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宮頸錐切術治療子宮頸HSIL的臨床效果觀察
發(fā)布時間:2021-06-16 16:14
目的探討簡易宮頸四針縫合法改良宮頸冷刀錐形切除術的臨床效果,尋求更好的治療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手術方法。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漯河市中心醫(yī)院婦科住院治療的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的17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手術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兩組,A組:常規(guī)宮頸冷刀錐切術(CKC組),B組:改良宮頸錐形切除術(I-CKC),比較兩組手術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切除組織體積、手術標本切緣陽性率、術后出血率、術后宮頸粘連率,從而評價改良宮頸錐切術的近期臨床效果。結果兩組病例的年齡、體重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手術均順利完成。B組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均短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術后出血率、切除組織體積、手術標本切緣陽性率、術后宮頸粘連率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改良宮頸錐形切除術安全可行,操作簡單,能夠達到滿意的手術范圍及切緣陰性的要求,病理結果真實可靠,較CKC具有出血量少、平均手術時間短的優(yōu)勢,值得進一步研究與臨床推廣。
【文章來源】:醫(yī)藥論壇雜志. 2020,41(11)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1.1.1 納入標準
1.1.2 排除標準
1.1.3 分組
1.2 研究方法
1.2.1 術前準備
1.2.2 術者條件
1.2.3 病理醫(yī)師
1.2.4 手術步驟
1.2.4.1 A組(CKC)
1.2.4.2 B組(I-CKC)
1.2.5 觀察指標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 果
2.1 一般情況
2.2 治療結果
3 討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1005例子宮頸HSIL患者行LEEP術后24個月內的復發(f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陳麗梅,劉莉,陶祥,何媛,郭羅培,張宏偉,周先榮,隋龍.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9 (08)
[2]高級別宮頸鱗狀上皮內病變治療后病灶殘留、復發(fā)及妊娠[J]. 孫培松,程香紅,王甜,胡元晶. 國際婦產科學雜志. 2019(05)
[3]不同錐切術式在子宮頸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中的應用比較[J]. 蔣軍,王建芬,蔣學祿,張婷,梁月琴. 浙江臨床醫(yī)學. 2019 (01)
[4]LEEP標本的切緣狀態(tài)與全子宮標本中HSIL及以上病變殘留關系的研究[J]. 肖銀平,陶祥,趙晨燕,曲玉清,謝鋒,寧燕.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9 (01)
[5]LEEP錐切術對宮頸癌前期病變宮頸上皮內瘤變治療觀察[J]. 楊曉琴.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8(10)
[6]LEEP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臨床療效以及高危型HPV檢測在LEEP術后的隨訪價值[J]. 葉宇齊,陳思,張秀,鐘偉萍,王靜,邢玉霞,陳玥. 吉林醫(yī)學. 2018(03)
[7]宮頸冷刀錐切與利普刀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療效對比的Meta分析[J]. 梁海瑩,蒙玉剛,黃露儀.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8(03)
[8]1502例子宮頸HSIL患者行LEEP錐切術后隨訪半年的臨床結局及術后病灶殘留的危險因素分析[J]. 劉莉,陳麗梅,陶祥,戴斐,郭羅培,張宏偉,周先榮,隋龍.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7 (11)
[9]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與冷刀錐切術治療CINⅡ、Ⅲ級療效分析[J]. 蹤佳鵬,馮文. 腫瘤基礎與臨床. 2017(01)
[10]高級別子宮頸上皮內病變LEEP術后切緣累及患者病灶殘留或復發(fā)的相關因素分析[J]. 陳憶,吳丹,李柱南,許穎. 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 2016(06)
本文編號:3233384
【文章來源】:醫(yī)藥論壇雜志. 2020,41(11)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1.1.1 納入標準
1.1.2 排除標準
1.1.3 分組
1.2 研究方法
1.2.1 術前準備
1.2.2 術者條件
1.2.3 病理醫(yī)師
1.2.4 手術步驟
1.2.4.1 A組(CKC)
1.2.4.2 B組(I-CKC)
1.2.5 觀察指標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 果
2.1 一般情況
2.2 治療結果
3 討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1005例子宮頸HSIL患者行LEEP術后24個月內的復發(f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陳麗梅,劉莉,陶祥,何媛,郭羅培,張宏偉,周先榮,隋龍.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9 (08)
[2]高級別宮頸鱗狀上皮內病變治療后病灶殘留、復發(fā)及妊娠[J]. 孫培松,程香紅,王甜,胡元晶. 國際婦產科學雜志. 2019(05)
[3]不同錐切術式在子宮頸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中的應用比較[J]. 蔣軍,王建芬,蔣學祿,張婷,梁月琴. 浙江臨床醫(yī)學. 2019 (01)
[4]LEEP標本的切緣狀態(tài)與全子宮標本中HSIL及以上病變殘留關系的研究[J]. 肖銀平,陶祥,趙晨燕,曲玉清,謝鋒,寧燕.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9 (01)
[5]LEEP錐切術對宮頸癌前期病變宮頸上皮內瘤變治療觀察[J]. 楊曉琴.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8(10)
[6]LEEP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臨床療效以及高危型HPV檢測在LEEP術后的隨訪價值[J]. 葉宇齊,陳思,張秀,鐘偉萍,王靜,邢玉霞,陳玥. 吉林醫(yī)學. 2018(03)
[7]宮頸冷刀錐切與利普刀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療效對比的Meta分析[J]. 梁海瑩,蒙玉剛,黃露儀.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8(03)
[8]1502例子宮頸HSIL患者行LEEP錐切術后隨訪半年的臨床結局及術后病灶殘留的危險因素分析[J]. 劉莉,陳麗梅,陶祥,戴斐,郭羅培,張宏偉,周先榮,隋龍.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7 (11)
[9]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與冷刀錐切術治療CINⅡ、Ⅲ級療效分析[J]. 蹤佳鵬,馮文. 腫瘤基礎與臨床. 2017(01)
[10]高級別子宮頸上皮內病變LEEP術后切緣累及患者病灶殘留或復發(fā)的相關因素分析[J]. 陳憶,吳丹,李柱南,許穎. 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 2016(06)
本文編號:32333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2333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