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發(fā)病率在婦科惡性腫瘤中列居第三位,但死亡率卻占婦科腫瘤首位。由于卵巢癌位置隱匿,早期患者無臨床癥狀,70%~75%的EOC確診已是晚期。加上EOC耐化療,易轉移復發(fā),5年存活率低于30%。目前針對卵巢癌的標準治療是手術切除,輔以鉑類為主的化療,然而大部分患者在18個月內(nèi)復發(fā),并對化療藥轉為耐受型,現(xiàn)有的治療方法不能達到有效緩解的效果。傳統(tǒng)方法無力解決這些問題,迫切需要從新的視角去探索出新的治療方法。腫瘤干細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學說認為:腫瘤是一種含有不同等級的雜合細胞群,其中包括數(shù)量極少的增殖較慢的干細胞樣的腫瘤起始細胞,快速增殖的前體細胞,及分化的腫瘤細胞組成。占極小比例的這群腫瘤細胞具有"干細胞"的特性,在發(fā)育期間能夠通過對稱性分裂以擴增數(shù)量,或者通過非對稱性分裂進行自我更新和產(chǎn)生更多不同分化類型的祖細胞和終末腫瘤細胞,在啟動腫瘤形成和生長中發(fā)揮著決定性的作用。目前大量實驗數(shù)據(jù)證明,除了造血系統(tǒng)以外,許多實體惡性腫瘤,如乳腺、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前列腺、肺臟、肝臟和結腸等臟器來源的腫瘤組織中均檢測到腫瘤干細胞的存在,并且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侵襲轉移、復發(fā)以及產(chǎn)生放化療抗性密切相關。許多卵巢癌研究還提示,CD33+細胞可以從卵巢癌組織或卵巢癌細胞株中分離,是一群具有腫瘤干細胞特性的細胞亞群;并證明只需少量CD133(+)細胞既可在SCID小鼠體內(nèi)成瘤;CD133是卵巢癌干細胞重要的膜表面標志物之一。那么,通過剔除卵巢癌細胞中CD133(+)細胞亞群抑制卵巢癌的復發(fā)將會是一種嶄新的有前景的治療策略。Bid分子是一個只含有BH3結構域的Bcl-2家族促凋亡分子。在凋亡發(fā)生的過程中,Bid分子N-末端附近將被以Caspase-8為主的多種蛋白酶切割產(chǎn)生tBid。通常狀況下,全長Bid分子定位于胞漿,當其被Caspase-8切割,去除N末端片段后,截短為15 kD片段的tBid從細胞漿轉位到線粒體,通過釋放細胞色素C和改變線粒體外膜通透性等機制調(diào)節(jié)細胞的凋亡。tBid是細胞凋亡通路激活的重要結點分子。因此,最先,我們計劃構建并包裝由CMV強啟動子直接調(diào)控表達高效促凋亡分子tBid的腺病毒,但是在包裝和擴增重組腺病毒的過程中,CMV啟動子強啟動的細胞毒性蛋白就已經(jīng)將包裝細胞殺死,無法得到高滴度的重組腺病毒,我們必須建立一個特異性調(diào)節(jié)tBid過度表達的系統(tǒng)Cre重組酶是一種位點特異性重組酶能介導兩個LoxP序列之間的特異性重組,使兩個同向排列的LoxP位點之間的DNA缺失反應。而這一特點正是我們所需要的,我們構建了 Ad-CMV-LoxP-Neo-LoxP-tBid病毒,在tBid分子編碼區(qū)的上游插入一個無關基因表達盒(Neo基因表達盒),在無關基因表達盒的兩側引入一對同向的LoxP位點,阻斷了 tBid分子的產(chǎn)生。為確保由tBid分子觸發(fā)的凋亡事件在卵巢癌干細胞中特異性發(fā)生,我們又構建了 Ad-CD133-Cre病毒。在CD133陽性的卵巢癌干細胞中,CD133啟動使Cre重組酶表達。當有Cre重組酶存在的時候,側翼含有同向LoxP位點的無關基因表達盒被去除,兩側的DNA序列自動連接起來。CMV強啟動子啟動促凋亡分子tBid大量產(chǎn)生,強效誘導CD133陽性卵巢癌細胞的快速凋亡。理論上說,細胞內(nèi)只要有很少量的Cre酶就足以切割LoxP位點序列。這樣一個由腫瘤干細胞特異性啟動子調(diào)控表達Cre重組酶的腺病毒加上一個由CMV啟動子調(diào)控表達外源分子的腺病毒構成的雙腺病毒表達系統(tǒng)建立成功,在不降低腫瘤干細胞靶向特異性的同時,能夠?qū)崿F(xiàn)高效的殺傷效果。對構建的2個病毒包裝、純化,Ad-CMV-LoxP-Neo-LoxP-tBid 病毒滴度為 1X1010PFU/ml,Ad-CD133-Cre 病毒滴度為1 1X10 PFU/ml。從SKO-3卵巢癌細胞株中分離出CD133(+)卵巢癌細胞培養(yǎng),獲得的CD133(+)細胞培養(yǎng)后純度為99.97,而CD133(+)細胞在整個SKO-3卵巢癌細胞株中僅含0.94。20MOI的Ad-CD133-Cre與30MOIAd-cmv-Neo-tBid共同感染細胞是我們得到的一個比較適合的感染比例。為了證實構建的重組病毒Ad-CD133-Cre、Ad-cmv-Neo-tBid能有效感染CD133(+)卵巢癌細胞,我們用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標記重組病毒,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不同組別病毒感染的CD133(+)卵巢癌細胞。在對照組,細胞內(nèi)的熒光活性幾乎檢測不到;而在感染了病毒的各組CD133(+)卵巢癌細胞內(nèi)的熒光活性基本相似,明顯高于對照組,P0.001。結果提示我們構建的重組病毒能有效感染CD133(+)卵巢癌細胞。我們用qRT-PCR檢測了各組CD133(+)卵巢癌細胞中tBid的mRNA表達水平;用Western blot分析檢測了各組CD133(+)卵巢癌細胞中tBid的蛋白表達水平。對照組,感染包裝腺病毒組,感染Ad-CD133-Cre或Ad-CMV-LoxP-Neo-LoxP-tBid病毒組細胞內(nèi)tBid的mRNA表達水平和蛋白表達水平基本相似。而在共同感染Ad-CD133-Cre和Ad-CMV-LoxP-Neo-LoxP-tBid病毒的細胞內(nèi),tBid的mRNA表達水平和蛋白表達水平較其他組四明顯升高,P0.001。結果提示:我們構建的雙腺病毒表達系統(tǒng)能有效誘導卵巢癌干細胞內(nèi)tBid的過度表達。我們又用Western blot分析檢測了 Cre和tBid在CD133-和CD133(+)卵巢癌細胞中的蛋白表達。在CD133-細胞中,Cre和tBid的蛋白表達都檢測不到。而在CD133(+)細胞中,Cre的蛋白表達僅出現(xiàn)在單獨或聯(lián)合感染了 Ad-CD133-Cre病毒的各組卵巢癌細胞中;tBid的蛋白表達僅僅出現(xiàn)在共同感染了Ad-CD133-Cre和Ad-CMV-LoxP-Neo-LoxP-tBid病毒的細胞中。結果提示,構建的重組雙腺病毒表達系統(tǒng)對CD133(+)卵巢癌細胞具有特異性。將感染不同病毒的各組細胞在10ng/mL人重組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和10ng/mL人重組上皮生長因子的無血清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共同感染了 Ad-CD133-Cre和Ad-CMV-LoxP-Neo-LoxP-tBid病毒組的細胞數(shù)量較對照組、感染包裝腺病毒組、感染Ad-CD133-Cre病毒或Ad-CMV-LoxP-Neo-LoxP-tBid病毒組明顯下降。用MTT法檢測卵巢癌干細胞的生長發(fā)現(xiàn)共同感染Ad-CD133-Cre和Ad-CMV-LoxP-Neo-LoxP-tBid病毒的卵巢癌干細胞的細胞活性與其余組比較,明顯抑制,P0.001,而其余四組之間無明顯差別。Transwell法檢測卵巢癌干細胞的侵襲性,發(fā)現(xiàn)共同感染Ad-CD133-Cre 和 Ad-CMV-LoxP-Neo-LoxP-tBid 病毒的 CD133(+)卵巢癌細胞組下室中細胞數(shù)量明顯變少,而其余四組中細胞數(shù)量無明顯區(qū)別。將細胞數(shù)定量分析,共同感染雙病毒的CD133(+)卵巢癌細胞,細胞侵襲性明顯下降,P0.001,其它四組之間的細胞侵襲性無明顯區(qū)別。用FITC標記的Annexin V/PI雙染色法檢測CD133(+)卵巢癌細胞凋亡。發(fā)現(xiàn)Q2象限(晚期凋亡細胞或壞死細胞)中的細胞密度在共同感染了雙病毒的細胞組較其余四組明顯增多,進行定量分析后提示細胞凋亡率增高明顯,P0.001,而其余組間無明顯差別。眾所周知,體內(nèi)凋亡通路主要由內(nèi)源凋亡信號通路和外源凋亡信號通路組成。其中,由線粒體功能改變觸發(fā)的凋亡通路稱為內(nèi)源凋亡信號通路,發(fā)揮重要作用。在凋亡信號tBid的刺激下,線粒體跨膜電位降低、膜通透性增強、細胞色素C釋放,誘導Apaf-1/Caspase9凋亡誘導復合體產(chǎn)生,通過下游Caspase切割底物級聯(lián)激活凋亡事件。在此過程中,轉入線粒體的tBid對線粒體內(nèi)的重要凋亡誘導分子細胞色素C發(fā)揮至關重要的正向調(diào)控作用。我們用Western blot分析檢測了各組細胞中的細胞漿及線粒體內(nèi)細胞色素C,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caspase-9和抑制凋亡蛋白Bcl-2的蛋白表達,再用Image-Pro Plus 6.0軟件將上面的實驗結果進行量化分析,結果提示感染了我們構建的重組病毒Ad-CD133-Cre 和 Ad-CMV-LoxP-Neo-LoxP-tBid 的 CD133(+)卵巢癌細胞組與其余四組相比線粒體內(nèi)的細胞色素C水平明顯下降而胞漿內(nèi)的細胞色素C水平明顯增多;Bcl-2水平明顯下降,Bax水平明顯增多;caspase-3,caspase-9水平有所升高。所有實驗結果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5。其余四組細胞內(nèi)的相關活性物質(zhì)水平?jīng)]有明顯差異。我們還用細胞原位TUNEL法從形態(tài)學方面對CD133(+)卵巢癌細胞的凋亡進了驗證。結果與之前用FITC標記的Annexin V/PI雙染色法檢測細胞凋亡的結果相一致,在共同感染Ad-CD133-Cre和Ad-CMV-LoxP-Neo-LoxP-tBid病毒的細胞中,存在大量的凋亡細胞,定量分析提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其余組中凋亡細胞的數(shù)量無明顯差異。我們檢測了構建的病毒在體外環(huán)境中是否影響CD133(+)卵巢癌細胞對順鉑的敏感性。對照組、感染了 Ad-CD133-Cre 或 Ad-CMV-LoxP-Neo-LoxP-tBid 病毒組、共同感了染 Ad-CD133-Cre 和 Ad-CMV-LoxP-Neo-LoxP-tBid 病毒組,四組細胞加入10ug/ml順鉑處理后,用MTT檢測分析細胞數(shù)量,發(fā)現(xiàn)前三組細胞數(shù)量和空白組相比明顯減少,p0.05,但三組間無明顯差異。共同感染Ad-CD133-Cre和Ad-CMV-LoxP-Neo-LoxP-tBid病毒組的細胞數(shù)量與前三組比較又有進一步下降,p0.05。FITC標記的AnnexinV/PI雙染色法檢測各組細胞凋亡,結果和之前一致,前三組中細胞凋亡的發(fā)生率有所增加,和空白組相比,p0.05,但組間差異不明顯。共同感染Ad-CD133-Cre和Ad-CMV-LoxP-Neo-LoxP-tBid病毒組,細胞凋亡的發(fā)生率和前三組比較又明顯上升,p0.05。再次用細胞原位TUNEL法進行驗證,結果和我們預期的一致。結果量化分析提示前三組中凋亡細胞數(shù)和空白組相比明顯增加,p0.05。共同感染病毒組與前三組比較調(diào)亡細胞數(shù)又明顯增加,p0.05。我們在裸雌鼠右側腹部皮下注射CD133(+)卵巢癌細胞建立荷瘤裸鼠模型。每三天在瘤體內(nèi)注射不同組別的病毒,然后用游標卡尺對體內(nèi)的腫瘤體積進行觀測,腫瘤體積用公式length × width2 × π/6計算,制出裸鼠體內(nèi)腫瘤的生長曲線。觀察裸鼠的存活時間,制出裸鼠存活率。發(fā)現(xiàn)對照組裸鼠全身水腫明顯,腹部膨隆,有腹水存在,腫瘤組織體積較大,邊界不清;實驗組裸鼠全身無水腫,種植的腫瘤體積較小,邊界清晰。當觀察到30天的時候,對照組裸鼠全部死亡,而實驗組還有近50%的裸鼠存活,兩組間差異明顯,P0.05。從腫瘤的生長曲線看:瘤體內(nèi)僅注射Ad-CD133-Cre或Ad-CMV-LoxP-Neo-LoxP-tBid病毒的裸鼠,腫瘤生長速度與空白組比較無明顯區(qū)別。而瘤體內(nèi)注射Ad-CD133-Cre和Ad-CMV-LoxP-Neo-LoxP-tBid病毒的實驗組腫瘤的生長速度明顯被抑制,P0.05。我們切除裸鼠體內(nèi)的腫瘤組織,用細胞原位TUNNEL法檢測了標本的細胞凋亡數(shù)。結果顯示:對照組,瘤體內(nèi)僅注射Ad-CD133-Cre或Ad-CMV-LoxP-Neo-LoxP-tBid病毒組,三組裸鼠腫瘤組織內(nèi)發(fā)生凋亡的細胞數(shù)基本相同,而瘤體內(nèi)注射Ad-CD133-Cre和Ad-CMV-LoxP-Neo-LoxP-tBid病毒組,腫瘤組織內(nèi)發(fā)生凋亡的細胞數(shù)與前三組比較明顯增多,P0.05。用Wester blot法檢測各組裸鼠腫瘤組織中tBid和caspase-3的表達水平,發(fā)現(xiàn)caspase-3的表達水平與tBid的表達水平一致。前三組瘤組織中的tBid和caspase-3表達水平基本相同,而在瘤體內(nèi)注射Ad-CD133-Cre和Ad-CMV-LoxP-Neo-LoxP-tBid病毒組,腫瘤組織內(nèi)tBid和caspase-3表達水平急劇增多,P0.05。綜上所述,我們構建的腫瘤干細胞特異性雙腺病毒調(diào)控表達系統(tǒng)在體內(nèi)、體外實驗中都可以特異高效地誘導tBid過度表達,上調(diào)細胞內(nèi)的線粒體凋亡通道,產(chǎn)生大量的促凋亡活性分子,使卵巢癌腫瘤干細胞發(fā)生凋亡,能明顯延長荷瘤裸鼠的存活期。在體外實驗中,我們構建的病毒系統(tǒng)還可以增加卵巢癌腫瘤干細胞對順鉑的敏感性。我們的研究或許可以給卵巢癌的治療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治療策略。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737.3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爽;林靜嫻;劉琦;石群立;王建東;吳元赭;;維A酸干預前后卵巢癌細胞中維A酸受體的表達變化及意義[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7年11期
2 ;發(fā)現(xiàn)休眠卵巢癌細胞存活機制[J];生命世界;2009年02期
3 ;美發(fā)現(xiàn)休眠卵巢癌細胞存活機制[J];醫(yī)學研究雜志;2009年04期
4 向君彥;夏新蜀;王昕娜;徐靜;王萍;江園;余和平;白定群;許川山;;低強度中頻超聲殺傷卵巢癌細胞的初步研究[J];激光雜志;2011年01期
5 陳韻仙;;下泌尿道切除作為卵巢癌細胞減少術的一部分[J];國外醫(yī)學.婦產(chǎn)科學分冊;1983年03期
6 仲任,黃瑞濱,宋善俊;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2對卵巢癌細胞遷徙和浸潤能力的影響[J];癌癥;2003年10期
7 ;精液能夠殺死卵巢癌細胞[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2003年12期
8 高琨,李力,陳心秋,張瑋;雌孕激素對卵巢癌細胞體外生長的影響[J];腫瘤防治研究;2004年04期
9 王威廉,陳心秋,恩帝安,馬加薩,周德南,唐凱,黃薇;抗卵巢癌細胞膜抗體對卵巢癌細胞體外細胞毒性試驗及荷瘤小鼠的體內(nèi)聚集性的實驗研究[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10 仲任,黃瑞濱,宋善俊;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2表達抑制卵巢癌細胞浸潤能力的實驗研究[J];腫瘤;2004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文霞;孔北華;李鵬;曲迅;;蛋白酶體抑制劑對卵巢癌細胞的作用機制[A];第八次全國婦產(chǎn)科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2 劉娟娟;林蓓;趙越;李飛飛;郝瑩瑩;張帆;朱連成;張淑蘭;;巖藻糖基化抗原對卵巢癌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A];東北三省第四屆婦產(chǎn)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3 陳心秋;王威廉;趙芳芳;周德南;唐凱;;~(131)Ⅰ—抗卵巢癌抗體聯(lián)合外放射對卵巢癌細胞的體外殺傷實驗研究[A];第七屆廣西腫瘤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3年
4 王威廉;陳心秋;恩帝安.馬加薩;周德南;唐凱;;抗卵巢癌抗體對卵巢癌細胞體外細胞毒及載瘤裸鼠體內(nèi)聚集性實驗研究[A];第七屆廣西腫瘤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3年
5 許沈華;牟瀚舟;顧琳慧;朱赤紅;劉祥麟;;高轉移卵巢癌細胞差異表達基因在染色體定位及其功能[A];浙江省生理科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6 唐東平;陳心秋;唐凱;張潔清;賀海平;;11種化療藥物對卵巢癌細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有核細胞細胞毒性研究[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李曉峰;王欣;馬開東;劉寶林;;卵巢癌細胞的低溫保存及致死特性研究[A];上海市制冷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梁念慈;何太平;覃燕梅;吳科鋒;;抗癌草藥半邊旗有效成分對卵巢癌細胞基因表達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生化與分子藥理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7年
9 郝瑩瑩;林蓓;趙越;歐陽玲;張淑蘭;;α1,2巖藻糖轉移酶基因轉染對卵巢癌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婦科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10 李長東;張為遠;苑春莉;韓麗英;;卵巢癌細胞對人樹突狀細胞成熟及功能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一屆全球華人婦產(chǎn)科學術大會暨第三次全國婦產(chǎn)科中青年醫(yī)師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記者 任海軍;卵巢癌為何常常復活?生死命懸一基因[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2 靖九江;4-HPR有望用于治療卵巢癌[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3 邰 舉;韓國醫(yī)學專家發(fā)現(xiàn)精液能夠殺死卵巢癌細胞[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4 邰舉;精液能夠殺死卵巢癌細胞[N];科技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萍;丙泊酚對卵巢癌細胞侵襲和紫杉醇誘導的卵巢癌細胞凋亡的作用中轉錄因子Slug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5年
2 魏星;CGI-58基因調(diào)控脂代謝介導卵巢癌細胞侵襲轉移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
3 項喜艷;去乙;窼IRT3調(diào)控卵巢癌細胞代謝增加BH3模擬物S1凋亡敏感性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4 楊秋云;NEDD4L在卵巢上皮癌的表達及作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5 王燕;糖皮質(zhì)激素對卵巢癌細胞遷移和侵襲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6年
6 龍啟芳;腫瘤干細胞靶向殺傷病毒表達系統(tǒng)對卵巢癌細胞生物學性狀影響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7年
7 趙U,
本文編號:217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