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超重、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流行情況及其危險因素分析
本文關鍵詞:甘肅省超重、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流行情況及其危險因素分析 出處:《甘肅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超重 腹型肥胖 患病率 全身性肥胖 危險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甘肅省超重、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的患病率及其流行規(guī)律,分析該地區(qū)人群超重、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的危險因素,為甘肅省防治超重、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提供流行病學依據(jù)。方法:我們在2013到2014年間抽取甘肅省共31417名成人并調(diào)查其身高、體重、腰圍等數(shù)據(jù),對其進行超重、肥胖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運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中的超重、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診斷標準進行診斷,用SPSS19.0軟件包對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組間差異的顯著性比較分別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χ2檢驗,危險因素分析采logistics分析。結(jié)果:全省平均體重指數(shù)為23.31±3.05 kg/m2,平均腰圍是83.55±9.64 cm,腰圍和體重指數(shù)隨年齡的上升而升高;超重的患病率是32.2%,腹型肥胖的患病率是34.5%,全身性肥胖的患病率是6.8%;男性較女性有較高的超重和腹型肥胖患病率(37.7%vs.27.8%和35.5%vs.33.7%)。男女之間的全身性肥胖患病率差異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82);有糖尿病家族史、喜歡吃肉、喜愛飲酒、高齡、缺乏運動是超重、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的共同危險因素;回族、裕固族、東鄉(xiāng)族和藏族較漢族有更大的危險患腹型肥胖;女性較男性更容易患腹型肥胖;男性較女性更容易患超重和全身性肥胖。結(jié)論:甘肅省人群的平均體重指數(shù)已接近超重診斷標準;體內(nèi)脂肪堆積特別是腹部脂肪堆積較多,腹型肥胖患病率高;超重人群基數(shù)大,全身性肥胖患病率可能進一步身高;在高齡人群、絕經(jīng)后女性的肥胖問題突出;對于有糖尿病家族史、喜愛飲酒、不愛運動、少數(shù)民族等人群應加強肥胖干預,鼓勵人們進行體育鍛煉,特別是針對高齡和少數(shù)民族人群定期開展肥胖知識講座,對預防肥胖有重要的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甘肅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58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賀媛;趙小蘭;曾強;;城市成人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特征和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5年04期
2 陳增賢;;甘肅人口分布、生態(tài)足跡與經(jīng)濟發(fā)展問題的思考[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2期
3 吉亞輝;張巖;;2000—2010年甘肅人口分布演變特征分析[J];西北人口;2014年06期
4 董宗美;婁培安;張盼;李婷;陳培培;喬程;;2013年徐州市成年居民超重與肥胖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4年04期
5 YIN Xue Yao;ZHENG Fen Ping;ZHOU Jia Qiang;DU Ying;PAN Qian Qian;ZHANG Sai Fei;YU Dan;LI Hong;;Central Obesity and 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Middle-aged Chinese[J];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4年05期
6 張玲;石凱;易東;李媛;伍亞舟;;重慶市社區(qū)居民超重肥胖及其與慢性病的關系[J];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10年10期
7 張琳;;2010年ADA糖尿病診療指南[J];糖尿病天地(臨床);2010年02期
8 胡正強;馬國慶;馬成華;劉靜;柳春苞;張芳;李永紅;朱曉春;金海彥;梁永濤;;甘肅省東鄉(xiāng)族UCP-2基因A55V多態(tài)性與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相關性的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0年02期
9 劉靜;高靜媛;高清歌;張吉平;郭茜;楊燕;劉菊香;劉佳;謝小東;;DHPLC法分析甘肅東鄉(xiāng)族RBP4基因多態(tài)性與超重、肥胖、胰島素抵抗的相關性[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9年02期
10 饒華祥;侯玉英;趙淑芳;景雅;趙媚鮮;張悅紅;趙晉英;楊瑞;郭劍津;邢學武;;山西省城鄉(xiāng)居民超重和肥胖流行病學調(diào)查[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8年01期
,本文編號:13361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nfm/1336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