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核紅細胞在新生兒敗血癥中的診斷價值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3-04 06:10
目的探討有核紅細胞(NRBC)在新生兒敗血癥中的診斷價值。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4月1日-9月30日104例新生兒敗血癥患者作為敗血癥組,同時收集104例血培養(yǎng)陰性的新生兒普通感染患者作為非敗血癥組,記錄所有患者治療前的CRP、SAA、PCT及NRBC結(jié)果并進行組間比較,再將敗血癥NRBC陽性組與NRBC陰性組患者的炎癥指標進行比較,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新生兒敗血癥的危險因素,最后再通過ROC曲線確定NRBC對于新生兒敗血癥的診斷價值。結(jié)果新生兒敗血癥組CRP、SAA、PCT、NRBC及NRBC陽性率較非敗血癥組高(P <0.05); NRBC陽性組年齡及CRP均較NRBC陰性組低;而組間SAA及PCT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得出CRP及NRBC為新生兒敗血癥的危險因素(P <0.05); NRBC診斷新生兒敗血癥的曲線下面積(AUC) 0.654(P <0.01),cut-off值為0.03×109/L,靈敏度為67.3%,特異度為65.4%; NRBC聯(lián)合CRP診斷新生兒敗血癥的AUC為0.779(P <...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1.2 儀器與試劑
1.3 方法
1.4 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2 結(jié)果
2.1 新生兒敗血癥組與非敗血癥組患者的炎癥指標比較
2.2 新生兒敗血癥NRBC陽性組與NRBC陰性組患者的炎癥指標比較
2.3 Logistic回歸篩選新生兒敗血癥危險因素
2.4 NRBC和NRBC聯(lián)合CRP對于新生兒敗血癥的診斷價值
3 討論
本文編號:3753861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1.2 儀器與試劑
1.3 方法
1.4 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2 結(jié)果
2.1 新生兒敗血癥組與非敗血癥組患者的炎癥指標比較
2.2 新生兒敗血癥NRBC陽性組與NRBC陰性組患者的炎癥指標比較
2.3 Logistic回歸篩選新生兒敗血癥危險因素
2.4 NRBC和NRBC聯(lián)合CRP對于新生兒敗血癥的診斷價值
3 討論
本文編號:37538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37538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