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卵巢交界性腫瘤治療及預后相關問題或因素討論

發(fā)布時間:2018-04-08 19:09

  本文選題:卵巢 切入點:交界性腫瘤 出處:《現(xiàn)代婦產(chǎn)科進展》2015年03期


【摘要】:卵巢交界性腫瘤(BOTs)是一組具有低度潛在惡性的特殊病理類型的卵巢腫瘤,占卵巢上皮性惡性腫瘤的10%~20%。與卵巢上皮惡性腫瘤比較,BOTs具有發(fā)病率低、病程進展緩慢、確診時期別早、預后好、5年生存率高及較少的BRCA基因突變等特點。BOTs中1/3發(fā)生于40歲女性,故治療要考慮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術是否是影響預后的獨立影響因素、全面分期手術是否適用于所有患者、術后補充治療的適應證等問題一直在卵巢交界性腫瘤的治療過程中存有廣泛爭議。本文將近年BOTs國際最新治療研究進展及預后相關因素做一綜述。
[Abstract]:Borderline ovarian neoplasms (BOTs) are a group of ovarian tumors with a special pathological type of low potential malignancy, accounting for 10% or 20% of ovarian epithelial malignant tumors.Compared with epithelial ovarian neoplasms, the incidence of BOTs was low, the course of disease was slow, the stage of diagnosis was early, the prognosis was good,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was high and the mutation of BRCA gene was less. One third of BOTs occurred in women aged 40 years.Therefore, the treatment should consider preserving the fertility function of the patient, and whether the operation of preserving the fertility function is an independent factor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and whether the comprehensive staging operation is suitable for all patients,The indication of postoperative supplementary therapy has been controversial in the treatment of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international treatment of BOT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作者單位】: 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分類號】:R737.3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戴淑真,姚勤;卵巢交界性腫瘤的病因[J];山東醫(yī)藥;2002年31期

2 孫韻英;卵巢交界性腫瘤的臨床特點及診斷[J];山東醫(yī)藥;2002年31期

3 王言奎,徐冰;卵巢交界性腫瘤的預后因素[J];山東醫(yī)藥;2002年31期

4 祁淑英;卵巢交界性腫瘤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表達和微血管密度的研究[J];癌癥;2003年03期

5 普秀芬,陳晉,李新毅,李曉玲;卵巢交界性腫瘤的診斷與處理[J];醫(yī)師進修雜志;2003年04期

6 祁淑英,王建國,李敏;卵巢交界性腫瘤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刊;2003年04期

7 姚愛琳,劉國艷;卵巢交界性腫瘤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婦產(chǎn)科學分冊;2004年01期

8 宋恩源,張艷;卵巢交界性腫瘤的的治療及預后探討(附20例臨床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9 王小明,趙紅利;38例卵巢交界性腫瘤的病理分析及臨床治療[J];職業(yè)衛(wèi)生與病傷;2004年04期

10 Desfeux P.;Camatte S.;Chatellier G. ;F. Lé curu;張麗娟;;不同手術方法處理肉眼可見早期卵巢交界性腫瘤的影響[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婦產(chǎn)科學分冊);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芳;宋莉萍;;20例卵巢交界性腫瘤的超聲診斷[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1年

2 陳瑞芳;朱婷婷;于海林;朱靜;鹿欣;;卵巢交界性腫瘤289例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chǎn)科學術會議婦科腫瘤會場(婦科腫瘤學組、婦科病理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3 呂衛(wèi)國;;卵巢交界性腫瘤的診治進展[A];2012年浙江省婦產(chǎn)科學及圍產(chǎn)醫(yī)學學術年會暨《婦產(chǎn)科常見疾病規(guī)范化治療新進展》及《圍產(chǎn)醫(yī)學熱點追蹤》學習班論文集[C];2012年

4 劉愛軍;沈丹華;韓勁松;董穎;高雨農(nóng);劉靜賢;魯永鮮;黃長江;陳樂真;;144例卵巢交界性腫瘤臨床病理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5 段微;;40歲以下卵巢交界性腫瘤患者施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術對復發(fā)和生育功能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婦科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6 張蔚;;卵巢交界性腫瘤診治進展[A];第23屆湖北省腫瘤學術大會會議資料[C];2013年

7 臧春逸;;卵巢交界性腫瘤中淋巴結轉(zhuǎn)移患者預后的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一屆全球華人婦產(chǎn)科學術大會暨第三次全國婦產(chǎn)科中青年醫(yī)師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8 蔣湘;潘凌亞;金瀅;李艷;;囊腫剔除在卵巢交界性腫瘤中的可行性[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chǎn)科學術會議婦科腫瘤會場(婦科腫瘤學組、婦科病理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9 陳淑影;邱曉燕;李雙弟;;卵巢交界性腫瘤中腫瘤標記物、陰道超聲和冰凍切片檢查的意義[A];首屆滬浙婦產(chǎn)科學術論壇暨2006年浙江省婦產(chǎn)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10 沈丹華;張雅賢;虞有智;王穎;;卵巢交界性腫瘤及卵巢癌中ING1腫瘤抑制基因的表達與甲基化研究[A];第八次全國婦產(chǎn)科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先先;卵巢交界性腫瘤72例臨床分析[D];吉林大學;2013年

2 付曉宇;卵巢交界性腫瘤的臨床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5年

3 魏天舒;卵巢交界性腫瘤的臨床特點及復發(fā)原因分析[D];吉林大學;2013年

4 孫娟;卵巢交界性腫瘤術后復發(fā)25例病例分析[D];山東大學;2013年

5 張爽;上皮性卵巢交界性腫瘤60例臨床病例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丁冬;51例伴不同浸潤程度卵巢交界性腫瘤臨床病理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7 黃杏玲;卵巢交界性腫瘤的臨床病理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申彥;細胞增殖、凋亡相關因子與卵巢交界性腫瘤相關性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4年

9 陳茜;卵巢交界性腫瘤的臨床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高瑜;卵巢交界性腫瘤70例臨床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172296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72296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481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