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移植方案在不同獲卵數患者中的臨床結局分析
本文選題:體外受精/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 切入點:胚胎培養(yǎng) 出處:《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年06期
【摘要】:目的比較不同獲卵數患者2枚第3天(D3)胚胎移植和單囊胚移植的臨床結局,為臨床移植策略的選擇提供數據支持。方法回顧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生殖醫(yī)學科行體外受精/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IVF/ICSI)治療的患者,根據獲卵個數分為3組,A組獲卵個數為5~9枚卵子,B組為10~14枚卵子,C組為≥15枚卵子。每組患者均有4種不同的移植方式,移植2枚D3胚胎(a)、移植1枚囊胚(b)、復蘇移植2枚冷凍D3胚胎(c)和復蘇移植1枚冷凍囊胚(d);比較3組患者卵子的2PN受精率、可移植胚胎率及優(yōu)質胚胎率;比較各組患者4種移植方式的胚胎種植率、生化妊娠率、臨床妊娠率、多胎率和流產率等差異。結果 1A組、B組和C組分別有667、573、479個移植周期,其中A組患者IVF的2PN受精率和可移植胚胎率明顯高于B組和C組(P=0.003/P0.001);2A組患者4種移植方式的生化妊娠率、臨床妊娠率和流產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c的種植率明顯低于a和d(P=0.027/0.020);B組患者中d的種植率明顯高于a和c(P=0.005/0.001);C組患者中d的生化妊娠率和臨床妊娠率均明顯高于a(P=0.048/0.027)和c(P=0.003/0.001),且囊胚移植的種植率均明顯高于D3胚胎(P0.05);33組患者單囊胚移植多胎率較胚胎移植明顯降低(P0.05)。結論對卵巢高反應人群(獲卵數≥15枚),單囊胚移植在保證高種植率和妊娠率的同時,明顯降低了多胎率;而獲卵數為5~9枚和10~14枚的患者,D3胚胎移植的臨床妊娠率和單囊胚移植相似,但多胎率明顯增高;D3胚胎培養(yǎng)囊胚后擇期移植具有較高的臨床妊娠率,對于獲卵數≥10枚患者是最佳的移植方案。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two third - day ( D3 ) embryo transfer and single - blastocyst transfer in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numbers of oocytes , to provide data support for the selection of clinical transplantation strategie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es of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and C ( P = 0.003 / 0.001 ) .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生殖中心;
【分類號】:R714.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郝桂琴;李蓉;耿嵐;許錦貝;楊偉洪;;胚胎移植與囊胚移植的臨床結局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3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媛;郝桂敏;王秀霞;張云山;喬杰;劉平;;中國北方地區(qū)4所生殖中心全胚凍存策略應用臨床結局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6期
2 佘宏;胡艷秋;李曉聰;;融合期胚胎和囊胚移植的探討[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3年06期
3 牟聯俊;韋繼紅;唐永梅;李楠;;3種不同受精方式的凍融胚胎和囊胚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年15期
4 陳煥華;張波;梁國容;劉茵;謝運莉;龍雙羽;;健康宣教在選擇性囊胚培養(yǎng)-單囊胚移植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廣西醫(yī)學;2014年10期
5 趙芳;呂玉珍;王娟;宋文月;;人卵裂期胚胎和囊胚玻璃化冷凍妊娠結局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4年06期
6 陳京京;姜宏;李攀;;凍融周期囊胚移植的臨床價值[J];重慶醫(yī)學;2014年34期
7 許麗娟;陳薪;田小龍;劉玉東;王楠;葉德盛;郭萍萍;陳士嶺;;非優(yōu)良胚胎形成的囊胚與卵裂期優(yōu)良胚胎的凍融胚胎移植的臨床結局比較[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年04期
8 張波;馮貴雪;周紅;鄧曦和;陳煥華;;地中海貧血胚胎著床前行遺傳學診斷2例報告[J];廣西醫(yī)學;2015年03期
9 趙芳;呂玉珍;王娟;田可可;;激光輔助孵化對凍融卵裂期胚胎和囊胚移植妊娠結局的影響[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5年04期
10 陳小燕;趙純;凌秀鳳;;凍融卵裂期胚胎復蘇移植和凍融囊胚復蘇移植的臨床結局比較[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陳雪梅;人胚胎干細胞傳代培養(yǎng)和神經誘導分化過程中基因組遺傳變異的動態(tài)變化[D];鄭州大學;2013年
2 郭新宇;可溶性人類白細胞抗原G作為胚胎發(fā)育與著床潛能標志性分子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1年
3 季靜娟;IVF周期中最佳獲卵數及雙陰性T細胞在URSA中的作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4 李梅;卵母細胞玻璃化冷凍液配方的改良研究及臨床應用[D];山東大學;2014年
5 劉宗正;綿羊間充質干細胞系的建立及用作體細胞克隆供體的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4年
6 陳新霞;HOXA基因在人苗勒管發(fā)育異常中的致病作用及苗勒管發(fā)育異常女性妊娠結局分析[D];山東大學;2014年
7 姜雯雯;催產素受體拮抗劑在反復著床失敗患者中的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葉田;TERT在人卵巢顆粒細胞中的表達及與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結局關系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3年
2 孫博;人廢棄胚胎群體培養(yǎng)及胚胎干細胞系的建立[D];鄭州大學;2013年
3 劉錦;口服避孕藥對高FSH不孕患者子宮內膜容受性的影響[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劉海燕;不同時間拆卵對胚胎異常受精和發(fā)育的影響[D];蘇州大學;2013年
5 史中娜;卵母細胞胞質內中央顆粒化和空泡對受精、胚胎發(fā)育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6 高麗萍;前列腺癌術后~(99m)Tc-MDP全身骨顯像聯合腫瘤標志物PSA和血清ALP檢測的臨床價值[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7 朱海波;精子質量相關因素對ICSI助孕結局影響的初步分析[D];吉林大學;2014年
8 武婧;精子形態(tài)與體外受精結局的相關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9 馬水英;體外受精周期不同原核數受精卵發(fā)育囊胚使用價值的探討[D];山東大學;2014年
10 柯雪;雌激素與IVF/ICSI-ET后異位妊娠發(fā)生的相關性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偉周;王藹明;商微;李敏;劉成軍;吳迪;趙勇;沈玉良;;選擇性單囊胚移植的前瞻性研究[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2年09期
2 楊健之,劉嘉茵,洪蕾;囊胚培養(yǎng)在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周期中的應用[J];江蘇醫(yī)藥;2000年05期
3 郝桂琴;李蓉;耿嵐;許錦貝;楊偉洪;;胚胎移植與囊胚移植的臨床結局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31期
4 劉闖;羅亞寧;李麗;馬夜肥;劉賽;周婷;王曉紅;;凍融周期與新鮮周期囊胚移植的臨床結局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3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獻東;陳華;韓金蘭;余敏;嚴敬明;;短方案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獲卵數對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結局的影響[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6年12期
2 樊桂玲;彭鵬;韓寶生;李宜學;郭劍;;獲卵數目與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結局的關系[J];中國婦幼保健;2011年27期
3 柳勝賢;何鈺輝;張嬋;;獲卵數>20個患者的胚胎實驗室數據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年23期
4 黃繪;郭敬芝;馮玉蓉;文莉;潘世春;;控制超排卵中獲卵數與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結局的關系[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7年04期
5 肖雪晴;張坤;吳尊鳳;;女方年齡及獲卵數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新疆醫(yī)學;2013年11期
6 鐘依平,周燦權,莊廣倫,梁曉燕,李潔,方叢;血清雌二醇水平和獲卵數對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療結局的影響[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2年03期
7 熊夏思;陳士嶺;;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獲卵數少于十個的臨床結局分析[J];廣東醫(yī)學;2008年06期
8 黎淑貞;陳希曦;李冬梅;郭江華;陳曉燕;;兩種長方案促排卵方法對獲卵數少者行體外授精-胚胎移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3年03期
9 林海燕;李予;王文軍;陳向紅;闕文清;陳玉珍;楊冬梓;張清學;;超促排卵周期中獲卵數多于20個患者的臨床分析[J];新醫(yī)學;2012年09期
10 吳昕;羅艷;劉春蓮;胡蓉;景萬紅;;不同受精方式對獲卵數較少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1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黃繪;郭敬芝;馮玉蓉;文莉;潘世春;;控制性超大型排卵中獲卵數與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結局的關系[A];第二屆西部地區(qū)(12省區(qū))婦產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2 王懷秀;李弘;袁彩霞;;短期營養(yǎng)不良對雌性小白鼠生殖能力的的影響[A];婦科內分泌與輔助生殖論壇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季靜娟;IVF周期中最佳獲卵數及雙陰性T細胞在URSA中的作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趙靜;基礎卵泡刺激素水平和獲卵數與IVF-ET結局關系的探討[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6年
2 王細林;AMH、INHB、FSH、FSH/LH對IVF結局的預測價值及比較[D];汕頭大學;2010年
3 張杰;注射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及孕酮/獲卵數比值與IVF/ICSI-ET助孕結局的關系[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6750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675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