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數(shù)據(jù)探討ⅠB2期子宮頸癌腹腔鏡與開腹手術長期腫瘤學結局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28 06:45
目的應用大數(shù)據(jù)探討中國ⅠB2期子宮頸癌患者腹腔鏡與開腹手術的長期腫瘤學結局差異。方法基于中國子宮頸癌臨床診療大數(shù)據(jù)庫,回顧性分析2009—2016年國內(nèi)部分地區(qū)ⅠB2期子宮頸癌腹腔鏡與開腹手術病例,通過真實世界研究(RWS)和傾向評分匹配(PSM)的方法,分析2種手術途徑5年總體生存率(OS)和無病生存率(DFS)的差異。結果 (1)初始入組共納入2176例病例,其中腹腔鏡組646例,開腹組1530例。匹配前兩組5年OS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82.5%vs. 88.4%,P=0.060),但5年DFS腹腔鏡組低于開腹組(77.6%vs. 83.9%,P=0.001),Cox比例風險模型分析顯示腹腔鏡手術是患者5年死亡和復發(fā)/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OS:HR=1.398,95%CI 1.029~1.898,P=0.032;DFS:HR=1.540,95%CI 1.220~1.943,P<0.001)。1∶2 PSM匹配后共納入1575例病例,其中腹腔鏡組525例,開腹組1050例;腹腔鏡組的5年OS和DFS均低于開腹組(OS:82.4%vs. 89.2%,P=0.042;DFS:77.6...
【文章來源】: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 2020,36(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數(shù)據(jù)篩選流程示意圖
由于兩組在子宮頸浸潤深度、LVSI、淋巴結轉(zhuǎn)移和術后輔助治療等方面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我們通過PSM方法進行1∶2匹配使兩組基線均衡,匹配前后兩組基線對比情況如表2所示。1∶2匹配后共納入1470例,腹腔鏡組490例,開腹組980例。中位隨訪時間為41.0個月(腹腔鏡組vs.開腹組:30.0個月vs.46.0個月)。統(tǒng)計結果顯示,術后第5年時,1470例患者中死亡例數(shù)共126例(8.6%),腹腔鏡組41例(8.4%),開腹組85例(8.7%)。復發(fā)/死亡例數(shù)共210例(14.3%),腹腔鏡組82例(16.7%),開腹組128例(13.1%);Kaplan-Meier曲線(圖3c~d)顯示,兩組5年OS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83.2%vs.88.8%,P=0.126),但腹腔鏡組的5年DFS低于開腹組(77.5%vs.84.7%,P=0.001);Cox比例風險模型分析顯示手術途徑不是患者死亡的獨立風險因素(P=0.126),但腹腔鏡手術是患者5年復發(fā)/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HR:1.575,95%CI 1.191~2.081;P=0.001)。圖3 進一步入組條件下ⅠB2期子宮頸癌腹腔鏡組與開腹組的生存分析對比
進一步入組條件下ⅠB2期子宮頸癌腹腔鏡組與開腹組的生存分析對比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子宮頸癌臨床診療大數(shù)據(jù)研究項目第一期總結——腹腔鏡與開腹手術腫瘤學結局對比[J]. 陳春林,劉萍,郎景和.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 2020(01)
[2]用大數(shù)據(jù)還原宮頸癌腹腔鏡手術的真相:需要中國的聲音[J]. 陳春林,李朋飛.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 2019(01)
[3]重新認識真實世界研究[J]. 孫鑫,譚婧,唐立,于川,李靜,康德英,陳進,李幼平. 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 2017(02)
本文編號:3105079
【文章來源】: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 2020,36(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數(shù)據(jù)篩選流程示意圖
由于兩組在子宮頸浸潤深度、LVSI、淋巴結轉(zhuǎn)移和術后輔助治療等方面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我們通過PSM方法進行1∶2匹配使兩組基線均衡,匹配前后兩組基線對比情況如表2所示。1∶2匹配后共納入1470例,腹腔鏡組490例,開腹組980例。中位隨訪時間為41.0個月(腹腔鏡組vs.開腹組:30.0個月vs.46.0個月)。統(tǒng)計結果顯示,術后第5年時,1470例患者中死亡例數(shù)共126例(8.6%),腹腔鏡組41例(8.4%),開腹組85例(8.7%)。復發(fā)/死亡例數(shù)共210例(14.3%),腹腔鏡組82例(16.7%),開腹組128例(13.1%);Kaplan-Meier曲線(圖3c~d)顯示,兩組5年OS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83.2%vs.88.8%,P=0.126),但腹腔鏡組的5年DFS低于開腹組(77.5%vs.84.7%,P=0.001);Cox比例風險模型分析顯示手術途徑不是患者死亡的獨立風險因素(P=0.126),但腹腔鏡手術是患者5年復發(fā)/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HR:1.575,95%CI 1.191~2.081;P=0.001)。圖3 進一步入組條件下ⅠB2期子宮頸癌腹腔鏡組與開腹組的生存分析對比
進一步入組條件下ⅠB2期子宮頸癌腹腔鏡組與開腹組的生存分析對比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子宮頸癌臨床診療大數(shù)據(jù)研究項目第一期總結——腹腔鏡與開腹手術腫瘤學結局對比[J]. 陳春林,劉萍,郎景和.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 2020(01)
[2]用大數(shù)據(jù)還原宮頸癌腹腔鏡手術的真相:需要中國的聲音[J]. 陳春林,李朋飛.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 2019(01)
[3]重新認識真實世界研究[J]. 孫鑫,譚婧,唐立,于川,李靜,康德英,陳進,李幼平. 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 2017(02)
本文編號:31050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10507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