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改性調控對人體肌酐毒素吸附性能及機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12-09 16:17
【摘要】:慢性腎衰竭是一種高發(fā)病率和高致死率的疾病,口服吸附劑清除腸道內的尿毒癥毒素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且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患者易于接受,已逐漸成為治療慢性腎衰竭的一種重要途徑。藥用活性炭無毒性,,價格低,吸附力強,不為消化液或細菌所分解,原型可由糞便排出,臨床上既往用于急性中毒、傳染性胃腸道疾病等吸附治療,效果肯定。通過口服藥用活性炭吸附劑可清除患者胃腸道中的肌酐毒素,延緩腎衰竭進展,降低終末期腎衰竭發(fā)生率,延長患者生命。目前市售活性炭存在孔徑分布不集中、選擇吸附性差、吸附量小等缺點,因此開展增強活性炭對肌酐毒素的靶向吸附、提高肌酐吸附量的研究工作有重要意義和價值。論文主要研究內容和結果如下: 1、活性炭孔結構特征與肌酐吸附性能關系研究。 分別采用水蒸氣、CO2和KOH三種活化劑制備出具有不同孔隙結構的活性炭,研究了活性炭孔結構與肌酐吸附性能之間的關系。試驗結果表明:活性炭BET比表面積越大,肌酐吸附量也越大;當比表面積相近時,微孔容積高,肌酐吸附量大;活性炭對肌酐的吸附屬于微孔吸附,1~2.5nm的微孔對肌酐吸附有利,平均孔徑在2.2nm附近的活性炭對肌酐的吸附量達到103.8mg/g;活性炭對肌酐的吸附能力取決于比表面積、總孔容、微孔率幾個因素的共同作用,只有當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積較大、總孔容較高、微孔率也較大時才具有最快的肌酐吸附速率和最大的肌酐吸附量。 2、椰殼活性炭孔結構定向調控及肌酐吸附性能研究 采用CO2二次活化和高溫重整兩種方法對椰殼活性炭的孔結構進行調控,研究了孔結構調整對肌酐吸附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1)二次活化對活性炭有明顯擴孔作用;相對來說,提高二次活化溫度對增強肌酐吸附能力更有效,擴孔后活性炭對肌酐吸附量提高了28.87mg/g。(2)高溫重整后炭骨架收縮,孔徑分布向微孔集中;重整后碘、亞甲基藍吸附值有明顯提高,肌酐吸附量均提高至93mg/g以上。(3)FT-IR分析結果顯示,高溫重整后椰殼活性炭表面官能團發(fā)生了較大變化:游離羥基含量大幅增加,另外內酯基和酚羥基含量也有所提高,其孔隙結構變化相對較小,說明表面官能團對肌酐吸附量變化有一定作用。 3、椰殼活性炭表面改性對肌酐吸附性能研究 以鹽酸為改性劑,針對鹽酸摩爾濃度、鹽酸用量、改性溫度、改性時間四個條件做單因素試驗和L16(44)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試驗,考察鹽酸改性對肌酐吸附性能影響。結果表明:各因素對肌酐吸附量影響順序為改性溫度改性時間鹽酸摩爾濃度鹽酸用量;最佳改性條件為:鹽酸濃度3mol/L、鹽酸用量10ml/g、改性溫度60℃、改性時間6h,改性后肌酐吸附量提高了16.6%;紅外分析顯示,經鹽酸改性后活性炭表面的酚羥基、羧基等酸性含氧官能團增加,且隨改性條件加劇基團增加比例越大。鹽酸改性后酸性官能團數量增加,增強了活性炭表面極性,從而提高了對極性分子肌酐的吸附量。 4、吸附環(huán)境對肌酐吸附性能影響及吸附動力學研究 以前面試驗制備所得性能最優(yōu)的活性炭為吸附劑,考察了活性炭添加量、吸附時間、肌酐溶液初始質量濃度、吸附溫度、pH值對肌酐吸附性能的影響,采用Lagergren準一級、準二級及顆粒內擴散模型對吸附數據擬合處理,確定了動力學模型參數。結果顯示:椰殼活性炭在6h內達到吸附飽和,飽和吸附量為95.14mg/g,遠高于氧化纖維素和氧化淀粉(吸附量約為20~30mg/g);肌酐初始質量濃度增加,吸附量也相應提高;pH值對肌酐吸附量無明顯影響;吸附過程為吸熱反應,溫度升高有利于肌酐吸附,推測該吸附過程存在化學吸附;準二級動力學模型對肌酐吸附過程擬合度更好,證明活性炭對肌酐的吸附過程存在化學吸附。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Q424.1;R692.5
本文編號:2369676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Q424.1;R692.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波;尿毒素胃腸道清除的現(xiàn)狀與展望[J];郴州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2 于九皋,楊冬芝;新型肌酐吸附劑的研究[J];高分子學報;2003年01期
3 劉植昌,凌立成,呂春祥,喬文明,樊彥貞,劉朗;具有不同孔結構的瀝青基球狀活性炭對肌酐及維生素B_(12)吸附性能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0年03期
4 陸海峰;;愛西特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學;2010年08期
5 張倩;禹筱元;麥嘉雯;邱潔龍;張淑婷;;木質素酚醛基炭氣凝膠的制備及電化學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13年04期
6 傅成誠;梅凡民;周亮;楊青莉;;NaOH改性活性炭的表面特征及吸附甲醛的性能[J];化工環(huán)保;2009年04期
7 周靜茹;裴麗霞;張立志;;改性活性炭負載高分子季銨鹽的殺菌性能[J];化工學報;2012年01期
8 龐圣爽;中藥導瀉聯(lián)合丹參注射液靜滴治療輕中度慢性腎功能衰竭20例小結[J];湖南中醫(yī)藥導報;2004年01期
9 付靜靜;;比格犬與人體胃腸道的生理學差異及其對口服緩控釋制劑體內評價的影響[J];科技信息;2010年32期
10 楊文金;符若文;;有機氣凝膠及炭氣凝膠對茶堿的吸附動力學研究[J];離子交換與吸附;2006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孫康;果殼活性炭孔結構定向調控及應用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2年
本文編號:23696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23696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