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酶Q10干預糖尿病牙周炎模型大鼠牙齦組織白細胞介素17,23的表達
本文關鍵詞:輔酶Q10干預糖尿病牙周炎模型大鼠牙齦組織白細胞介素17,23的表達
更多相關文章: 牙周炎 糖尿病 型 泛醌 白細胞介素 白細胞介素 組織工程 實驗動物 口腔損傷與修復動物模型 輔酶Q
【摘要】:背景:輔酶Q10參與呼吸鏈的電子傳遞,具有抗氧化、減少細胞凋亡和抗炎的功能,已經在心血管病、糖尿病、腫瘤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糖尿病牙周炎領域的應用可能也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目的:觀察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大鼠牙齦組織白細胞介素17及白細胞介素23表達的變化。方法:將48只Wistar健康雄性大鼠隨機分為3組:空白對照組,牙周炎+糖尿病+生理鹽水組,牙周炎+糖尿病+輔酶Q10組?瞻讓φ战M正常飲食,其他2組采用絲線結扎的方法建立伴牙周炎模型,采用高脂高糖飲食+腹腔注射鏈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輔酶Q10組大鼠連續(xù)8周灌胃輔酶Q10,生理鹽水組大鼠給同等劑量的生理鹽水,分別于給藥前,給藥第2,4,8周末隨機處死4只,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牙齦組織中白細胞介素17及白細胞介素23表達水平。結果與結論:第8周末,生理鹽水組白細胞介素17、白細胞介素23的陽性表達率顯著高于輔酶Q10組(P0.05)。輔酶Q10可以降低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大鼠牙齦組織白細胞介素17、白細胞介素23的表達,減輕牙周組織炎癥反應。
【作者單位】: 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yī)院;
【關鍵詞】: 牙周炎 糖尿病 型 泛醌 白細胞介素 白細胞介素 組織工程 實驗動物 口腔損傷與修復動物模型 輔酶Q
【基金】:全軍“十二五”面上課題(CWS11J219)~~
【分類號】:R587.1;R781.42;R-332
【正文快照】: 0引言Introduction牙周炎是常見的始發(fā)于菌斑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牙周炎癥狀各異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與2型糖尿病的關系最為顯著[1-2]。早在1928年,就有人提出了“糖尿病性牙周炎”[3]。糖尿病牙周炎的治療一直是臨床上的難點,迫切需要研究出對癥的治療方法。輔酶Q10又被稱為泛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蔣朝暉;呂玉晶;趙芳;朱麗英;楊國珍;潘衛(wèi);;高脂高糖飲食結合鏈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改良[J];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嘉;張永斌;桑傳蘭;陳苑;高欣;董浩然;曹崇波;;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及相關指標的測定[J];動物醫(yī)學進展;2012年06期
2 丁志杰;陳鵬;;大蒜素對鏈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胰島的保護作用[J];國際藥學研究雜志;2015年05期
3 陳嘉;張永斌;桑傳蘭;陳苑;高欣;董浩然;曹崇波;;SD大鼠2型糖尿病動物模型的建立及胰腺組織SUR1 mRNA的表達[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2年03期
4 王淑敏;王遠征;;氯高鐵血紅素對早期糖尿病腎病大鼠腎臟的影響[J];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年04期
5 閆文娜;崔曉明;耿非;韓淑英;;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對心肌損傷的實驗研究[J];河北聯(lián)合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5期
6 張利華;張薇;韋廣洪;楊沛;劉軍;牛曉琳;;α-亞麻酸對糖尿病大鼠炎癥介質和氧化應激的影響[J];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2012年01期
7 黃娟;陳文莉;黃云芳;牛力;;大黃酸對糖尿病大鼠腎臟還原型輔酶Ⅱ基因表達的影響[J];醫(yī)藥導報;2012年10期
8 胡玉煥;寧亞功;肖燕;;高熱量飲食聯(lián)合鏈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影響因素[J];江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9 邵俊偉;蔡遜;;高脂飲食聯(lián)合鏈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動物學報;2014年04期
10 雷靜;劉旭昭;陳淡嫦;張永斌;湯順清;;凝膠型膠原敷料修復糖尿病皮膚缺損及促進血管再生[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年5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金惠姣;薛毅;陳光;吳仲寅;;輔酶Q_(10)對大鼠實驗性牙周炎的影響[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口腔藥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二次全國口腔藥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佳川;基于本草知識的酒蒸黃連“止消渴”系統(tǒng)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2 陸永康;針刺對胰島素抵抗大鼠氧化應激的影響[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趙靜;牙周病與慢性肺感染關系的動物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7年
2 呂品;TNF-α與牙周病和慢性肺感染的相關性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8年
3 金惠姣;輔酶Q_(10)對大鼠實驗性牙周炎牙齦組織中TNF-α及IL-10表達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吳亞菲,趙筱芩,陳宇,范新平,肖曉蓉,朱xC;不同方法建立大鼠實驗性牙周炎模型的比較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3年04期
2 齊曉紅,區(qū)少珍,張燕青;ICU醫(yī)院感染統(tǒng)計與研究[J];中國醫(yī)院統(tǒng)計;2004年01期
3 高蘋;賈汝漢;;2型糖尿病腎病大鼠模型的建立[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7年06期
4 穆松牛;高云;萬福生;許寶華;康路妹;;鏈尿佐菌素加高糖高脂飲食復制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J];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2008年02期
5 李光偉,Bennett PH;關于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乘積的倒數(shù)在流行病學研究中應用的補充說明[J];中華糖尿病雜志;2005年04期
6 李光偉,陳燕燕,張景玲,王金平,鄭輝,姜亞云,胡英華;胰島素抵抗是糖耐量正常人群糖耐量惡化的最重要危險因素[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0年02期
7 王克安,李天麟,李新華,楊澤,魏一大,顏純,劉尊永,倪桂臣,金書香,陳泓,秦汝莉,李彥琴,李玉瑞;中國兒童1型糖尿病發(fā)病率的研究[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1999年01期
8 孫冬玲;顧東風;;代謝綜合征的定義及其流行病學[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06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明才,何韶衡;白細胞介素-28和白細胞介素-29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4年07期
2 齊法蓮,徐軍,杜秀敏;白細胞介素-18與臨床疾病關系的研究(文獻綜述)[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5年05期
3 馬立民;段明科;;白細胞介素-10與肺缺血-再灌注損傷[J];汕頭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4 張麗霞;趙瑞芹;李貴霞;徐曉紅;;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患兒腦脊液中白細胞介素6的變化[J];臨床薈萃;2006年04期
5 黃俊瓊;孫萬邦;楊吉成;;人白細胞介素31基因克隆及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J];遵義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6 白曉誼;劉美霞;米杰;;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妊娠相關血漿蛋白A和白細胞介素6的變化[J];河北醫(yī)藥;2006年12期
7 井申榮;鄒全明;;白細胞介素10的研究進展[J];免疫學雜志;2006年S1期
8 唐園園;龍明智;陳磊磊;;白細胞介素-18與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相關性研究[J];國際內科學雜志;2007年06期
9 陳英;高巖;;白細胞介素在小兒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發(fā)病機制中作用的研究現(xiàn)狀[J];醫(yī)學綜述;2008年06期
10 郭靜;唐仁泉;于霄;孫雷;;白細胞介素18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08年1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玉春;林士軍;葉建華;劉美描;陳雄;張靜;;白細胞介素2、可溶性白細胞介素2受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達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3第十四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2 曹艷華;張蕊;余奕;張威;祝成亮;王青;宋煜;白蘭;劉映樂;鄔開朗;吳建國;;由白細胞介素-29介導的白細胞介素-27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復制機制的研究[A];2013年湖北省暨武漢微生物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3 姜曉君;魏海明;孫lm;田志剛;;白細胞介素2保護刀豆蛋白A誘導的肝損傷[A];第六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4 張曉光;惠延年;韓泉洪;馬吉獻;;培養(yǎng)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受附加磁場作用后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和白細胞介素-8的表達[A];中國眼底病論壇·全國眼底病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5 曹艷華;吳建國;;由白細胞介素-29介導的白細胞介素-27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復制機制的研究[A];2012年鄂粵微生物學學術年會——湖北省暨武漢微生物學會成立六十年慶祝大會論文集[C];2012年
6 鄭夢凝;張湘燕;葉賢偉;余紅;李翠;;四種白細胞介素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3第十四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7 李素,
本文編號:10611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nfm/1061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