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及卵巢功能減退患者血清IL-21的水平變化
本文選題:IL- + 卵巢儲備功能 ; 參考:《免疫學雜志》2015年05期
【摘要】:目的探討人外周血白細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與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及卵巢功能減退(decreased ovarian reserve,DOR)的發(fā)病是否相關。方法收集POF患者25例、DOR患者14例以及健康體檢的育齡女性18例作為對照,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IL-21水平,并與其他實驗室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 POF組和DOR組患者的血清IL-21水平較對照組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4.971,P=0.010),POF組和DOR組患者的血清IL-21水平近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IL-21分別與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抗苗勒管激素(anti-miillerian hormone,AMH)呈正相關(r=0.389,P=0.003;r=0.275,P=0.040),IL-21分別與雌二醇(estradiol,E2)、平均卵巢體積(mena ovarian volume,MOV)呈負相關(r=-0.377,P=0.004;r=-0.271,P=0.042)。結論血清IL-21在POF患者中升高,而且在DOR患者中明顯升高,并與卵巢儲備功能相關,提示IL-21可能參與早期POF的發(fā)病過程,可望成為防治POF的新途徑。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leukin-21 (IL-21) i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and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 in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 and ovarian dysfunction ovarian reserve (DORDORA). Methods Serum IL-21 levels were measured by radioimmunoassay (RIA) in 25 POF patients (n = 14) and 18 healthy women (n = 18). Results the level of serum IL-21 in POF group and DOR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serum IL-21 level of patients in POF group and DOR group was similar to that in DOR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IL-21 and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id FSHH, anti-miillerian hormone anti-miillerian moneymov,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L-21 and estradiol estradiolus E2V. The mean ovarian volum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at of estradiol ovarian volume mov. Conclusion Serum IL-21 is higher in POF patients than in DOR patients, and is related to ovarian reserve function, suggesting that IL-21 may b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arly POF and may be a new way to prevent and treat POF.
【作者單位】: 南方醫(yī)科大學珠江醫(yī)院婦產科;
【基金】: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11C32120702) 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2012B031800123) 廣東高校優(yōu)秀青年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計劃項目育苗工程(2012LYM_0034)
【分類號】:R711.7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一峰,歐汝強,楊寧,謝端薇,陳巧兒,葉嘉玲,黃最,郭智勇,楊日普;卵巢早衰患者血清抗透明帶抗體和腫瘤壞死因子-α、γ-干擾素及白細胞介素-2的分析[J];生殖醫(yī)學雜志;2002年01期
2 謝江燕;東亞君;梁志清;何畏;;卵巢早衰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細胞的變化及意義[J];生殖與避孕;2013年04期
3 李瑩;楊曉慶;楊曉葵;;抗苗勒管激素和抑制素B預測卵巢儲備功能的臨床研究[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4年01期
4 王文軍,鄺健全;卵巢早衰和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及補體的關系[J];中山醫(yī)科大學學報;1998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牛娟;龍雯晴;;卵巢早衰病因研究進展[J];安徽醫(yī)學;2009年07期
2 高慧;楊涓;夏天;韓冰;;補腎調沖方對卵巢早衰大鼠卵巢相關細胞因子TNF-α、IFN-γ蛋白和基因表達的影響(續(xù))[J];國醫(yī)論壇;2008年03期
3 繆培培;王佩娟;;免疫性卵巢早衰的中西醫(yī)病因研究進展[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年02期
4 王巧麗;舒婷婷;陳曉紅;馬守葉;王海琳;;抗苗勒管激素與卵巢儲備功能關系的研究進展[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年01期
5 莫中福;徐素欣;;卵巢早衰病因及診治的研究進展[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6 秦姍;王麗珍;底建敏;宋月輕;常亞麗;馮玉珍;王偉;王長菊;;卵巢早衰患者臨床分析[J];河北醫(yī)藥;2011年01期
7 林農,張維嘉;卵巢早衰的病因及診治現狀[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5年05期
8 李靜;王建紅;;卵巢早衰的研究現狀[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0年06期
9 翁小微;周惠芳;;中醫(yī)藥干預卵巢早衰的實驗研究概況[J];河南中醫(yī);2015年04期
10 王希路;楊菁;;80例特發(fā)性卵巢早衰相關危險因素調查與分析[J];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卵巢早衰相關因素的研究進展[A];婦科內分泌與輔助生殖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丁雨;李巧芬;宋卓敏;;卵巢早衰的中西醫(yī)病因研究進展[A];全國中醫(yī)婦科第七次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3 李杏杏;王佩娟;;免疫性卵巢早衰的中西醫(yī)研究進展[A];第八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婦產科學術大會論文及摘要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淑蜂;中醫(yī)診治卵巢早衰的現代臨床文獻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2 史云;補腎健脾,調肝活血法對卵巢早衰及顆粒細胞凋亡的影響[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3 程安一;《內經》天癸學說理論及其在圍絕經期綜合征中的應用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4 李珂;補腎健脾調肝法治療卵巢早衰及對POF模型大鼠血清INHB、VEGF的影響[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5 丁原全;補腎復方延緩圍絕經期大鼠卵巢衰老的實驗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6 陳麗霞;滋癸活血益經湯對卵巢功能圍早衰期影響的臨床及實驗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7 王玲;從調節(jié)卵泡凋亡探討左歸丸治療免疫性卵巢早衰的機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8 施曉波;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的診斷與治療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9 許小鳳;補腎活血法對卵巢儲備功能低下干預的效應機理研究與臨床證治探討[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10 李云君;補腎填精方對卵巢早衰模型小鼠作用機理的實驗研究[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尹薇薇;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女性的生存質量及中醫(yī)體質類型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2 馬健;劉宇新教授治療卵巢早衰經驗總結[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3 王忠英;謝亞莉教授運用五子衍宗丸加減治療卵巢早衰之經驗總結[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4 宋宇;Pomiferin對小鼠卵巢早衰的干預作用及機制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5 宋玉霞;卵巢早衰患者血清抗卵巢抗體和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變化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6 陳武;烏鱉顆粒的藥學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7 閆婭妮;卵巢早衰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D];華北煤炭醫(yī)學院;2010年
8 秦姍;卵巢早衰與免疫因素、染色體分析的相關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2年
9 蔣利華;卵巢早衰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5年
10 徐延華;卵巢早衰患者激素分泌改變對骨代謝影響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陳士嶺;;卵巢儲備功能的評價[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09年05期
2 姜彥嘉,歐汝強;建立一種快速高收率分離豬卵透明帶方法的探討[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1995年04期
3 陳蔚,雷小敏;卵巢早衰病因學研究進展[J];生殖與避孕;2004年01期
4 錢洪浪;抑制素B與卵巢儲備在輔助生育技術監(jiān)測中的意義[J];現代婦產科進展;2002年01期
5 李福霞;瑪依努爾·尼牙孜;;抑制素在女性生殖內分泌學中的研究[J];醫(yī)學綜述;2007年24期
6 歐汝強;抗豬、兔卵透明帶單克隆抗體的分析[J];中國免疫學雜志;1990年02期
7 張冬青,趙丹風,周光炎,張曉,陳順樂,王益,高奇蓉,吳直江;人體T細胞CD_8~+VV~+亞群在活動性SLE患者中顯示反抑制活性[J];中國免疫學雜志;1993年03期
8 方群,梁貴尚,譚路堅;卵巢早衰外周血B細胞及T細胞亞群的研究[J];中山醫(yī)科大學學報;1993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衣忠玲;卵巢早衰治療體會[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0年09期
2 陳絢麗,楊菁;卵巢早衰的遺傳學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婦幼保健分冊;2004年02期
3 穆瑞豐;卵巢早衰的防治近況[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4年05期
4 周華,趙春梅;中西醫(yī)治療卵巢早衰臨床研究述略[J];中醫(yī)藥學刊;2004年05期
5 夏天,韓冰;卵巢早衰的中西醫(yī)結合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4年08期
6 王煥英,姚珍薇;卵巢早衰相關基因研究進展[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4年04期
7 余冬萍;卵巢早衰36例臨床分析和治療探討[J];實用臨床醫(yī)學;2004年05期
8 后建麗,袁迎九;卵巢早衰的診斷和臨床分析[J];江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9 哈春芳,于黎明,徐仙;卵巢早衰相關因素及治療進展[J];寧夏醫(yī)學雜志;2004年12期
10 馬良坤,林守清;卵巢早衰與卵巢不敏感綜合征[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05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馬良坤;林守清;何方方;;卵巢早衰異質性六例[A];第八次全國婦產科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2 艾玲;;50例卵巢早衰臨床治療分析[A];2005年浙江省婦產科學暨計劃生育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3 阮祥燕;馬麗靈;劉玉蘭;王娟;柳順玉;;卵巢早衰相關因素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三次全國絕經學術會議暨絕經相關問題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1年
4 丁雨;李巧芬;宋卓敏;;卵巢早衰的中西醫(yī)病因研究進展[A];全國中醫(yī)婦科第七次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卵巢早衰相關因素的研究進展[A];婦科內分泌與輔助生殖論壇論文集[C];2011年
6 后建麗;袁迎九;;卵巢早衰的診斷和臨床分析[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生殖健康學術研討會論文及摘要集[C];2004年
7 史櫻;劉玉蘭;阮祥燕;;卵巢早衰[A];第二次全國絕經相關問題高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金志春;;卵巢早衰對女性性功能的影響及其防治[A];湘鄂贛首屆性與生殖健康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9 李萍;;卵巢早衰[A];中華醫(yī)學會第二屆糖尿病及性腺疾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10 朱玲;李道成;;化療源性卵巢早衰的防治措施探討及展望[A];第八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婦產科學術大會論文及摘要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崔立新;卵巢早衰逼近30歲女性[N];中國人口報;2004年
2 盧彥平;卵巢早衰還能生育嗎[N];健康報;2006年
3 受訪專家 南方醫(yī)科大學珠江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醫(yī)師 梁東輝 采寫 本報記者 葉芳 通訊員 肖愛萍;女人30要防卵巢早衰[N];廣東科技報;2008年
4 健康時報特約記者 杜恩;經常熬夜可致卵巢早衰[N];健康時報;2009年
5 河北省河間市人民醫(yī)院 程懷孟;過度減肥會引發(fā)卵巢早衰[N];保健時報;2010年
6 見習記者 劉新華;卵巢早衰緊逼女人[N];廣西政法報;2004年
7 張玉珍 史 云;中醫(yī)藥防治卵巢早衰[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8 是明啟;如何預防卵巢早衰?[N];大眾衛(wèi)生報;2007年
9 記者 李杰斌;卵巢早衰病困擾女性[N];桂林日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王凱;卵巢早衰偷襲“白骨精” 主動預防可留住青春[N];中國婦女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龐震苗;卵巢早衰社會、心理相關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2 沈R,
本文編號:19370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937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