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治療宮腔粘連及薄型子宮內膜的研究進展
發(fā)布時間:2021-06-02 18:55
育齡女性子宮內膜經歷隨激素水平波動的增殖、分泌、脫落的周期性變化,或蛻膜化以接受胚胎種植等一系列變化。因先天性、人工或疾病等原因,子宮內膜受損,導致宮腔粘連(intrauterine adhesion,IUA)及子宮內膜薄,進而使患者遭受不孕不育的困擾。目前,此類患者的臨床治療手段有限,治療效果也不理想,干細胞治療給這類患者帶來了希望。近年許多臨床研究表明,自體干細胞治療可使部分子宮內膜因素致不孕不育患者宮腔粘連情況緩解,子宮內膜增厚,自然受孕成功。本文總結了目前在子宮內膜損傷修復相關的干細胞基礎研究及臨床應用進展。雖然干細胞療法前期研究成果良好,但后續(xù)臨床范圍的推廣仍需考慮干細胞治療臨床應用的安全性問題。并且,治療選用的干細胞種類及來源性(自體或異體),也是需要探討的科學問題。
【文章來源】: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 2020,39(06)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細胞實驗
1.1 胚胎干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
1.2 UC-MSCs
2 動物實驗
2.1 干細胞異種移植
2.2 組織工程研究
2.3 富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PRP)聯(lián)合干細胞治療
3 臨床試驗
3.1 骨髓源性干細胞
3.2 經血干細胞
3.3 UC-MSCs
3.4 ADSCs
4 局限性及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輔助生殖技術中異常子宮內膜診療的中國專家共識[J]. 趙靜,黃國寧,孫海翔,范立青,馮云,沈浣,劉平,盧文紅,張云山,王秀霞,張松英,黃學鋒,伍瓊芳,全松,周燦權,周從容,師娟子,孫瑩璞,李艷萍. 生殖醫(yī)學雜志. 2018(11)
本文編號:3210569
【文章來源】: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 2020,39(06)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細胞實驗
1.1 胚胎干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
1.2 UC-MSCs
2 動物實驗
2.1 干細胞異種移植
2.2 組織工程研究
2.3 富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PRP)聯(lián)合干細胞治療
3 臨床試驗
3.1 骨髓源性干細胞
3.2 經血干細胞
3.3 UC-MSCs
3.4 ADSCs
4 局限性及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輔助生殖技術中異常子宮內膜診療的中國專家共識[J]. 趙靜,黃國寧,孫海翔,范立青,馮云,沈浣,劉平,盧文紅,張云山,王秀霞,張松英,黃學鋒,伍瓊芳,全松,周燦權,周從容,師娟子,孫瑩璞,李艷萍. 生殖醫(yī)學雜志. 2018(11)
本文編號:32105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2105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