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超聲診斷新生兒膽道閉鎖持續(xù)質量改進中的應用效果
發(fā)布時間:2022-01-22 20:57
目的探討品管圈在提高超聲診斷新生兒膽道閉鎖符合率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4月至2019年11月開展品管圈活動,通過確定活動主題、計劃擬定,收集2018年4月至2018年11月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超聲診斷科進行新生兒膽道閉鎖篩查的283例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手術結果或膽道造影結果為"金標準",進行超聲診斷符合率調查和漏誤診原因分析;設定活動目標并擬定對策,于2019年4月至11月實施擬定對策、確認效果并持續(xù)實施;對2018年4月至2018年11月(改善前)與2019年8月至11月(改善后)的超聲診斷符合率進行比較,采用χ2檢驗。結果開展品管圈活動后發(fā)現,超聲報告有對應病理或膽道造影的病例數為35人次,其中超聲診斷與病理或膽道造影符合的病例數27人次,超聲診斷與手術或膽道造影不符合的病例數8人次,膽道閉鎖的超聲診斷符合率為77%,超聲診斷新生兒膽道閉鎖中符合率由品管圈活動改善前的43%升至改善后的7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810,P <0.05)。結論品管圈可有效提升超聲診斷新生兒膽道閉鎖符合率,提升超聲醫(yī)學專業(yè)質量管理能力...
【文章來源】: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 2020,17(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新生兒膽道閉鎖檢查流程圖
5.要因分析:對新生兒BA檢查至診斷的整個過程進行細致分析,并運用特性要因圖法解析診斷率低的原因,最后根據80/20評分選出了5個要因,分別是:(1)圖像識別有誤;(2)臨床及專業(yè)知識匱乏;(3)檢查流程中需延長時間,操作步驟不明確;(4)作業(yè)指導書及會診制度不完善導致決策失誤;(5)只采用腹部探頭進行掃查(圖3)。6.對策擬定、效果確認與持續(xù)實施:圈員對以上4個要因提出對策方案,并根據可行性、經濟性、效益性進行評價打分,圈員7名,總分105分,按照80/20法則,84分以上為實行對策。根據對策的共性,合并為5個對策:(1)每月重點質量控制新生兒BA篩查項目病例,加強其中圖像識別失誤病例質控,每月質量控制總結會上,對圖像識別失誤病例超聲圖像集中討論、學習及漏誤診原因分析并給出指導意見。(2)加強學習,購買相關BA書籍放科室供大家日常工作及學習中查閱,增加新生兒BA篩查專題學習。在專題學習中,強調對新生兒BA臨床表現、實驗室結果掌握;強化鞏固該檢查項目膽囊異常(大膽囊、膽囊小或是不顯示)、TC征、膽囊收縮異常、肝硬化等陽性指標,使全科能對陽性指標提高關注度及敏感性。(3)完善檢查步驟,制作詳細的檢查流程圖指引(圖1),對檢查中需要延長時間觀察步驟給予全科指導講解并學習。當膽囊小或不顯示又無TC征存在時,延長禁食時間至6~8 h后,再予以膽囊情況觀察及判斷;當餐后40 min后膽囊收縮較差時,應延長至1~2 h再予以觀察。(4)完善新生兒BA篩查作業(yè)指導書及會診制度。依據新生兒BA最新臨床相關指南,更新作業(yè)指導書;首診醫(yī)師發(fā)現膽囊小或不顯示病例,自身無法診斷時,一定需要請高年資醫(yī)師或科室臨床住院總醫(yī)師會診。(5)在作業(yè)指導書上添加“必須結合高頻探頭掃查”,質控會議及郵件通知全科,強調高頻探頭在腹部檢查尤其是新生兒腹部檢查方面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新生兒BA超聲診斷符合率為計數資料,以例或百分比表示,在QCC活動實施前后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膽道閉鎖超聲診斷的研究進展[J]. 劉娜娜,李鑫,詹江華. 大理大學學報. 2020(02)
[2]膽道閉鎖超聲評分量化診斷研究[J]. 徐魏軍,裴廣華,王世城,楊澤勝,解曉瑩,董碩,夏爽. 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 2019(08)
[3]應用品管圈降低新生兒住院期間安全隱患發(fā)生率的臨床研究[J]. 李興川,陳志美,李仁蘭,喻少紅,劉黎,楊靚. 重慶醫(yī)學. 2019(03)
[4]品管圈活動對神經外科住院患者健康行為及自我效能的影響[J]. 陳衛(wèi)琴,周凱云,陸英,丁玉琴. 重慶醫(yī)學. 2017(26)
[5]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官方解讀《醫(yī)療質量管理辦法》[J]. 中國衛(wèi)生質量管理. 2016(06)
[6]品管圈對提升門診預約診療服務的探討[J]. 付曉燕,張萍,劉利青,劉金菲,呂婷. 醫(yī)院管理論壇. 2014(02)
本文編號:3602896
【文章來源】: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 2020,17(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新生兒膽道閉鎖檢查流程圖
5.要因分析:對新生兒BA檢查至診斷的整個過程進行細致分析,并運用特性要因圖法解析診斷率低的原因,最后根據80/20評分選出了5個要因,分別是:(1)圖像識別有誤;(2)臨床及專業(yè)知識匱乏;(3)檢查流程中需延長時間,操作步驟不明確;(4)作業(yè)指導書及會診制度不完善導致決策失誤;(5)只采用腹部探頭進行掃查(圖3)。6.對策擬定、效果確認與持續(xù)實施:圈員對以上4個要因提出對策方案,并根據可行性、經濟性、效益性進行評價打分,圈員7名,總分105分,按照80/20法則,84分以上為實行對策。根據對策的共性,合并為5個對策:(1)每月重點質量控制新生兒BA篩查項目病例,加強其中圖像識別失誤病例質控,每月質量控制總結會上,對圖像識別失誤病例超聲圖像集中討論、學習及漏誤診原因分析并給出指導意見。(2)加強學習,購買相關BA書籍放科室供大家日常工作及學習中查閱,增加新生兒BA篩查專題學習。在專題學習中,強調對新生兒BA臨床表現、實驗室結果掌握;強化鞏固該檢查項目膽囊異常(大膽囊、膽囊小或是不顯示)、TC征、膽囊收縮異常、肝硬化等陽性指標,使全科能對陽性指標提高關注度及敏感性。(3)完善檢查步驟,制作詳細的檢查流程圖指引(圖1),對檢查中需要延長時間觀察步驟給予全科指導講解并學習。當膽囊小或不顯示又無TC征存在時,延長禁食時間至6~8 h后,再予以膽囊情況觀察及判斷;當餐后40 min后膽囊收縮較差時,應延長至1~2 h再予以觀察。(4)完善新生兒BA篩查作業(yè)指導書及會診制度。依據新生兒BA最新臨床相關指南,更新作業(yè)指導書;首診醫(yī)師發(fā)現膽囊小或不顯示病例,自身無法診斷時,一定需要請高年資醫(yī)師或科室臨床住院總醫(yī)師會診。(5)在作業(yè)指導書上添加“必須結合高頻探頭掃查”,質控會議及郵件通知全科,強調高頻探頭在腹部檢查尤其是新生兒腹部檢查方面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新生兒BA超聲診斷符合率為計數資料,以例或百分比表示,在QCC活動實施前后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膽道閉鎖超聲診斷的研究進展[J]. 劉娜娜,李鑫,詹江華. 大理大學學報. 2020(02)
[2]膽道閉鎖超聲評分量化診斷研究[J]. 徐魏軍,裴廣華,王世城,楊澤勝,解曉瑩,董碩,夏爽. 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 2019(08)
[3]應用品管圈降低新生兒住院期間安全隱患發(fā)生率的臨床研究[J]. 李興川,陳志美,李仁蘭,喻少紅,劉黎,楊靚. 重慶醫(yī)學. 2019(03)
[4]品管圈活動對神經外科住院患者健康行為及自我效能的影響[J]. 陳衛(wèi)琴,周凱云,陸英,丁玉琴. 重慶醫(yī)學. 2017(26)
[5]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官方解讀《醫(yī)療質量管理辦法》[J]. 中國衛(wèi)生質量管理. 2016(06)
[6]品管圈對提升門診預約診療服務的探討[J]. 付曉燕,張萍,劉利青,劉金菲,呂婷. 醫(yī)院管理論壇. 2014(02)
本文編號:36028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36028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