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降糖顆粒與吡格列酮聯(lián)合用藥對KKAy小鼠肝臟胰島素抵抗及機制研究
本文關鍵詞: FT-5 脂聯(lián)素 脂聯(lián)素受體 AMPK KKAy小鼠 胰島素抵抗 脂肪肝 脂肪酸氧化 出處:《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7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目的]觀察輔助降糖顆粒(FT-5)與吡格列酮聯(lián)合用藥對KKAy小鼠糖脂代謝、胰島素抵抗能否起到減毒增效及其作用機制,為中西藥聯(lián)合應用提供科學依據(jù),為臨床用藥提供指導。[方法]采用隨機對照設計,選取KKAy小鼠,6-8周,雌性,體重30-35g,70只,C57BL/6J小鼠喂養(yǎng)普通全價營養(yǎng)顆粒鼠飼料。KKay高脂喂養(yǎng)3周后,按照快速血糖180 mg/dL,血清甘油三脂200 mg/dL,血清總膽固醇150 mg/dL,體重在45-55 g,在以0.4 IU/kg注射胰島素40分鐘后血糖下降百分數(shù)六因素分組。每組10只動物,分別為:①模型對照組(Con),每天灌胃給予等體積的ddH20;②FT-5組(H)組,每天灌胃給予FT-5 2.0g/kg;③聯(lián)合用藥組(P+FT-5),每天灌胃給予FT-5 2.0 g/kg和吡格列酮20mg/kg的混合液;④陽性藥組(PIO),每天灌胃給予吡格列酮溶液20mg/kg;⑤正常對照組(Nor),每天灌胃給予等體積的ddH2O。連續(xù)給藥7周后處死,取材。以FBG、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胰島素耐量(ITT)、血胰島素(FINS)和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評價糖代謝狀態(tài)和胰島素敏感性;以TG、TC和空腹血清游離脂肪酸(FFA)考察脂代謝狀態(tài);ELISA法測定血清TNF-α、IL-6和脂聯(lián)素水平;HE染色考察組織病理形態(tài)變化;以油紅染色考查脂肪肝水平;Real-Time PCR 檢測脂肪、肝臟中能量代謝相關基因表達水平;Western blot 檢測肝臟中與胰島素信號通路、能量代謝相關蛋白的表達和磷酸化水平;以基因芯片考查基因變化及效應基因富集通路,以大數(shù)據(jù)的方法揭示聯(lián)合用藥在基因表達層面的變化。[結果]與模型對照組相比,給藥7周后,FT-5單獨及與吡格列酮聯(lián)合給藥7周對KKAy小鼠攝食量沒有影響,吡格列酮單獨用藥則顯著提高KKAy小鼠體重,FT-5單獨及聯(lián)合用藥對KKAy小鼠體重沒有影響。FT-5單獨給藥對KKAy小鼠禁食血糖及非禁食血糖沒有明顯,而在FT-5聯(lián)合吡格列酮應用中,無論是禁食血糖還是非禁食血糖效果都優(yōu)于單用吡格列酮。FT-5及吡格列酮單獨給藥和聯(lián)合用藥7周均可顯著降低KKAy小鼠的空腹血清TG水平。與FT-5單獨用藥相比,聯(lián)合用藥可進一步顯著降低KKAy小鼠的空腹血清TG水平。吡格列酮單獨給藥7周可顯著升高KKAy小鼠的TC水平,而FT-5單獨和聯(lián)合用藥對KKAy小鼠空腹血清TC水平無明顯影響。FT-5聯(lián)合吡格列酮可改善OGTT和ITT異常,顯著降低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吡格列酮單獨給藥可提高肝臟(TG、TC、FFA),從而加重KKAy小鼠脂肪肝水平,聯(lián)合用藥可降低肝臟脂類,從而顯著緩解應用列酮列酮加重的脂肪肝病變,并且改善肝功能。在機制研究方面,FT-5組肝臟IRS-1絲氨酸307磷酸化顯著降低,同時肝臟中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和乙酰輔酶A羧化酶(ACC)的磷酸化水平顯著升高。此外,吡格列酮在KKAy小鼠肝臟促進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及脂肪酸氧化相關基因表達,FT-5單獨及聯(lián)合吡格列酮用藥可促進脂肪分解抑制脂肪合成,增加脂肪酸氧化。在基因芯片方面,無論是吡格列酮、FT-5及二者聯(lián)合用藥,均引起廣泛的涉及糖脂代謝、蛋白代謝等方面的基因變化。主要效應基因也大多富集在代謝通路上,而聯(lián)合用藥作用更接近FT-5單獨用藥。[結論]FT-5單獨及聯(lián)合吡格列酮作用可增強吡格列酮改善KKAy小鼠糖脂代謝紊亂、肥胖和胰島素抵抗綜合征的作用,效果優(yōu)于吡格列酮單獨使用。FT-5對KKAy小鼠高脂血癥和肥胖的改善作用先于降糖作用,FT-5對胰島素抵抗和代謝性炎癥的改善可能是繼發(fā)于降脂和減重效應。其可能作用機制在于FT-5可能通過激活adiponectin-AMPK轉錄調控網(wǎng)絡,促進脂肪分解,抑制脂肪合成,誘導脂肪酸氧化相關基因表達,直接或間接地,多重機制地改善KKAy小鼠的胰島素抵抗。FT-5與吡格列酮聯(lián)合使用,可以增強吡格列酮緩解系統(tǒng)胰島素抵抗作用,拮抗單用吡格列酮升高空腹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緩解吡格列酮給藥加重肝臟脂肪變性的副作用,其可能作用機制在于激活了脂聯(lián)素/AMPK/ACC通路。FT-5與吡格列酮聯(lián)合用藥對KKAy小鼠肝臟中影響最多的為代謝通路,以上研究結論表明中西藥聯(lián)合應用具有減毒增效作用。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587.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福建;張翠玲;;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肥胖型2型糖尿病臨床研究[J];中醫(yī)學報;2016年11期
2 張宏信;;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肝腎陰虛2型糖尿病腎病Ⅲ期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6年10期
3 黃紹鵬;周全;陳小燕;;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對初發(fā)肥胖2型糖尿病炎性因子影響的探討[J];世界中醫(yī)藥;2016年04期
4 陳璇;徐凜峰;汪悅;周方圓;何曉瑾;;白虎二地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島素抵抗分子機制的研究[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年04期
5 曹永香;;祛痰通絡方治療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5年04期
6 劉珈;王德惠;李晉宏;杜瑞斌;王海英;李春嶺;扈麗萍;張曉莉;富利燕;張立偉;;梔芪降糖飲對2型糖尿病大鼠胰島素抵抗及脂肪細胞因子的影響[J];天津中醫(yī)藥;2015年04期
7 郭春芳;馬秀艷;;益氣滋陰活血方治療糖尿病患者療效觀察[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5年07期
8 何勝;鄧曉珍;潘霖;鐘涓;寧梅;林美情;許小林;張樹球;;鐵皮石槲對衰老糖尿病小鼠模型生化指標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5年09期
9 馬春宇;于洪宇;王慧嬌;耿麗晶;關洪全;;苦瓜總皂苷對2型糖尿病大鼠降血糖作用機制的研究[J];天津醫(yī)藥;2014年04期
10 潘慶兵;;針刺配合刺血拔罐治療糖尿病52例[J];上海針灸雜志;2014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玉濤;益腎活血膠囊對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臨床療效觀察[D];山西中醫(yī)學院;2014年
2 鄔宜君;益氣養(yǎng)陰清熱法治療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臨床觀察[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5175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nfm/1517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