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礙對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及并發(fā)癥影響的探究
本文關鍵詞:睡眠障礙對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及并發(fā)癥影響的探究
更多相關文章: 2 型糖尿病 匹茨堡睡眠量表 睡眠障礙 血糖控制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腎病 炎癥因子
【摘要】:目的:1、評估睡眠質量和睡眠時間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2、分析睡眠質量與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并且探討睡眠障礙是否促進炎癥因子影響心血管疾病;3、探討睡眠障礙與糖尿病腎病的關系,并且探索炎癥因子在睡眠障礙影響糖尿病腎病發(fā)病過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天津醫(yī)科大學代謝病醫(yī)院心內科住院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參與者的睡眠質量由匹茨堡睡眠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評估。PSQI5被定義為“較好睡眠質量”,PSQI 6-8被定義為“一般睡眠質量”,PSQI8被定義為“較差睡眠質量”。又采用分組分析,PSQI評分5歸為睡眠障礙組,其余歸為非睡眠障礙組。采集病人血標本測量糖化血紅蛋白和炎癥因子等。糖化血紅蛋白7%定義為血糖控制不佳。睡眠時間被分為6、6-8和8小時/晚幾個等級,睡眠持續(xù)時間6小時/晚定義為短睡眠時間。結果:1、血糖控制較差組與其他組相比,睡眠不足的患者比例較高(χ2=11.16,P=0.037)。血糖控制較差組與一般血糖控制組相比,睡眠質量較差患者的比例較高(χ2=9.79,P=0.007)。校正性別、年齡、體重指數(shù)和糖尿病病程,被校正后的PSQI評分的OR為1.048(95%CI 1.007-1.092,P=0.023)對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被校正后的睡眠持續(xù)時間的OR為0.464(95%CI 0.236-0.912,P=0.026)對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單因素方差分析顯示較差睡眠質量組的HOMA指數(shù)最高(P0.01)。2、睡眠障礙組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明顯高于非睡眠障礙組(P=0.000)。PSQI評分的OR值在模型1和模型2均1(P0.05)。線性回歸分析顯示PSQI評分與血漿IL-6和ICAM-1水平成正相關(P0.05),與纖維蛋白原水平成負相關(P0.05),與CRP水平無關。多元邏輯回歸分析顯示IL-6和ICAM-1是心血管疾病患病相關(P0.05),而纖維蛋白原和CRP與其無關。3、睡眠障礙組比非睡眠障礙組的糖尿病腎病的患病率高(41.8%vs.24.8%,P=0.002)。校正危險因素后,PSQI評分的OR為1.075(95%CI 1.018-1.135,P=0.009),與糖尿病腎病患病獨立相關。線性回歸分析顯示PSQI評分與血漿IL-6、ICAM-1、P-選擇素和纖維生長因子-23成正向線性相關(P0.05),與纖維蛋白原和CRP無線性相關性。多元邏輯回歸分析顯示FBI、ICAM-1、P-選擇素和FGF-23是糖尿病腎病的危險因素(P0.05),而IL-6和CRP不是其患病的危險因素(P0.05)。結論:1、睡眠質量不佳或是睡眠時間的不足應該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危險因素。2.睡眠障礙可被認為是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的危險因素,并且可能由某些炎癥因子(IL-6和ICAM-1)介導。3、睡眠障礙是糖尿病腎病患病的危險因素,炎癥因子(ICAM-1、FGF-23和P-選擇素)可能介導了睡眠障礙者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
【關鍵詞】:2 型糖尿病 匹茨堡睡眠量表 睡眠障礙 血糖控制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腎病 炎癥因子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587.2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縮略語/符號說明10-12
- 前言12-16
- 研究現(xiàn)狀、成果12-15
- 研究目的、方法15-16
- 一、睡眠質量和睡眠時間與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相互影響16-23
- 1.1 對象和方法16-17
- 1.1.1 研究對象和設計16
- 1.1.2 睡眠質量16
- 1.1.3 統(tǒng)計分析16-17
- 1.2 結果17-20
- 1.2.1 基線資料17
- 1.2.2 不同HbA1C水平個體的特征比較和相關性分析17-19
- 1.2.3 邏輯回歸分析結果19
- 1.2.4 單因素方差分析19-20
- 1.3 討論20-22
- 1.4 小結22-23
- 二、炎癥因子參與睡眠質量影響心血管疾病事件發(fā)生過程的研究23-31
- 2.1 對象和方法23-24
- 2.1.1 研究對象23
- 2.1.2 材料和方法23-24
- 2.1.3 統(tǒng)計分析24
- 2.2 結果24-28
- 2.2.1 基線資料24
- 2.2.2 相關分析24-25
- 2.2.3 睡眠質量(PSQI評分)與CVD的邏輯回歸分析25-27
- 2.2.4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27
- 2.2.5 各個炎癥因子與CVD的邏輯回歸分析27-28
- 2.3 討論28-30
- 2.4 小結30-31
- 三、炎癥因子對睡眠障礙與糖尿病腎病關系的影響31-41
- 3.1 對象和方法31-32
- 3.1.1 研究對象和材料31
- 3.1.2 統(tǒng)計分析31-32
- 3.2 結果32-37
- 3.2.1 基線資料32
- 3.2.2 睡眠障礙與糖尿病腎病的相關性32
- 3.2.3 糖尿病腎病與睡眠質量(PSQI 評分)的回歸分析32-34
- 3.2.4 PSQI評分或糖尿病腎病與炎癥因子的相關分析34-35
- 3.2.5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分析的結果35-36
- 3.2.6 各個炎癥因子與糖尿病腎病的多元邏輯回歸分析結果36-37
- 3.3 討論37-40
- 3.4 小結40-41
- 結論41-42
- 參考文獻42-50
-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50-51
- 附錄51-54
- 綜述 睡眠障礙與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關系54-62
- 綜述參考文獻59-62
- 致謝62-64
- 個人簡歷6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艷杰,彭濤,楊占強,陳萬海;大學生睡眠障礙的影響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0年03期
2 ;運用平衡醫(yī)學理論治療睡眠障礙獲得成功[J];醫(yī)學信息;2000年04期
3 王敏杰;骨折患者睡眠障礙的護理體會[J];鎮(zhèn)江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4 沈曉明;應重視兒童睡眠和睡眠障礙的研究[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2年11期
5 王心明,嚴明秀;引起睡眠障礙的常見原因[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2年14期
6 林世棟;睡眠障礙與失眠[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2年14期
7 劉長貞,田安思;小兒睡眠障礙及其防治措施[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2年17期
8 劉彩鳳;楊萍萍;趙麗云;;睡眠障礙應用健康教育的探討[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05年11期
9 彭安娜,石淑華,徐海清,吳靜,黃曉娜;嬰幼兒睡眠障礙的病例對照研究[J];醫(yī)學與社會;2005年02期
10 張林;王琳;薩麗媛;何佳;;東北某高校313名大學生睡眠障礙情況調查[J];中國校醫(yī);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國嶺;佘玉宇;孫曉花;宋海東;金翠梅;劉影;李敏哲;金翠梅;吳慧娟;華杏珠;何臻;;睡眠障礙的最新研究進展[A];2009年浙江省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學術年會暨浙江省醫(yī)師協(xié)會精神科醫(yī)師分會第二屆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楊花蓉;;對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礙因素的調查分析及護理對策[A];全國第六屆老年護理學術交流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3 李志彬;;住院老人睡眠障礙的原因及其對策[A];二零零四年度全國精神病專業(yè)第八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4 張玉麟;;從中醫(yī)認識睡眠障礙[A];華東地區(qū)睡眠醫(yī)學新進展高級研修班論文集[C];2005年
5 黃顏;;睡眠障礙的性別差異研究[A];第2屆中國睡眠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7年
6 張玉梅;沙維偉;張曉斌;肖正軍;周朝昀;葉青;卜茹;宏輝;孫金榮;王萬章;;揚州市城區(qū)青少年睡眠障礙調查及其相關因素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7 周國嶺;;睡眠障礙的最新研究進展[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8 賀弋;韓珍;陶虹;;中西醫(yī)結合臨床睡眠障礙學教學再實踐與探討[A];2008年中國睡眠研究會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9 程彥臻;喬娟;林思恒;尹艷茹;;常見睡眠障礙及其治療回顧[A];2008年中國睡眠研究會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10 楊順英;;睡眠障礙[A];玉溪市第四屆精神科學術年會暨心身疾病綜合治療研討會講義匯編[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范又;40%以上的人存在睡眠障礙[N];光明日報;2002年
2 邢遠翔 羅剛;睡眠障礙不容低估[N];健康報;2002年
3 朱立明;睡眠障礙——健康的殺手[N];科技日報;2001年
4 記者孟憲勵;睡眠障礙嚴重影響健康[N];人民日報;2003年
5 中國消費者報 裴立英;睡眠障礙會導致兒童發(fā)育遲緩[N];中國消費者報;2005年
6 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門診部 魏賡;睡眠障礙及其治療[N];西藏日報;2005年
7 靖九江;近7成醫(yī)生存在睡眠障礙[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王璐;幫孩子消除睡眠障礙[N];保健時報;2007年
9 顧平;什么是睡眠障礙[N];家庭醫(yī)生報;2008年
10 邢宏義;老年性睡眠障礙[N];家庭醫(yī)生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雁;帕金森病相關睡眠障礙的臨床特點、影響因素與代謝組學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5年
2 趙中亭;“疏肝調神”針法對PTSD睡眠障礙大鼠海馬神經編碼與功能重構影響的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洪麗;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礙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2 周亞竹;卒中后睡眠障礙相關因素分析及評價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李婷;缺血性腦卒中后睡眠障礙患者睡眠參數(shù)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許龍;社區(qū)老年人社會資本與睡眠障礙關系的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許佳蕾;成人癲癇患者睡眠障礙及其危險因素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6 丁靜;山東省農村老年人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礙的流行病學特點[D];山東大學;2015年
7 王麗娜;急性腦梗死后睡眠障礙與認知障礙相關性初步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5年
8 張蕾蕾;安徽省某三所學校高職學生網絡欺凌與睡眠障礙的關聯(lián)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宋銳;上海某社區(qū)老年人睡眠質量及其影響因素[D];蘇州大學;2015年
10 杜納納;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改善圍絕經期睡眠障礙的有效部位及作用機制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9687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nfm/968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