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切片FISH技術在預測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復發(fā)和進展的作用
本文關鍵詞:組織切片FISH技術在預測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復發(fā)和進展的作用
更多相關文章: 膀胱腫瘤 熒光原位雜交 染色體 預后 復發(fā)
【摘要】:目的 :探討組織切片熒光原位雜交(FISH)技術在預測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MIBC)復發(fā)和進展的作用。方法:收集36例NMIBC,經隨訪18例出現術后復發(fā)和4例出現進展。應用FISH技術檢測膀胱癌組織切片中的染色體數目,分析3、7、17號染色體和9p21位點數目與腫瘤復發(fā)和進展的相關性。結果:復發(fā)組膀胱癌組織的3、7、17號染色體雜交信號數和染色體多倍體百分率均高于無復發(fā)組(P0.05)。復發(fā)組較多出現9p21位點單個或雙信號缺失。9p21和(或)3號染色體異常率高于無復發(fā)組(P0.05)。進展組和無進展組膀胱癌組織的染色體雜交信號數相似(P0.05)。兩組間的多倍體百分率差異亦無顯著性(P0.05)。結論 :3、7、17號染色體和9p21位點數目異?勺鳛轭A測NMIBC復發(fā)的指標,組織切片FISH技術可應用于NMIBC復發(fā)風險的評估。
【作者單位】: 梅州市人民醫(yī)院病理科;
【基金】:梅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編號:2013B11)
【分類號】:R737.14
【正文快照】: 膀胱癌是全球第七大常見惡性腫瘤,70%的膀胱癌是非肌層浸潤性尿路上皮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術后易于復發(fā)并可進展為肌層浸潤性癌。NMIBC的預后個體差異明顯,如何更好地預測腫瘤復發(fā)和進展風險,從而制訂個體化隨訪策略是極需解決的問題。細胞遺傳學改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偉信;FISH技術在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中的應用及前景[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3年01期
2 陳順平;宋嶼娜;;FISH技術在宮頸液基細胞學實驗操作中應用[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09年01期
3 張應蒙;趙彤;;FISH技術的發(fā)展及在B細胞淋巴瘤研究中的應用[J];現代醫(yī)學儀器與應用;2008年02期
4 吳家璐,李龍蕓;應用7、8號人染色體著絲粒特異探針和FISH技術檢測胸腔積液中的超二倍體腫瘤細胞[J];癌癥進展;2005年05期
5 付娟娟;叢林;袁靜;葉四云;方慧琴;;FISH技術和染色體核型分析聯合檢測體外受精-移植后胎兒與葡萄胎共同妊娠1例[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年06期
6 李淑華;劉妮;梁英杰;柯尊富;連家燕;王連唐;韓安家;;FISH技術在不明血尿患者膀胱癌診斷中的應用[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2年10期
7 余義;黃紅衛(wèi);;多靶位FISH技術在膀胱癌診治中的應用進展[J];山東醫(yī)藥;2011年46期
8 馬紅爽;姚程;馬克威;姜振宇;;FISH技術檢測染色體p16位點異常與膀胱癌發(fā)生發(fā)展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年19期
9 黃慧;楊文萍;徐紅艷;;FISH技術在骨髓/血液標本中的應用體會[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3年01期
10 熊平安;洛若愚;張蔚;明蕾;;FISH技術檢測宮頸癌端粒酶基因的表達及意義[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9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孫雪梅;陳蕾蕾;陳軍浩;許景艷;謝品浩;楊永公;范洵楠;;應用FISH技術動態(tài)觀察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的變化[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血液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2 劉思恒;彭賢貴;陳幸華;孔佩艷;張曦;劉紅;高蕾;曾東風;王平;鄧小娟;張洪洋;;FISH技術在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預后判斷中的應用[A];第13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11年
3 羅新;陳舒;陳芳;王曉玉;帥翰林;;FISH技術檢測宮頸脫落細胞hTERC基因表達及臨床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婦科腫瘤會場(婦科腫瘤學組、婦科病理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4 莊新杰;陸陽清;孫雷;許凱;張明;盧克煥;;FISH技術在牛性控分離精子比率鑒定中的應用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暨第六屆全國畜牧獸醫(yī)青年科技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張卉;侯巧芳;吳東;李濤;王紅丹;康冰;姜錦成;廖世秀;;FISH技術診斷膀胱癌的病例分析[A];中國遺傳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2009-2013)[C];2013年
6 邢璐;;宮頸薄層液基細胞FISH技術的探討與體會[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7 范一博;吳廣平;;LCT取材及制片方法在FISH技術中檢測宮頸上皮脫落細胞TERC基因擴增[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8 羅新;伍軍平;王曉玉;;FISH技術檢測宮頸病變石蠟標本hTERC基因擴增情況的臨床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婦科腫瘤會場(婦科腫瘤學組、婦科病理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王鵬;FISH技術用于監(jiān)測膀胱癌經尿道電切術后近期復發(fā)的價值研究[D];長江大學;2015年
2 于子舒;家蠶染色體雙色FISH技術體系的建立[D];西南大學;2010年
3 段峰森;利用FISH技術從細胞水平對三種CCDD野生稻的比較分析[D];中南民族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1946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1194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