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雙膦酸鹽類藥物在骨代謝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15 18:12
本文關鍵詞:不同雙膦酸鹽類藥物在骨代謝的實驗研究
【摘要】:目的合理選擇雙膦酸鹽類藥物為臨床治療骨質疏松提供依據。方法通過實驗兔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方法制作骨質疏松動物模型,并對骨質疏松模型分別進行"99Tc-MDP"、"阿侖膦酸鈉"和"博寧"治療后的療效研究,實驗室分析指標:病理骨組織學、骨密度、生物力學試驗、骨形態(tài)計量、放射性"99mTc-MDP"骨骼顯像ROI比值、X線、CT攝片及血清骨堿性磷酸酶(BALP)、骨鈣素(BGP)。并與骨質疏松模型對照組比較,評判各組間的差異。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分析。結果經肌肉注射鹽酸地塞米松方法制作骨質疏松模型試驗,在病理骨組織學、骨密度、生物力學試驗、BGP等指標均出現骨質疏松征象,證實骨質疏松模型成立。在骨質疏松的基礎上,經"99Tc-MDP"、"阿侖膦酸鈉"和"博寧"各治療組的治療,均有較明顯的改善,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改善程度依次為"99Tc-MDP"治療組、"阿侖膦酸鈉"治療組和"博寧"治療組。結論不同的雙膦酸鹽類藥物在骨組織生理代謝不一樣,所產生的療效也不同。"阿侖膦酸鈉"是在"博寧"的基礎上研制的新一代治療骨質疏松癥的雙膦酸鹽,所以抑制骨吸收優(yōu)于"博寧"。而"99Tc-MDP"可能對骨組織還具有免疫調節(jié)價值。對不同的雙膦酸鹽在骨組織生理代謝作用的治療價值將可為臨床治療方向提供依據。
【作者單位】: 上海市同仁醫(yī)院藥學部;上海市黃浦區(qū)中心醫(yī)院核醫(yī)學科;
【分類號】:R580
【正文快照】: 隨著城市人口的老齡化的增加,骨質疏松癥及相關的并發(fā)癥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健康難題[1-3]。雖然目前治療骨質疏松癥的方法不少,而雙膦酸鹽類藥物是治療骨質疏松的一種主流藥物,但不同的雙膦酸鹽藥物治療結果并不一樣,并以實驗分析。1材料與方法1.1實驗動物制作骨質疏松動物模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祥波;張U嗘,
本文編號:11907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nfm/11907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