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在前列腺癌診斷中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在前列腺癌診斷中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對前列腺癌纖維束的顯示能力。方法對32例手術病理證實的前列腺癌的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與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作對照。結果前列腺癌的纖維束走形紊亂,癌區(qū)可見纖維束中斷、消失;前列腺癌的ADC值為(0.974±0.195)×10-3mm2/s,顯著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1.418±0.358)×10-3mm2/s,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前列腺癌的FA值為0.298±0.051,顯著性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0.233±0.057(P0.05)。結論擴散張量成像能夠敏感地顯示前列腺癌纖維束改變的特點,ADC值及FA值能夠提供前列腺癌微觀結構的定量信息,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診斷。
【作者單位】: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放射科;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放射科;昆明醫(yī)科大學研究生部;
【關鍵詞】: 擴散張量成像 MRI 前列腺癌
【基金】:云南省應用基礎研究基金資助項目(編號:2011FZ128)
【分類號】:R445.2;R737.25
【正文快照】: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為老年男性常見的惡性腫瘤,在歐美國家的發(fā)病率及病死率分別居首位及次位[1]。近年來,我國PCa發(fā)病率和病死率逐漸上升,己成為威脅老年男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2]。隨著人口的不斷老齡化和飲食結構的不斷西方化,我國PCa的發(fā)病形勢將更為嚴峻,因此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兵;王霄英;;動態(tài)對比增強MRI對前列腺癌的診斷價值[J];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2011年04期
2 Stella Chai;Stephanie Ma;;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microRNAs in liver cancer stem cells[J];癌癥(英文版);2013年08期
3 奉夏平;曾憲遠;付麗敏;唐麗娜;黃秀麗;陳清清;;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柑橘中6種防腐保鮮劑的殘留[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13年08期
4 蔣國燕;李瑾;施露;曹進;張獻全;;RNAi沉默MACC1基因表達抑制乳腺癌MCF-7細胞增殖和遷移[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3年18期
5 徐秋月;張艷亮;段勇;;微陣列比較基因組雜交技術及其在腫瘤拷貝數(shù)變化研究中的應用進展[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年18期
6 梁冰;王們;冼磊;李琴;;廣西某醫(yī)院壯族肺癌患者住院情況調查[J];應用預防醫(yī)學;2013年04期
7 任冠華;范亞光;趙永成;周清華;;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研究進展[J];中國肺癌雜志;2013年10期
8 王健;吳愛東;張紅雁;錢立庭;;前列腺癌調強適形放療的臨床療效和副反應分析[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05期
9 白皓;韓寶惠;;手術在非小細胞肺癌單發(fā)腦轉移治療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肺癌雜志;2013年12期
10 王蕾;寧小曉;李和根;徐蔚杰;周蕾;許玲;;可溶性B7H3分子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年2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璐;;絕經后激素治療與卵巢癌發(fā)病風險[A];第十一屆全國博士生學術年會(生物醫(yī)藥專題)論文集(下冊,,墻報P25-P48)[C];2013年
2 吳魏芹;張曉媛;徐海鳳;徐靜;沈捷;盧凱華;;肺癌細胞DAPK基因啟動子甲基化與Gefitinib敏感性的相關性研究[A];2013華東胸部腫瘤論壇暨第六屆浙江省胸部腫瘤論壇論文集[C];2013年
3 吳魏芹;盧凱華;張梅玲;金時代;;鹽酸?颂婺嶂委42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A];2013華東胸部腫瘤論壇暨第六屆浙江省胸部腫瘤論壇論文集[C];2013年
4 ;Association between phospholipase C epsilon gene(PLCE1)polymorphism and colorectal cancer risk in a Chinese population[A];2013年浙江省肛腸外科學術年會暨結直腸疾病的微創(chuàng)及綜合治療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3年
5 劉敏霞;周可成;曹毅;;新的肺癌相關基因MCRS1病理生理功能研究[A];第十六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分3環(huán)境污染及職業(yè)暴露與人類癌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6 肖麗君;趙爽;鄭華川;趙恩宏;鄭鑫;;Parafibromin在胃腸道癌中的表達及與臨床病理學因素的關系[A];第十六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分13感染、免疫和疫苗論壇論文集[C];2014年
7 王婧;賴宗浪;侯麗;李冬云;張雅月;馬薇;褚雨霆;石鳳芹;楊璐;陳信義;;The Effects of Compound Ze Bei Granules(復方浙貝顆粒)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on Surface Markers of Leukemia Stem Cel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二屆岐黃論壇——血液病中醫(yī)藥防治分論壇論文集[C];2014年
8 李丹;張陽;;胰腺癌內科治療策略及優(yōu)化[A];中國腫瘤內科進展 中國腫瘤醫(yī)師教育(2014)[C];2014年
9 沈胤晨;韓曉紅;;外周血腫瘤標志物的研究進展[A];中國腫瘤內科進展 中國腫瘤醫(yī)師教育(2014)[C];2014年
10 付文婷;王科燕;王曉梅;;門診化療臨床藥師服務的切入點[A];第十三屆全國青年藥師成才之路論壇暨抗腫瘤藥物合理應用與臨床藥學實踐國家級繼教會議論文集[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莉;3.0 T MR功能成像在前列腺癌診療中的價值[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王進有;采用預測模型及影像學提高中國局限性前列腺癌診斷和Gleason評分準確性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3 閆實;低劑量放療誘導宮頸癌上皮—間質轉化分子機制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4 周紅艷;胃癌中ER-α36與EGFR信號傳導通路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5 鄢文;microRNA-19促進人肺腺癌細胞株A549向間充質細胞轉化[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6 姚堯;胰腺癌與環(huán)境、疾病、心理行為因素病例對照研究以及相關遺傳易感性研究初探[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3年
7 何玉琦;雌激素誘導結腸癌細胞凋亡的表觀遺傳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3年
8 何斐;炎癥信號通路基因多態(tài)性、環(huán)境因素及肺炎衣原體感染與原發(fā)性肺癌易感性及預后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3年
9 袁明洲;慢病毒介導的RNA干擾RPMI-8226細胞MIC-1表達抑制破骨細胞成熟的實驗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3年
10 徐鋒;SDF-1/CXCR4和TECK/CCR9與胰腺癌預后不良相關性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杰;~1H磁共振波譜成像與擴散加權成像在前列腺癌診斷中的應用[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2 劉明;~1H-MRS分析T_3N_0M_0期前列腺癌局部冷凍治療后療效的臨床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艾相昭;基于量子點構建的光學傳感器在生物醫(yī)學分析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13年
4 徐亞;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在消化道上皮內瘤變中診治價值的初步探討[D];蘇州大學;2013年
5 阿米尼姑麗·買買提;維吾爾族婦女宮頸癌及癌前病變血漿代謝組分研究[D];新疆大學;2013年
6 黃景思;肺腺癌中Fas、HDAC1的表達與組蛋白乙;降南嚓P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7 王冠;新型抗腫瘤候選化合物L41大鼠體內藥代動力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8 張磊;慢性病社區(qū)干預效果及影響因素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9 陳甜甜;泰興地區(qū)食管癌發(fā)病趨勢及家族聚集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10 何依珊;35歲以下乳腺癌患者臨床特點及分子亞型特性比較[D];鄭州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邱明國;王健;謝兵;巫北海;;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在顱腦疾病的初步應用[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年23期
2 路陽,洪楠,杜湘珂;正常人腦白質纖維結構的擴散張量成像研究[J];中國醫(yī)刊;2005年03期
3 王巖;馬林;;脊髓擴散張量成像進展[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6年06期
4 王詩成;孔抗美;齊偉力;;擴散張量成像在頸脊髓的臨床應用研究[J];廣東醫(yī)學;2008年12期
5 司徒衛(wèi)軍;朱云龍;譚長連;;擴散張量成像在精神分裂癥患者腦部結構的臨床應用[J];放射學實踐;2009年12期
6 B.Kruse;T.Illies;H.Zeumer;J.Fiehler;鐘進;;擴散張量成像對于正常腦表現(xiàn)的發(fā)育遲緩兒童胼胝體微觀結構異常的顯示[J];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2009年04期
7 P.A.T.Baltzer;A.Sch釨fer;M.Dietzel;D.Gr釨ssel;M.Gajda;O.Camara;唐光健;;乳腺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的初步研究[J];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2011年02期
8 曾春;李詠梅;;多發(fā)性硬化的擴散張量成像研究進展[J];重慶醫(yī)學;2011年20期
9 K.Hueper;M.Gutberlet;T.Rodt;W.Gwinner;F.Lehner;F.Wacker;夏藝;;擴散張量成像和示蹤圖評估異體移植腎功能障礙——初步研究[J];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2012年01期
10 侯欣;楊健;魚博浪;;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在新生兒腦發(fā)育的應用及展望[J];磁共振成像;201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巖;馬林;;健康人頸髓擴散張量成像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2 李春媚;陳敏;李颯英;張宏;王文超;趙偉峰;張晨;周誠;;正常前列腺3T擴散張量成像[A];中華醫(yī)學會第16次全國放射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齊志剛;王志群;李坤成;;DTI在健康老年、aMCI、AD患者中的改變[A];中華醫(yī)學會第16次全國放射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4 袁建華;丁忠祥;王欣欣;;豆狀核發(fā)育異常的擴散張量成像研究[A];2008年浙江省放射學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5 金科;陳樺;譚利華;;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在兒童腦室周白質損傷所致腦癱中的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16次全國放射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6 任津瑤;倪紅艷;;擴散張量成像檢測阿爾茨海默病[A];2010中華醫(y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第十八次全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7 王曉明;;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評價小兒腦病的初步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06年
8 邱明國;王健;謝兵;巫北海;;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在顱腦疾病的初步應用[A];2005年中國神經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9 史瑞華;;擴散張量成像在腦環(huán)形強化病變診斷中的價值[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10 魏易瓊;潘小平;李澤;盧祖能;蘇常春;;應用核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評價肌萎縮側索硬化的影像特征[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宗會遷;頸髓壓迫性損傷的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實驗和臨床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朱向玉;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評價脊髓損傷的基礎學及臨床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3 田欣;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對腰椎退行性改變及神經根病變的定量分析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倪紅艷;正常老年人和阿爾茨海默病人腦白質改變的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5 宛四海;視覺通路的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及其臨床應用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7年
6 吳占雄;基于DTI的腦組織分割與各向異性電導率計算模型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7 侯進;擴散張量成像在骨性關節(jié)炎評估中的作用[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張雪峰;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評價缺血性腦梗死神經功能恢復的臨床應用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花劏劏;正常成人腦結構年齡相關性變化與腦白質疏松的3.0T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8年
10 李翠寧;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在健康人腦及缺血性腦血管病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巖;頸髓擴散張量成像及其在肌萎縮側索硬化癥中的初步應用[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6年
2 鄭奎宏;頸髓擴散張量成像的初步研究與臨床應用[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4年
3 楊香香;基于多梯度方向擴散張量成像的腦神經纖維可視化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4 蔡夢臣;擴散張量成像關鍵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5 尹茵;小視野擴散張量成像在脊髓型頸椎病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6 馬瑛;針對頸椎擴散張量成像數(shù)據(jù)的分析處理系統(tǒng)[D];天津大學;2014年
7 陳穗芬;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的可視化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7年
8 席一斌;精神分裂癥全腦白質擴散張量成像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9 侯煥新;多發(fā)性硬化與視神經脊髓炎腦深部核團及頸髓擴散張量成像影像特征的對照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10 周衛(wèi)兵;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對肝臟病變診斷的初步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8749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87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