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兒童青少年的骨密度和身體成分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01 00:25
目的在建立雙能X線骨密度儀(DXA)測量精密度的基礎上,對中國南方地區(qū)5—19歲正常兒童青少年骨密度和身體成分進行測量,為研究我國兒童青少年時期骨密度的變化規(guī)律,評估其生長發(fā)育狀況提供重要依據(jù)。方法選取中國南方地區(qū)5—19歲正常兒童青少年1541名(其中男孩776名,女孩765名),應用DXA進行全身測量,獲得全身骨密度及身體成分結果。利用SPSS13.0分析軟件以及l(fā)msChartMaker program軟件進行圖表制作與數(shù)據(jù)分析,建立正常兒童青少年骨骼發(fā)育的正常參考值和身體生長發(fā)育評估方法。結果不同性別全身骨密度、全身骨量、全身骨面積、去顱骨骨密度、去顱骨骨量、去顱骨骨面積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呈指數(shù)變化(P<0.05)。不同性別脂肪含量和肌肉含量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呈指數(shù)變化(P<0.05)。全身骨量及去顱骨骨量的增加主要由肌肉含量起作用,脂肪含量貢獻較小。建立5—19歲兒童青少年骨密度與身體成分的評估工具(身高對年齡、骨面積對身高、骨量對骨面積、肌肉量對身高、骨量對肌肉量)。結論本研究建立中國南方地區(qū)5—19歲兒童青少年骨密度正常參考值范圍、身體成分的正常數(shù)據(jù)庫和骨...
【文章來源】:暨南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9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錄
1 前言
1.1 骨質疏松
1.2 兒童和青少年的骨健康
1.3 兒童青少年的骨密度測量
1.4 兒童青少年身體成分測量
2 材料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DXA骨密度與身體成分測量
3 結果
3.1 5—19歲正常兒童青少年骨密度分析
3.2 兒童青少年的身體成分分析
4 討論
4.1 正常兒童青少年的骨密度分析
4.2 正常兒童青少年身體成分分析
4.3 全文小結
4.4 本研究的不足之處
5 結論
參考文獻
英文縮略詞
在學期間發(fā)表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北京市海淀區(qū)兒童青少年體成分研究[J]. 鄔盛鑫,馬受良,馬軍,馬君義,郭春家,楊巧玲,安康,方新林,張平,凌菊.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09(11)
[2]衛(wèi)生部發(fā)布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fā)育參照標準我國兒童發(fā)育呈快速增長趨勢[J]. 中國生育健康雜志. 2009(04)
[3]水下稱重法和皮褶厚度法測定大學生身體成分方法的理論研究[J]. 華巖,夏洪安.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 2008(29)
[4]6~18歲中國女孩腰椎和前臂的骨礦物質含量和骨密度的研究[J]. 周迪軍,謝輝,袁凌清,羅湘杭.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08(06)
[5]青少年的骨量發(fā)育[J]. 邢晨芳,范國裕. 中國婦幼保健. 2008(11)
[6]體成分模型及測量方法研究進展[J]. 金婧,阮祥燕.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07(09)
[7]忠孝仁義傳統(tǒng)思想之于當前思政工作的幾點思考[J]. 趙斐容. 井岡山學院學報. 2007(04)
[8]271例311歲兒童骨密度分析[J]. 程淑敏,王哲,陳艷. 中國婦幼保健. 2006(19)
[9]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應用分析[J]. 張娜,曹艷,史亦麗. 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06(05)
[10]715歲體重正常兒童身體成分變化分析[J]. 馬軍,馮寧,張世偉,潘勇平,黃永波.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06(09)
本文編號:3469158
【文章來源】:暨南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9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錄
1 前言
1.1 骨質疏松
1.2 兒童和青少年的骨健康
1.3 兒童青少年的骨密度測量
1.4 兒童青少年身體成分測量
2 材料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DXA骨密度與身體成分測量
3 結果
3.1 5—19歲正常兒童青少年骨密度分析
3.2 兒童青少年的身體成分分析
4 討論
4.1 正常兒童青少年的骨密度分析
4.2 正常兒童青少年身體成分分析
4.3 全文小結
4.4 本研究的不足之處
5 結論
參考文獻
英文縮略詞
在學期間發(fā)表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北京市海淀區(qū)兒童青少年體成分研究[J]. 鄔盛鑫,馬受良,馬軍,馬君義,郭春家,楊巧玲,安康,方新林,張平,凌菊.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09(11)
[2]衛(wèi)生部發(fā)布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fā)育參照標準我國兒童發(fā)育呈快速增長趨勢[J]. 中國生育健康雜志. 2009(04)
[3]水下稱重法和皮褶厚度法測定大學生身體成分方法的理論研究[J]. 華巖,夏洪安.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 2008(29)
[4]6~18歲中國女孩腰椎和前臂的骨礦物質含量和骨密度的研究[J]. 周迪軍,謝輝,袁凌清,羅湘杭.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08(06)
[5]青少年的骨量發(fā)育[J]. 邢晨芳,范國裕. 中國婦幼保健. 2008(11)
[6]體成分模型及測量方法研究進展[J]. 金婧,阮祥燕.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07(09)
[7]忠孝仁義傳統(tǒng)思想之于當前思政工作的幾點思考[J]. 趙斐容. 井岡山學院學報. 2007(04)
[8]271例311歲兒童骨密度分析[J]. 程淑敏,王哲,陳艷. 中國婦幼保健. 2006(19)
[9]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應用分析[J]. 張娜,曹艷,史亦麗. 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06(05)
[10]715歲體重正常兒童身體成分變化分析[J]. 馬軍,馮寧,張世偉,潘勇平,黃永波.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06(09)
本文編號:34691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34691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