考察引發(fā)劑、助引發(fā)劑含量和光照時間對聚合度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雙鍵轉化率隨引發(fā)劑含量的增加先上升然后下降;在一定范圍內,轉化率隨助引發(fā)劑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隨光照時間的延長,樹脂體系初期聚合速率較快,后期減慢,直至轉化率達到穩(wěn)定。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Q317;R318.08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8條

1 楊媛麗;王永禎;王愛玲;;光固化快速成型中光敏樹脂固化機理研究[J];材料開發(fā)與應用;2006年06期

2 寇會光,朱勝武,施文芳;超支化聚酯的改性及其結晶性能的研究[J];高等學;瘜W學報;2001年08期

3 趙寶輝,巴信武,侯文龍,王素娟,韓穎慧;超支化聚(酰胺-酯)/聚氯乙烯共混體系流變性能及其力學性能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03年02期

4 高治,張柏宇,劉育紅;Boltorn型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應用[J];石化技術與應用;2004年06期

5 伊麗努力,蘭赟,夏春明;齒科復合樹脂基質的研究進展[J];口腔材料器械雜志;2005年03期

6 張新荔;何偉;孟運東;;脂肪族超支化聚酯在涂料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涂料工業(yè);2009年08期

7 張成明;黃岳山;支曉興;岑人經;張文強;;Bis-GMA/Nano(SiO_2-ZrO_2)復合樹脂牙科材料的制備[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08年09期

8 陳焜;周向東;;超支化聚酯季銨鹽抗靜電劑的合成及其應用[J];印染;2013年09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祁玲玲;新型可聚合季銨鹽及其在牙科抗菌高分子材料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永姜;王愛玲;朱麗梅;王彪;;SiC晶須增韌光敏樹脂的力學性能影響因素研究[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09年06期

2 趙輝,羅運軍,李杰,夏敏;PVC/超支化聚(胺-酯)共混物的沖擊與流變性能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5年11期

3 李杰;趙輝;孫瑞敏;羅運軍;;Effect of Hyperbranched Poly(amine-ester) Grafted Nano-SiO_2 on Reinforcement and Toughness of PVC[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8年01期

4 姜樹祥;;快速成型技術及材料在新產品開發(fā)中的應用[J];材料開發(fā)與應用;2010年06期

5 徐德增;陳英韜;郭靜;李勛;;超支化聚酯改性聚丙烯流變性的研究[J];大連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6期

6 陳丁桂;楊浩;葉曉云;陳慶華;;加工助劑對EPDM/PP/SiO_2共混物流變行為的影響[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6期

7 楊雪梅;崔艷艷;洪鵬;董智賢;劉曉暄;;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的合成[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8 朱永闖;李莉;;親水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劑的研究及應用進展[J];廣東化工;2011年07期

9 高超,顏德岳;水溶性超支化共聚(酯-胺)的分子設計及合成[J];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2年09期

10 林忠華,彭懋,鄭強;聚丙烯催化合金的結晶行為研究[J];高等學;瘜W學報;2003年10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秀杰;超支化聚醚醚酮的制備及其作為粘度調節(jié)劑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熊潔;螺環(huán)原碳酸酯膨脹單體的合成及用于光固化樹脂改性的方法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年

3 高瓊芝;UV固化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聚氨酯雙丙烯酸酯/SiO_2雜化涂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4 徐冬梅;端丙烯酸酯基及端氨基樹枝狀大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功能化[D];蘇州大學;2004年

5 魏秀珍;基于樹狀支化分子分離膜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6 李愛英;聚碳酸酯與高支化聚苯乙烯共混改性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6年

7 高濤;光固化樹脂結合劑磨具的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7年

8 周煒;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碳納米管及其納米復合材料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9 閆波;超支化聚苯硫醚的合成及其與線性聚苯硫醚共混體系的研究[D];東華大學;2008年

10 劉厚才;光固化三維打印快速成形關鍵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陳丁桂;EPDM/PP動態(tài)硫化熱塑性彈性體及其在轎車密封條中的應用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2 王華;硅藻土和納米粒子混合填充牙體修復復合樹脂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3 孫冬;超支化聚醚砜的合成及其作為涂料助劑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劉豐群;新型雜環(huán)超支化聚芳醚的合成與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5 王秀俠;Boltorn型超支化大分子光引發(fā)劑的合成[D];安徽理工大學;2010年

6 衡德鋒;紫外光固化金屬防腐涂料制備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7 朱琳琳;抗菌型BIS-GMA復合牙科材料的制備與表征[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8 孟曉;具有雙重抗菌機制的樹脂基牙科修復材料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9 王素娟;超支化聚合物合成、表征及端基光致變色改性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10 萬金濤;雙酚A環(huán)氧樹脂/支化聚醚環(huán)氧樹脂共混體系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湘潭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何芳,王玉林,萬怡灶,黃遠;光固化樹脂基復合材料研究進展[J];工程塑料應用;2003年11期

2 孟慶飛 ,華明楊;紫外光固化涂料的研究進展[J];安徽化工;2002年04期

3 賀寶元;李東亮;李洋;;含金屬鹽親水性滌綸織物抗靜電劑的合成[J];日用化學工業(yè);2006年06期

4 鄭靜;周飛;張威;;兩種含羥基雙季銨鹽殺菌劑的合成與固定化[J];日用化學工業(yè);2007年02期

5 周亮,程江,左萌,楊卓如;積層電路板制造用感光絕緣材料的合成研究[J];材料開發(fā)與應用;2003年01期

6 劉建國;高強度光固化樹脂充填后牙鄰面齲——附96例分析報告[J];大理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7 譚彥妮;劉詠;向其軍;;牙科光固化復合樹脂材料的性能與展望[J];粉末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2007年03期

8 魏偉;張艷;魏杰;;可UV固化粉末狀超支化樹脂的研究[J];輻射研究與輻射工藝學報;2008年03期

9 唐黎明,張曉龍,李偉,劉德山;脂肪型超支化聚酯的端基改性研究[J];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0年12期

10 寇會光,朱勝武,施文芳;超支化聚酯的改性及其結晶性能的研究[J];高等學;瘜W學報;2001年08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劉中揚;幾種復合樹脂和牙釉質耐磨性的體外實驗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2年

2 孟蕾;環(huán)氧丙基三烷基季銨鹽和Gemini季銨鹽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肖文清;程萬里;胡劍青;涂偉萍;;脂肪族超支化聚酯的合成與性能研究(英文)[J];陜西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2期

2 宋雪晶;羅運軍;李糾;辛偉;;不飽和超支化聚酯的合成與表征[J];化工新型材料;2011年05期

3 孫義明;謝霞;畢小云;;含氟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J];合成纖維工業(yè);2013年01期

4 王黎;童身毅;;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改性[J];涂料工業(yè);2006年10期

5 張林雅;矯慶澤;黎漢生;周明吉;;分散法合成樹枝狀超支化聚酯及其表征[J];功能材料;2011年S1期

6 肖新才;李瑩;火文君;;端羥基超支化聚酯的制備及改性[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7 張林雅;矯慶澤;趙蕓;周明吉;馮薇;葛艷蕊;;紫外光固化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性能[J];化學學報;2011年17期

8 楊冬亞;韓利;張漢清;邱鳳仙;;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應用研究[J];膠體與聚合物;2011年03期

9 王勇;孔霞;朱延安;瞿金清;;涂料用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改性[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13年03期

10 王勇;朱延安;孔霞;瞿金清;;二元醇為核單體的超支化聚酯的合成與性能[J];高校化學工程學報;201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陳夢茹;金養(yǎng)智;龍宇;;含有光敏結構的光固化水性超支化聚酯的合成與性能研究[A];中國輻射固化年會'03論文集[C];2003年

2 羅運軍;王曉;李國平;;端疊氮基超支化聚酯的合成與表征[A];2011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朱宗文;余科;王躍川;;改性超支化聚酯用于激光全息記錄材料[A];全國輻射固化研討會2006論文集[C];2006年

4 喻湘華;李振華;;微波輔助合成超支化聚酯的動力學[A];第九屆全國微型化學實驗研討會暨第七屆中學微型實驗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陳麗杰;秦玉升;王獻紅;李悅生;趙曉江;王佛松;;超支化聚酯酰胺/聚丙撐碳酸酯共混體系的研究[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9年

6 李俊娜;王晶;張俊珩;張愛清;張道洪;;銅離子誘導端羧基超支化聚酯表面自組裝[A];2012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學術論文集(上冊)[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王秀霞;超支化聚酯的合成與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胡小萍;超支化聚酯的合成與改性及其在牙科修復樹脂中的應用[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岳利培;端酯基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3 林智健;脂肪酶催化合成超支化聚酯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4 郭潔;聚硅氧烷改性兩親性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應用[D];北京化工大學;2012年

5 王勇;涂料用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改性[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6 崔春妮;超支化聚酯的合成、改性及藥控釋放研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趙凌;超支化聚酯及其環(huán)氧化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8 李文娟;含氟線型和超支化聚酯合成及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9 趙闖;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其在聚合物乳液中的應用[D];沈陽理工大學;2014年

10 龍俊元;預聚—酶催化聚合法合成超支化聚酯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超支化聚酯的合成與改性及其在牙科修復樹脂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3635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13635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e4f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