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NB2和TM4SF1基因在宮頸癌干細胞樣細胞中的表達分析
本文關鍵詞:EFNB2和TM4SF1基因在宮頸癌干細胞樣細胞中的表達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背景及目的: 腫瘤干細胞學說認為腫瘤干細胞是腫瘤發(fā)生與復發(fā)的根源,針對腫瘤干細胞展開靶向治療是腫瘤治療的新方向。由于缺乏公認的宮頸干細胞標記物,使宮頸癌干細胞的研究極為困難,雖然,有學者采用SP法或無血清懸浮培養(yǎng)法,分離出了宮頸癌干細胞樣細胞,但它仍不夠純化,更缺乏對明確的表面標記物。本研究擬采用差異基因顯示技術,檢測經證實富集了宮頸癌干細胞的研究組細胞(SP+細胞及ABCG2+細胞),與缺乏宮頸癌干細胞的對照組細胞進行比較,依據(jù)各基因表達豐度差異,篩選出差異序列。為宮頸癌干細胞表面標記物的篩選提供依據(jù),為進一步的宮頸腫瘤干細胞的分離與鑒定打下基礎,為宮頸癌以腫瘤干細胞為標靶進行治療提供線索。 方法: 1、選取于我院手術治療的宮頸鱗狀細胞癌IB2期患者標本,采用組織塊法進行原代培養(yǎng),凍存、復蘇,利用流式細胞技術對建系培養(yǎng)的宮頸癌原代細胞進行SP分選。 2、選取宮頸癌Hela細胞進行培養(yǎng),流式細胞技術進行ABCG2分選。 3、分別抽提分選的SP細胞、NSP細胞、ABCG2+細胞、ABCG2-細胞總RNA,逆轉錄合成cDNA,利用芯片篩選兩組細胞的差異表達基因。 4、對宮頸癌P10代細胞分選SP細胞和NSP細胞提取RNA進行RT-PCQ檢測,檢測目的基因的mRNA表達水平,驗證差異基因。 結果: 經過數(shù)據(jù)分析,在宮頸癌原代細胞中SP細胞的比例為1.66%。與之相對的,Hoechst33342陽性細胞為非側群細胞(NSP)。在加入ABC轉運蛋白抑制劑維拉帕米后,低Hoechst的SP細胞的比例顯著降低(<1%)。 免疫熒光標記流式細胞儀檢測宮頸癌細胞株Hela細胞中ABCG2+細胞所占比例為11%,,其余為ABCG2-細胞亞群。 ABCG2+組與ABCG2-組相比,上調基因1801個,下調基因229。SP組與NSP組相比,上調基因1019個,下調基因405。兩組對照下調基因中存在55個交集基因,上調基因中存在12個交集基因。 EFNB2基因和TM4SF1基因在SP細胞及NSP細胞中均表達。RT-PCR實驗結果顯示,SP細胞中EFNB2基因表達量是NSP細胞的(7.12)倍。TM4SF1基因表達量是NSP細胞的(7.68)倍。 結論: 1、宮頸癌原代細胞中分離的SP細胞同ABCG2+細胞一樣,具有腫瘤干細胞的特性。 2、TM4SF1和EFNB2基因在宮頸癌原代SP細胞中高表達,可作為宮頸癌干細胞候選特異性表面標記物。 3、TM4SF1和EFNB2基因為分離宮頸癌干細胞提供了線索,為腫瘤干細胞靶向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據(jù)。
【關鍵詞】:EFNB2 TM4SF1 宮頸癌干細胞樣細胞 差異基因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37.33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中英文縮略詞8-11
- 第1章 綜述11-17
- 1.1 腫瘤干細胞的概況11-12
- 1.2 腫瘤干細胞的分離純化12-14
- 1.3 差異基因與腫瘤干細胞的研究14-17
- 1.3.1 差異顯示技術在腫瘤研究中的應用14-15
- 1.3.2 差異顯示技術的分類15-17
- 第2章 宮頸癌干細胞樣細胞的分選17-24
- 2.1 宮頸癌 Hela 細胞的培養(yǎng)及 ABCG2 分選17-20
- 2.1.1 材料17-18
- 2.1.2 方法18-19
- 2.1.3 結果19-20
- 2.2 宮頸癌原代細胞的培養(yǎng)及 SP 分選20-24
- 2.2.1 材料20-21
- 2.2.2 方法21-22
- 2.2.3 結果22-24
- 第3章 基因芯片技術篩選宮頸癌細胞差異基因24-31
- 3.1 材料24-25
- 3.1.1 實驗細胞24
- 3.1.2 主要儀器和設備24
- 3.1.3 主要試劑24-25
- 3.2 試驗方法25-26
- 3.2.1 基因芯片表達譜檢測25-26
- 3.3 結果26-31
- 3.3.1 各個樣本 RNA 檢測報告26-27
- 3.3.2 基因序列檢測及分析27-31
- 第4章 宮頸癌原代細胞分選 SP 細胞及 NSP 細胞中差異基因的表達31-37
- 4.1 材料31-32
- 4.1.1 實驗細胞31
- 4.1.2 主要儀器及設備31-32
- 4.1.3 主要試劑32
- 4.2 試驗方法 RT-PCR 方法32-35
- 4.2.1 標本收集32
- 4.2.2 引物的設計與合成32-33
- 4.2.3 Trizol 法提取總 RNA33
- 4.2.4 反轉錄合成 cDNA33-34
- 4.2.5 熒光定量 RPC 的擴增34
- 4.2.6 結果判定34-35
- 4.3 結果35-37
- 第5章 討論37-43
- 5.1 宮頸癌干細胞的培養(yǎng)與分選37-38
- 5.2 差異基因篩選宮頸癌干細胞38-39
- 5.3 EFNB2 基因在宮頸癌干細胞樣細胞中的表達39-41
- 5.4 TM4SF1 基因在宮頸癌干細胞樣細胞中的表達41-43
- 第6章 結論43-44
- 參考文獻44-49
- 作者簡介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49-50
- 致謝5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紅;曾亮;袁君;申良方;肖志強;;中晚期宮頸癌同期放化療敏感性相關蛋白的篩選[J];癌癥;2008年04期
2 王波;楊歡;黃玉政;嚴茹紅;劉芬菊;張軍寧;;人小細胞肺癌細胞株H446側群細胞的生物學特征[J];癌癥;2010年03期
3 張松靈;張立紅;鐘艷平;李玉林;;人宮頸癌組織中CK17和P63蛋白的表達及意義[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年05期
4 潘振華;周清華;;側群細胞與肺癌腫瘤干細胞[J];中國肺癌雜志;2012年03期
5 鄭潔,耿鑫;mRNA差異顯示技術及其在腫瘤研究中的應用[J];國外醫(yī)學(腫瘤學分冊);2004年01期
6 王丹;陳娜;彭曼;徐瓊;周軍;;TM4SF1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及其對結直腸癌細胞株生物學功能的影響[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7 張穎;常亞楠;劉歡;段華;向陽;錢海利;;宮頸癌細胞系中干細胞球樣細胞的篩選與鑒定研究[J];癌癥進展;2014年06期
8 原平;田玉燕;張炳均;;ABCG2在宮頸鱗癌中的表達[J];河北醫(yī)藥;2011年06期
9 陳建瓊;蔣艷;毛熙光;;宮頸癌側群細胞與腫瘤干細胞的研究進展[J];西南軍醫(yī);2013年03期
10 葉惠慧;賈浩源;張蕾蕾;薛建國;祝源;蔣留留;李里明;許文榮;錢暉;;流式細胞儀分選側群細胞條件的探索與優(yōu)化[J];臨床檢驗雜志;2014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吳佳楠;基因表達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EFNB2和TM4SF1基因在宮頸癌干細胞樣細胞中的表達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73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57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