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剖宮產率對再次生育的影響
本文選題:剖宮產手術 + 產科技術; 參考:《實用婦產科雜志》2015年04期
【摘要】:正剖宮產作為一種產科技術,已經成為終止妊娠,使胎兒脫離危險環(huán)境,解決母親危急狀況的一種手段,但剖宮產近期、遠期并發(fā)癥會給母兒帶來諸多危害,也給再次生育埋下隱患。臨床應用時應權衡利弊,合理應用剖宮產,使剖宮產率控制在正常水平。1高剖宮產率的慨況剖宮產率一直以來是人們關注的話題,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專家們一直呼吁降低剖宮產率,但剖宮產率一路飆升,全球母嬰健康調查時中國剖宮產率已高達46.2%[1],個別醫(yī)院更甚可達90%[2];在美
[Abstract]:As an obstetrical technique, cesarean section has become a means of terminating pregnancy, getting the fetus out of the dangerous environment, and solving the mother's critical condition. However, in the near term, the long-term complications of cesarean section will bring a lot of harm to the mother and the baby. It also buries hidden dangers for reproduction again.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we should weigh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pply cesarean section reasonably, so that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can be controlled at normal level .1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has always been a topic of concern since the late 1990s. Experts have been calling for a reduction in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but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has soared, with China's cesarean section rate as high as 46.2% at the time of the Global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urvey, and 90% in individual hospitals; in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單位】: 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野戰(zhàn)外科研究所;
【分類號】:R719.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力;韓建;;重視剖宮產并發(fā)癥的預防[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2年04期
2 閆少甫;;瘢痕子宮妊娠重復剖宮產并發(fā)癥的對比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3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耿霞;楊正強;施海彬;周欣;李群;劉圣;夏金國;;兇險型前置胎盤剖宮產術中輔助子宮動脈栓塞的X線劑量研究[J];南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5期
2 周曉;;兇險型前置胎盤的產前診斷[J];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11期
3 劉葉廷;;甲氨蝶呤化療與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剖宮產術后瘢痕妊娠的療效比較[J];河北醫(yī)藥;2014年16期
4 李靖;;江陰城區(qū)近三年剖宮產率及其手術指征的統(tǒng)計分析[J];黑龍江醫(yī)藥;2014年05期
5 徐煥;李笑天;;瘢痕子宮再生育風險的對策[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4年07期
6 司俊文;金玉香;高蕾;;子宮動脈栓塞術聯(lián)合清宮術治療切口妊娠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4年30期
7 呼松月;;河南扶溝縣2007~2013年剖宮產率及剖宮產指征變化原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4年08期
8 王凱;管陳安;王新萍;鄭靈芝;;胎盤植入的產前診斷及保守治療現(xiàn)狀[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4年11期
9 王海霞;;腎下腹主動脈球囊臨時阻斷術在完全前置胎盤或胎盤植入剖宮產術中的臨床分析[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4年12期
10 李喜梅;徐峰;毛郁蕾;杜珂珂;;瘢痕子宮與非指征剖宮產婦產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J];健康研究;2015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醒華;剖宮產的現(xiàn)狀與展望[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年05期
2 黃維新,劉淮;剖宮產有關問題——剖宮產術的由來與發(fā)展[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年05期
3 曾蔚越;剖宮產指征的現(xiàn)代概念[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年05期
4 董文漪;剖宮產預防感染藥物的應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年05期
5 陳慧;1010例剖宮產指征分析[J];華夏醫(yī)學;2000年03期
6 聶小玲;改良式剖宮產90例分析[J];廣州醫(yī)藥;2000年03期
7 程美蘭,葛月萍;對剖宮產比率變化的分析[J];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8 孫麗萍,彭香玲;剖宮產率逐年升高的原因分析[J];河南醫(yī)藥信息;2000年05期
9 婁翠英;剖宮產706例分析(摘要)[J];開封醫(yī)專學報;2000年04期
10 謝燕萍,秦春玲;剖宮產率增高原因及護理對策[J];中原醫(yī)刊;2000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梅;;402例剖宮產指征分析[A];紀念卓越的人民醫(yī)學家林巧稚大夫誕辰100周年——全國婦產科高級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1年
2 田甜;;剖宮產率上升的影響因素探討[A];第二十五屆航天醫(yī)學年會暨第八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王小芬;;心理干預對剖宮產手術病人圍術期的應用體會[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4 馬翠萍;;剖宮產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對策[A];浙江省第十七屆農村醫(yī)學暨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管理學術會議大會論文集[C];2009年
5 陳春燕;侯章梅;馬華蘭;吳惠萍;秦永;;一起剖宮產手術部位感染的調查分析[A];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第十八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資料匯編[C];2011年
6 才玉華;;如何降低剖宮產率的幾點體會[A];全國傳染病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7 張連琴;;剖宮產率升高的原因分析及預防對策[A];全國婦產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8 周郁鶴;;剖宮產指征的正確把握[A];2007年浙江省婦產科學圍產醫(yī)學聯(lián)合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9 賀晶;;我們正在品嘗高剖宮產苦果[A];2012年浙江省婦產科學及圍產醫(yī)學學術年會暨《婦產科常見疾病規(guī)范化治療新進展》及《圍產醫(yī)學熱點追蹤》學習班論文集[C];2012年
10 張林;;剖宮產率上升的原因調查及干預[A];2013年河南省婦產科護理安全管理研討班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徐林林;把剖宮產錄像當“感恩教材”應慎重[N];中國婦女報;2008年
2 醫(yī)生 武潔;規(guī)范剖宮產手術不應跌入指標化陷阱[N];健康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王潔;我們該怎樣面對如此高的剖宮產率?[N];中國婦女報;2013年
4 伍新華;剖宮產注意事項[N];大眾衛(wèi)生報;2000年
5 劉元旭;我國剖宮產率過高,已成嚴重公共衛(wèi)生問題[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6 李衛(wèi)芹;剖宮產:危險未被充分認知[N];中國消費者報;2008年
7 記者 趙津;合理制定分娩收費標準 控制剖宮產率[N];天津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耿興敏;田惠光委員:降低剖宮產率 維護母嬰健康[N];中國婦女報;2009年
9 張為遠 何松明 畢曉紅 (北京婦產醫(yī)院副院長 張為遠);剖宮產會危害母嬰勿濫做[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程和平;誰推動了剖宮產的手術刀[N];樂山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湯文喜;局麻藥和腦脊液的實際密度對剖宮產時布比卡因鞘內擴散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慧芳;10年剖宮產率及剖宮產指征變化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金惠玉;剖宮產率與剖宮產指征的臨床探討[D];延邊大學;2005年
3 王敏;5年剖宮產率及剖宮產因素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張莉;上饒市區(qū)10年剖宮產率及指征變化的臨床分析及對策探討[D];皖南醫(yī)學院;2013年
5 王婷婷;近7年剖宮產率及剖宮產指征的變化[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6 馮春晶;2009-2013年大連市剖宮產狀況及影響因素的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4年
7 楊蓉;剖宮產對母嬰結局的影響[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9年
8 陸宣平;關于剖宮產后再次分娩方式及預測公式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9 梁健;剖宮產子宮瘢痕部位妊娠的臨床研究[D];佳木斯大學;2013年
10 向明梅;剖宮產次數(shù)與妊娠結局的關系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9388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938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