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菌群構成及sIgA靶向乳酸菌體外干預妊娠期糖尿病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20 11:03
妊娠糖尿病(GDM)和妊娠高血壓(GH)等妊娠并發(fā)癥影響胎兒和孕婦健康,提高后代發(fā)生代謝病的機率,是妊早期到晚期免疫和代謝變化異常的結果,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因此,益生菌干預是預防妊娠并發(fā)癥的潛在營養(yǎng)措施。本研究旨在分析健康孕婦和GDM孕婦腸道菌群差異,為分離預防GDM的人源益生菌提供信息,主要內容如下:首先,分別收集健康孕早期(n=50)和孕晚期(n=50)孕婦糞便樣本,分析總菌群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包裹菌群構成特征。結果顯示,孕早期與孕晚期健康孕婦腸道總菌群β-多樣性存在顯著差異,α-多樣性包括香濃指數和辛普森指數結果表明孕晚期健康孕婦腸道總菌群多樣性要顯著高于孕早期健康孕婦(P<0.01)。孕早期樣本的優(yōu)勢菌屬主要為Faecalibacterium、Roseburia和Prevotella;孕晚期樣本的優(yōu)勢菌屬為Faecalibacterium、Blautia和Bifidobacterium。與早期比較,孕晚期樣本的sIgA包裹菌門中Bacteroidetes、Firmicutes顯著減少(P<0.01),而Actinobacteria、Proteobac...
【文章來源】:江南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益生菌用于人類疾病的預防
1.2 妊娠期并發(fā)癥
1.3 妊娠期糖尿病的特征及危害
1.4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
1.5 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生機制
1.5.1 GDM的病理生理學
1.5.2 肥胖
1.5.3 遺傳因素
1.5.4 子宮內環(huán)境
1.6 妊娠期糖尿病與腸粘膜屏障損傷和菌群紊亂的關系
1.6.1 粘膜屏障損傷與GDM發(fā)生的關系
1.6.2 腸道菌群與粘膜屏障完整性
1.7 妊娠期間腸道菌群變化
1.7.1 妊娠期依賴性腸道菌群變遷規(guī)律
1.7.2 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包裹菌群
1.8 國內外對妊娠期糖尿病開展的益生菌干預研究
1.9 立題意義和主要內容
1.9.1 立題意義
1.9.2 主要內容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2.1 實驗設計與設備
2.1.1 實驗糞便和血液樣品
2.1.2 實驗主要試劑
2.1.3 試劑制備
2.1.4 實驗主要設備
2.2 實驗方法
2.2.1 膳食調查
2.2.2 樣品前處理
2.2.3 免疫磁珠法富集分離sIgA包裹菌
2.2.4 細菌基因組DNA提取
2.2.5 16SrDNA高通量測序
2.2.6 菌群種水平實時熒光定量PCR(q PCR)
2.2.7 體外發(fā)酵菌株的確定
2.2.8 體外發(fā)酵實驗設計
2.2.9 指標測定
2.3 數據分析
第三章 結果與討論
3.1 孕早期和孕晚期健康孕婦糞便菌群構成
3.1.1 志愿者信息
3.1.2 志愿者血常規(guī)指標分析
3.1.3 志愿者血生化指標分析
3.1.4 志愿者血清和糞便上清測量指標分析
3.1.5 孕早期和孕晚期健康孕婦糞便總菌群多樣性分析
3.1.6 孕早期和孕晚期健康孕婦糞便總菌群構成
3.1.7 孕早期和孕晚期健康孕婦糞便sIgA包裹菌多樣性分析
3.1.8 孕早期和孕晚期健康孕婦糞便sIgA包裹菌群構成
3.2 孕晚期健康和疾病孕婦糞便菌群構成
3.2.1 孕晚期志愿者信息
3.2.2 依據醫(yī)院診斷結果對孕晚期健康和疾病孕婦進行糞便菌群分析
3.2.3 依據菌群變化對孕晚期健康和疾病孕婦進行糞便總菌群分析
3.2.4 依據菌群變化對孕晚期健康和疾病孕婦進行糞便sIgA包裹菌群分析
3.2.5 孕晚期特征人群sIgA包裹菌群構成
3.2.6 孕晚期特征人群膳食和生化指標分析
3.2.7 孕晚期糞便sIgA包裹菌與產前血常規(guī)皮爾森相關性分析
3.2.8 孕晚期糞便sIgA包裹菌與產前血生化皮爾森相關性分析
3.2.9 孕晚期多種測量指標皮爾森相關性分析
3.2.10 孕晚期糞便sIgA包裹菌與各指標皮爾森相關性分析
3.3 潛在益生菌株對GDM孕婦菌群紊亂的調節(jié)作用
3.3.1 純化菌株目標人群的選擇
3.3.2 體外發(fā)酵菌株的選擇
3.3.3 發(fā)酵菌株對體外發(fā)酵產氣量的影響
3.3.4 發(fā)酵菌株對體外發(fā)酵短鏈脂肪酸含量的影響
3.3.5 發(fā)酵菌株對體外發(fā)酵炎癥指標含量的影響
3.3.6 發(fā)酵菌株體外干預對GDM菌群變化的影響
3.3.7 短鏈脂肪酸含量與體外發(fā)酵菌群皮爾森相關性分析
3.3.8 炎性指標含量與體外發(fā)酵菌群皮爾森相關性分析
主要結論與展望
主要結論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A: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附錄B:膳食調查記錄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益生菌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血脂譜影響的Meta分析[J]. 林云英,賈榮娟,宋杰,劉振芳,呂超,孫一鑫. 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 2019(05)
[2]河北省2016年婦女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與年齡的相關性分析[J]. 劉情,王笑笑,張英奎,李進華,王莉.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8 (09)
[3]《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國際妊娠期高血壓研究學會分類、診斷和管理指南(2018)》解讀[J]. 吳琳琳,周欣,牛建民.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18(07)
[4]4827例孕產婦妊娠期病種分布及妊娠結局[J]. 陳建昆,朱大偉,鄭英如,俞麗麗,顏耀華,張慶華,郭建新,李力.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8(01)
[5]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重要腸道菌群的特征分析及其與炎癥因子的相關性研究[J]. 張崇媛,王文蓉,何秋敏,胡萍. 中國糖尿病雜志. 2017(04)
[6]腸道菌群及益生菌與妊娠期并發(fā)癥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 黃啟濤,周琳,鐘梅. 婦產與遺傳(電子版). 2017(01)
[7]高齡婦女孕期糖尿病的管理[J]. 梁朝霞,陳丹青.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7(01)
[8]正常妊娠期血脂參考值探討[J]. 馬海會,李楠,楊潔,郭春燕,鮑箏. 中國醫(yī)刊. 2014(04)
[9]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孕婦影響因素研究[J]. 于皖眉. 現代預防醫(yī)學. 2013(10)
碩士論文
[1]母乳菌群構成及優(yōu)勢乳酸菌影響幼鼠腸黏膜免疫研究[D]. 丁夢帆.江南大學 2019
[2]植物乳桿菌微膠囊及其壁材對小鼠肥胖的預防作用[D]. 姚澤晨.江南大學 2019
本文編號:3149555
【文章來源】:江南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益生菌用于人類疾病的預防
1.2 妊娠期并發(fā)癥
1.3 妊娠期糖尿病的特征及危害
1.4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
1.5 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生機制
1.5.1 GDM的病理生理學
1.5.2 肥胖
1.5.3 遺傳因素
1.5.4 子宮內環(huán)境
1.6 妊娠期糖尿病與腸粘膜屏障損傷和菌群紊亂的關系
1.6.1 粘膜屏障損傷與GDM發(fā)生的關系
1.6.2 腸道菌群與粘膜屏障完整性
1.7 妊娠期間腸道菌群變化
1.7.1 妊娠期依賴性腸道菌群變遷規(guī)律
1.7.2 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包裹菌群
1.8 國內外對妊娠期糖尿病開展的益生菌干預研究
1.9 立題意義和主要內容
1.9.1 立題意義
1.9.2 主要內容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2.1 實驗設計與設備
2.1.1 實驗糞便和血液樣品
2.1.2 實驗主要試劑
2.1.3 試劑制備
2.1.4 實驗主要設備
2.2 實驗方法
2.2.1 膳食調查
2.2.2 樣品前處理
2.2.3 免疫磁珠法富集分離sIgA包裹菌
2.2.4 細菌基因組DNA提取
2.2.5 16SrDNA高通量測序
2.2.6 菌群種水平實時熒光定量PCR(q PCR)
2.2.7 體外發(fā)酵菌株的確定
2.2.8 體外發(fā)酵實驗設計
2.2.9 指標測定
2.3 數據分析
第三章 結果與討論
3.1 孕早期和孕晚期健康孕婦糞便菌群構成
3.1.1 志愿者信息
3.1.2 志愿者血常規(guī)指標分析
3.1.3 志愿者血生化指標分析
3.1.4 志愿者血清和糞便上清測量指標分析
3.1.5 孕早期和孕晚期健康孕婦糞便總菌群多樣性分析
3.1.6 孕早期和孕晚期健康孕婦糞便總菌群構成
3.1.7 孕早期和孕晚期健康孕婦糞便sIgA包裹菌多樣性分析
3.1.8 孕早期和孕晚期健康孕婦糞便sIgA包裹菌群構成
3.2 孕晚期健康和疾病孕婦糞便菌群構成
3.2.1 孕晚期志愿者信息
3.2.2 依據醫(yī)院診斷結果對孕晚期健康和疾病孕婦進行糞便菌群分析
3.2.3 依據菌群變化對孕晚期健康和疾病孕婦進行糞便總菌群分析
3.2.4 依據菌群變化對孕晚期健康和疾病孕婦進行糞便sIgA包裹菌群分析
3.2.5 孕晚期特征人群sIgA包裹菌群構成
3.2.6 孕晚期特征人群膳食和生化指標分析
3.2.7 孕晚期糞便sIgA包裹菌與產前血常規(guī)皮爾森相關性分析
3.2.8 孕晚期糞便sIgA包裹菌與產前血生化皮爾森相關性分析
3.2.9 孕晚期多種測量指標皮爾森相關性分析
3.2.10 孕晚期糞便sIgA包裹菌與各指標皮爾森相關性分析
3.3 潛在益生菌株對GDM孕婦菌群紊亂的調節(jié)作用
3.3.1 純化菌株目標人群的選擇
3.3.2 體外發(fā)酵菌株的選擇
3.3.3 發(fā)酵菌株對體外發(fā)酵產氣量的影響
3.3.4 發(fā)酵菌株對體外發(fā)酵短鏈脂肪酸含量的影響
3.3.5 發(fā)酵菌株對體外發(fā)酵炎癥指標含量的影響
3.3.6 發(fā)酵菌株體外干預對GDM菌群變化的影響
3.3.7 短鏈脂肪酸含量與體外發(fā)酵菌群皮爾森相關性分析
3.3.8 炎性指標含量與體外發(fā)酵菌群皮爾森相關性分析
主要結論與展望
主要結論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A: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附錄B:膳食調查記錄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益生菌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血脂譜影響的Meta分析[J]. 林云英,賈榮娟,宋杰,劉振芳,呂超,孫一鑫. 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 2019(05)
[2]河北省2016年婦女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與年齡的相關性分析[J]. 劉情,王笑笑,張英奎,李進華,王莉.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8 (09)
[3]《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國際妊娠期高血壓研究學會分類、診斷和管理指南(2018)》解讀[J]. 吳琳琳,周欣,牛建民.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18(07)
[4]4827例孕產婦妊娠期病種分布及妊娠結局[J]. 陳建昆,朱大偉,鄭英如,俞麗麗,顏耀華,張慶華,郭建新,李力.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8(01)
[5]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重要腸道菌群的特征分析及其與炎癥因子的相關性研究[J]. 張崇媛,王文蓉,何秋敏,胡萍. 中國糖尿病雜志. 2017(04)
[6]腸道菌群及益生菌與妊娠期并發(fā)癥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 黃啟濤,周琳,鐘梅. 婦產與遺傳(電子版). 2017(01)
[7]高齡婦女孕期糖尿病的管理[J]. 梁朝霞,陳丹青.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7(01)
[8]正常妊娠期血脂參考值探討[J]. 馬海會,李楠,楊潔,郭春燕,鮑箏. 中國醫(yī)刊. 2014(04)
[9]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孕婦影響因素研究[J]. 于皖眉. 現代預防醫(yī)學. 2013(10)
碩士論文
[1]母乳菌群構成及優(yōu)勢乳酸菌影響幼鼠腸黏膜免疫研究[D]. 丁夢帆.江南大學 2019
[2]植物乳桿菌微膠囊及其壁材對小鼠肥胖的預防作用[D]. 姚澤晨.江南大學 2019
本文編號:31495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1495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