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LVE及其ADC值與宮頸癌臨床分期、病理分化的相關(guān)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3-11 21:49
目的采用讀出方向分段采樣平面回波成像(RESOLVE)序列獲得表觀擴散系數(shù)(ADC),分析不同分期及不同分型宮頸癌的ADC值的差異及其相關(guān)性。方法回顧性分析經(jīng)手術(shù)病理證實且于術(shù)前行RESOLVEDWI序列檢查的86例宮頸癌病人臨床和影像資料,平均年齡(50.2±10.4)歲。根據(jù)國際婦產(chǎn)科聯(lián)盟(FIGO)分期標準(Ⅰ、Ⅱ、Ⅲ、Ⅳ期)及不同分期的放化療存活率將病人分為3組:組1為ⅠA-ⅠB1期(31例),組2為ⅠB2-Ⅱ期(41例),組3為Ⅱ-Ⅳ期(14例)。測量并分析全部宮頸癌病人的ADC值。采用組內(nèi)相關(guān)系數(shù)(ICC)判斷2名醫(yī)師測量ADC值的一致性。對不同病理分型及不同分化程度的宮頸癌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及Tamhane’s T2檢驗。采用Spearman相關(guān)分析宮頸癌ADC值與臨床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之間的相關(guān)性。結(jié)果 2名醫(yī)師測得的ADC值較為一致(ICC為0.957,P<0.05)。3組ADC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F=3.03,P<0.05)。其中,組1的ADC值高于組2(P<0....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26093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圖1不同T分期宮頸癌病人的ADC圖。A-D圖分別為ⅠB1、ⅠB2、Ⅱ、Ⅲ期病人的ADC圖,ADC值分別為1.039×10-3、0.970×10-3、0.815×10-3、1.167×10-3mm2/s。
有研究[12]指出早期宮頸癌的平均ADC值低于晚期,而本研究對臨床分期更細化,按照FIGO分期分為4期。有研究[4]表明ⅠB1期與ⅠB2期宮頸癌的放化療治療存活率存在差異,因此本研究嘗試將ⅠB1與ⅠB2期分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組1(Ⅰ-ⅠB1期)與組2(ⅠB2-Ⅱ期)間的ADC值差異存在....
圖2采用RESOLVE序列獲得的不同分化程度宮頸癌相應(yīng)的ADC圖(A-D)與術(shù)后病理圖(HE,×100)(E-H)。A、E圖為腺癌,ADC值為1.110×10-3mm2/s;B、F圖為低分化鱗癌,ADC值為0.702×10-3mm2/s;C、G圖為中-低分化鱗癌,ADC值為0.933×10-3mm2/s;D、H圖為中分化鱗癌,ADC值為0.956×10-3mm2/s。
圖1不同T分期宮頸癌病人的ADC圖。A-D圖分別為ⅠB1、ⅠB2、Ⅱ、Ⅲ期病人的ADC圖,ADC值分別為1.039×10-3、0.970×10-3、0.815×10-3、1.167×10-3mm2/s。腫瘤實質(zhì)部分的ADC值與細胞密度具有明顯相關(guān)性。鱗癌組織結(jié)構(gòu)致密,癌細胞....
本文編號:39260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9260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