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孕婦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斷HBV母嬰垂直傳播的免疫機制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passive immun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maternal injection of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HBIG) to block vertical transmission of HBV from mother to child. Methods: 94 pregnant women with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31), infant intervention group (n = 31) and mother and infant intervention group (n = 32). The infant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HBIG intervention within 6 hours of birth, while the mother and infant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HBIG intervention within 2832 weeks of gestation and within 6 hours of birth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all three groups of newborns were vaccinated with hepatitis B vaccine within 1 month after birth. After the last inoculation, the fasting peripheral blood was taken to detect HBV DNA and immune function.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rate of HBe Ag,HBs Ag,HBV-DNA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0.05), the highes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owest in the mother and infant intervention group (P0.05), the lowes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highest in the mother and infant co-intervention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s of complement C _ 3 C _ 4 and T lymphocyte subtype CD3 T _ 4 / CD _ 8 T _ 8 in the three groups (P0.05), the lowes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highest in the mother and infant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highest in the immunoglobulin group. The levels of Ig G G M in the infant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mother and infant co-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Ig A (P0.05). Conclusion: maternal HBIG injection can effectively activate the humoral and cellular immunity of the mother and decrease the virus content in the mother.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placenta on fetus could induce antigen-antibody reaction in neonates and alleviate the depletion of T lymphocytes induced by HBV virus, which might play a role in blocking the vertical transmission of HBV from mother to child.
【作者單位】: 海南省人民醫(yī)院藥學部;海南省人民醫(yī)院中心實驗室;
【分類號】:R714.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何衛(wèi)華;郭芳;金曉舟;劉曉輝;劉秀玲;華衛(wèi)瓊;劉駿;楊巍;聶紹發(fā);;乙肝免疫球蛋白聯合乙肝疫苗阻斷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的效果研究[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12年01期
2 劉琳;羅秋蘭;譚烈明;陳霞;;孕婦及新生兒注射免疫球蛋白阻斷乙肝母嬰傳播的效果研究[J];廣西醫(yī)學;2014年01期
3 黃英;童惠;;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斷乙肝病毒母嬰傳播的臨床研究[J];臨床兒科雜志;2011年05期
4 陳志英;王麗芳;張永茂;嚴靜霞;冀翠云;盧安;;乙肝疫苗聯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斷HBV母嬰傳播的效果觀察[J];河北醫(yī)藥;2013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媛章;;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及藥物阻斷研究進展[J];長江論壇;2013年04期
2 黃曉莉;;乙肝免疫球蛋白聯合乙肝疫苗阻斷HBV母嬰傳播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年09期
3 鐘運香;姚雪榕;袁嬌;王曉煒;關承恩;;乙肝疫苗無(低)應答兒童不同疫苗再免疫效果分析[J];兒科藥學雜志;2014年07期
4 龍琴;劉影;黃忠團;;宜賓地區(qū)育齡期婦女HBV、TP、HIV感染情況調查[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年11期
5 王凡強;趙全成;王芳;吳紅麗;;秦皇島市5739名孕產婦乙肝五項定量檢測結果分析[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4年06期
6 牛新海;;乙肝疫苗聯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斷乙肝病毒傳播的臨床應用評價[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年04期
7 王凡強;趙全成;劉雅琪;;秦皇島市10499例不同人群乙肝五項定量檢測結果分析[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5年04期
8 黃燕武;尹俊豐;韓鳳娟;;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垂直傳播機制及阻斷的研究進展[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2年12期
9 羅孟軍;李碧英;鄒彬;劉偉信;;成都地區(qū)已婚待孕夫婦乙肝兩對半檢測結果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4年03期
10 賈智勇;張玲;;阻斷孕婦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的研究進展[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芮瑞;武漢市新洲區(qū)和東湖高新區(qū)人群乙肝疫苗接種情況和血清流行病學調查[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2 祝圓紅;母血乙肝病毒載量、胎盤Human annexin v及apoh蛋白的表達與乙肝宮內感染的相關性研究[D];南昌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桂蘭,黃天華,謝慶東,王曉梅,熊小芳;卵母細胞攜帶的HBV DNA在小鼠早期胚胎中的復制與表達[J];癌變.畸變.突變;2005年03期
2 何海英;劉利軍;崔麗娥;杜風華;孫秀麗;王薔;;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聯合阻斷乙肝母嬰傳播的研究[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3 劉蓬勃,徐德忠,王歆,李玉松,王文勇;Fcγ受體在胎盤細胞的分布[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1年05期
4 尹玉竹;諶小衛(wèi);李小毛;侯紅瑛;史眾杰;;HBV宮內感染的危險因素及與HBV DNA的關系[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年10期
5 Mamun-Al Mahtab;Salimur Rahman;Mobin Khan;Fazal Karim;;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s:an overview[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08年05期
6 郭芳;劉曉輝;蔣冰;劉駿;;4461例孕婦乙肝血清標志物和病毒載量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07年04期
7 何衛(wèi)華;郭芳;金曉舟;劉曉輝;劉秀玲;華衛(wèi)瓊;劉駿;楊巍;聶紹發(fā);;乙肝免疫球蛋白聯合乙肝疫苗阻斷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的效果研究[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12年01期
8 孫迎春;朱麗君;張智;高冬梅;董桂華;;成人接種重組(釀酒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組(漢遜酵母)乙肝疫苗后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年08期
9 龐麗紅;黃海霞;黃星;;妊娠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對阻斷乙肝病毒母嬰傳播的效果[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年02期
10 鄒育清;徐露丹;;母親HBsAg陽性新生兒乙肝免疫及感染情況追蹤調查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2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力諾;鄭九生;;E抗原陰性孕婦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預防母嬰傳播的臨床觀察[J];江西醫(yī)藥;2006年10期
2 吳明東;許文舉;李其國;龐謝輝;;比色法測定靜注人乙肝免疫球蛋白中麥芽糖的含量[J];醫(yī)藥世界;2007年01期
3 楊冰華;關巍;;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斷乙肝母嬰垂直傳播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年12期
4 楊翠麗;焦瑞芬;王斯;;孕期應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阻斷乙肝母嬰傳播中的效果分析[J];河北醫(yī)藥;2009年04期
5 陳曉芳;;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斷乙肝母嬰傳播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年19期
6 李正聰;;應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阻斷乙肝母嬰傳播的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年35期
7 熊璐;郭曉東;高銀杰;張紅萍;章方莉;張敏;李進;;肝移植術后替米夫定聯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預防乙肝復發(fā)的研究[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3年08期
8 何玉英;周寧;李觀定;;乙肝免疫球蛋白預防母嬰傳播乙型肝炎兩種用法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年13期
9 卜慶聯;劉德順;高春芝;;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斷HBV母嬰垂直傳播調查研究[J];醫(yī)學動物防制;2009年09期
10 李雙芝;;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斷乙肝母嬰傳播治療效果[J];臨床醫(yī)學;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戴兆云;曹秀英;顧翔宇;吳一新;;二硝基氯苯的結合不影響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抗體功能[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九次感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2 潘紅星;;重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與乙肝免疫球蛋白聯用阻斷乙型肝炎母嬰傳播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評價[A];華東地區(qū)第十次流行病學學術會議暨華東地區(qū)流行病學學術會議20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10年
3 馮玉嶺;趙英仁;王靜;金李;陳天艷;;乙肝免疫球蛋白在HBV感染孕婦胎盤組織中的表達[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4 徐蘭平;袁守軍;田增月;韓昌明;丁林茂;;食蟹猴靜脈注射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重復給藥毒性試驗[A];中國藥理學會毒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十次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5 黃松平;蔡衛(wèi)華;凌勇武;吳月平;;拉米夫定聯合小劑量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療乙型肝炎相關肝病肝移植患者療效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九次感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6 王偉林;張國良;吳麗花;姚敏亞;金晶;賈長庫;謝海洋;周琳;蔣智軍;鄭樹森;;F_(cY)RIIIA(CD16)基因多態(tài)性對中國乙肝相關肝移植受體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療效的影響[A];2007年浙江省外科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田庚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越早越好[N];健康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李木元;乙肝免疫球蛋白 何時滿足百姓需求?[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3 衛(wèi)生部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乙肝免疫球蛋白 阻斷乙肝母嬰傳播[N];廣東科技報;2000年
4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副研究員 郭中平;乙肝免疫球蛋白有何用[N];健康報;2001年
5 黃顯斌;乙肝免疫球蛋白不具備治療作用[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張睿 尤海峰;基層代表舉手反映問題市長現場表態(tài)重視解決[N];溫州日報;2010年
7 孟慶普邋通訊員 程富川;產前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N];健康報;2007年
8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國家中醫(yī)肝病治療中心;怎樣阻擋分娩過程感染乙肝[N];大眾衛(wèi)生報;2007年
9 張蕊;孕婦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無益[N];健康報;2005年
10 通訊員 許成;我市兩縣為省級試點[N];連云港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素清;乙肝免疫球蛋白預防乙型肝炎病毒宮內感染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東洋;孕晚期應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對乙肝病毒S基因的影響[D];暨南大學;2008年
2 姚巡;拉米夫定與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合用防治乙肝相關性肝病肝移植后乙肝復發(fā)的系統(tǒng)評價[D];四川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2466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246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