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宮頸錐切術治療宮頸癌前病變及對保留生育功能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4-29 00:27
目的:本研究通過探討冷刀-電刀-冷刀宮頸錐切術(C-E-CKC)與CKC治療高級別宮頸上皮內病變的療效以及對保留生育功能的影響,旨在為患者提供更加適合的術式,進而指導臨床實踐。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顧性方法對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婦產科因宮頸高級別上皮內病變HSIL(CINII,CINIII)行宮頸錐切術患者進行分析探討。選擇符合條件的患者共138例,其中C-E-CKC組81例,CKC組57例。入選標準為:(1)患者經我院病理科高年資病理科醫(yī)生確診或會診后診斷為宮頸高級別病變HSIL(CINII-CINIII);(2)患者年齡≤40歲,并且均于我院行手術治療,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均采用C-E-CKC術和CKC術。(3)無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其他合并癥(4)患者術后規(guī)律隨診。病例排除標準:(1)臨床資料不完整;(2)失訪的患者;(3)術后隨診時間不足1年者(4)術前病理未經我院病理科會診為外院結果;(5)診斷性錐切后而行子宮切除術者;(6)錐切術后病理證實微浸潤性宮頸癌;(7)伴有其他生殖系統腫瘤和免疫系統疾病患者;(8)既往患有不孕癥或宮頸機能不全及...
【文章來源】:中國醫(yī)科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語
1 前言
2 資料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2.3 治療方法
2.4 判斷標準
2.5 隨訪方式及內容
2.6 統計學方法
3 結果
3.1 兩組手術方式患者的臨床特征
3.2 兩組手術方式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平均切除錐體長度比較
3.3 兩組手術方式患者的手術前后病理符合率情況比較
3.4 兩組手術方式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3.5 兩組手術方式患者的術后病變累腺情況、切緣陽性、病變殘留及復發(fā)情況比較
3.6 兩組手術方式患者的術后妊娠和分娩情況比較
4 討論
5 結論
本研究創(chuàng)新性的自我評價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166470
【文章來源】:中國醫(yī)科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語
1 前言
2 資料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2.3 治療方法
2.4 判斷標準
2.5 隨訪方式及內容
2.6 統計學方法
3 結果
3.1 兩組手術方式患者的臨床特征
3.2 兩組手術方式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平均切除錐體長度比較
3.3 兩組手術方式患者的手術前后病理符合率情況比較
3.4 兩組手術方式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3.5 兩組手術方式患者的術后病變累腺情況、切緣陽性、病變殘留及復發(fā)情況比較
3.6 兩組手術方式患者的術后妊娠和分娩情況比較
4 討論
5 結論
本研究創(chuàng)新性的自我評價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1664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1664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