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肝纖維化評分與心臟結構和功能關系
發(fā)布時間:2023-09-16 10:02
目的:探討纖維化評分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應用,以及纖維化評分與心臟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方法:本研究為回顧性分析研究,研究目標選取近兩年內(nèi)于天津市第三中心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住院的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243名,收集患者一般資料、生化指標、肝臟超聲、心臟超聲的數(shù)據(jù)做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行肝臟穿刺病理檢查患者32例,根據(jù)病理學診斷將其分成無纖維化組18例,設定為A組,纖維化組14例,設定為B組。分析比較兩組之間生化指標、心臟功能和結構的差異,回歸分析肝纖維化的相關危險因素。計算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纖維化評分(NFS),然后根據(jù)評分將243名患者進行分組,如果NFS≤-1.455,則可排除NAFLD進展性肝纖維化,并設定為C組共98例,NFS≥0.676則被認為存在NAFLD進展性肝纖維化,并設定為E組共69例,介于兩者之間不除外NAFLD肝纖維化設定為D組共76例。比較三組間基線資料、血糖和血脂、尿酸、胰島素抵抗水平以及心臟功能和結構,并進行相關統(tǒng)計分析,將全部患者行回歸分析心臟舒張功能、心室肥厚的危險因素。結果:按照病理學診斷分組比較結果可見B組年齡、HO...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縮略語/符號說明
前言
研究現(xiàn)狀與成果
研究目的與方法
1 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入選標準
1.3 排除標準
1.4 分組情況
1.5 臨床指標的測定與采集
1.5.1 一般情況采集
1.5.2 行標準口服 75g葡萄糖耐量實驗及胰島素釋放實驗
1.5.3 生化指標的采取
1.5.4 肝組織病理學NAS分期
1.5.5 計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纖維化評分
1.5.6 腹部超聲圖像采集
1.5.7 肝臟脂肪含量的測定
1.5.8 心臟彩超結果測定
1.6 指標計算公式
1.7 使用儀器
1.8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按病理學診斷分組比較
2.1.1 D組與E組一般資料比較
2.1.2 D組與E組心臟結構和功能比較
2.1.3 NAS分期分組回歸分析
2.2 按NFS評分分組比較
2.2.1 一般資料比較
2.2.2 人體測量指標比較
2.2.3 生化指標比較
2.2.4 血糖代謝情況比較
2.2.5 心臟結構及功能比較
2.3 按照NFS評分分組回歸分析
2.3.1
2.3.2
2.3.3
3 討論
3.1 T2DM合并NAFLD發(fā)病機制
3.2 T2DM合并NAFLD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
4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
致謝
綜述
綜述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846810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縮略語/符號說明
前言
研究現(xiàn)狀與成果
研究目的與方法
1 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入選標準
1.3 排除標準
1.4 分組情況
1.5 臨床指標的測定與采集
1.5.1 一般情況采集
1.5.2 行標準口服 75g葡萄糖耐量實驗及胰島素釋放實驗
1.5.3 生化指標的采取
1.5.4 肝組織病理學NAS分期
1.5.5 計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纖維化評分
1.5.6 腹部超聲圖像采集
1.5.7 肝臟脂肪含量的測定
1.5.8 心臟彩超結果測定
1.6 指標計算公式
1.7 使用儀器
1.8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按病理學診斷分組比較
2.1.1 D組與E組一般資料比較
2.1.2 D組與E組心臟結構和功能比較
2.1.3 NAS分期分組回歸分析
2.2 按NFS評分分組比較
2.2.1 一般資料比較
2.2.2 人體測量指標比較
2.2.3 生化指標比較
2.2.4 血糖代謝情況比較
2.2.5 心臟結構及功能比較
2.3 按照NFS評分分組回歸分析
2.3.1
2.3.2
2.3.3
3 討論
3.1 T2DM合并NAFLD發(fā)病機制
3.2 T2DM合并NAFLD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
4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
致謝
綜述
綜述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8468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nfm/38468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