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地區(qū)新生兒敗血癥病原學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8-14 03:05
目的:分析長春地區(qū)新生兒敗血癥的臨床表現、病原學分布及耐藥性情況,為臨床醫(yī)師合理用藥提供參考。方法:以長春兒童醫(yī)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47例血培養(yǎng)陽性的新生兒敗血癥患兒為研究對象,對其血培養(yǎng)結果及藥敏試驗進行分析。結果:47例新生兒敗血癥患兒以發(fā)熱、黃疸、肺部感染多見。革蘭陽性菌33株(70.21%),主要是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其對青霉素類及大環(huán)內脂類普遍耐藥,對頭孢菌素類耐藥性達50%以上;金黃色葡萄球菌對青霉素類、大環(huán)內酯類耐藥性達50%以上,對頭孢菌素類相對敏感;二者均未見對替考拉寧、萬古霉素、利奈唑胺、亞胺培南、美羅培南耐藥菌株。革蘭陰性菌12株(25.53%),主要致病菌有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桿菌,二者對氨芐西林耐藥率分別為40%和50%,大腸埃希菌對頭孢菌素類敏感,肺炎克雷伯桿菌對頭孢菌素類部分耐藥,二者均未見對亞胺培南、美羅培南耐藥菌株。結論:長春地區(qū)新生兒敗血癥的病原菌主要為革蘭陽性菌,主要是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其次為革蘭陰性菌,主要是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桿菌;在臨床用藥過程中,應考慮當地常見病原菌及常見細菌耐藥的情況,針對性地選擇治療,從而提升治療效果...
【文章來源】:中外醫(yī)學研究. 2020,18(32)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2 結果
2.1 47例新生兒敗血癥患兒臨床表現
2.2 47例新生兒敗血癥患兒病原菌分布情況
2.3 檢出菌藥敏結果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早產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實驗室確診敗血癥病原分布及臨床特點[J]. 常淑婷,劉新暉,李強,馬金霞,莊嚴,高喜容,譚李紅.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20(01)
[2]新生兒敗血癥病原菌與降鈣素原水平相關性應用研究[J]. 王松炎,歐佳美,王德生.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9(19)
[3]新生兒敗血癥臨床資料及病原菌的耐藥性分析[J]. 向靜瑤.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9(05)
[4]新生兒敗血癥病原菌變遷及耐藥性分析[J]. 陳健萍,歐陽穎,曾愛紅,陳志鳳,袁海超. 嶺南急診醫(yī)學雜志. 2018(05)
[5]新生兒敗血癥608例病原學分析[J]. 曹慧春,彭華保. 湘南學院學報(醫(yī)學版). 2016(02)
[6]新生兒敗血癥病原學及耐藥性分析[J]. 張曉,游楚明,傅萬海,林茂銳,李惠怡. 河北醫(yī)藥. 2013(11)
[7]新生兒敗血癥病原學分析[J]. 曹蓓. 中外婦兒健康. 2011(06)
本文編號:3341644
【文章來源】:中外醫(yī)學研究. 2020,18(32)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2 結果
2.1 47例新生兒敗血癥患兒臨床表現
2.2 47例新生兒敗血癥患兒病原菌分布情況
2.3 檢出菌藥敏結果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早產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實驗室確診敗血癥病原分布及臨床特點[J]. 常淑婷,劉新暉,李強,馬金霞,莊嚴,高喜容,譚李紅.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20(01)
[2]新生兒敗血癥病原菌與降鈣素原水平相關性應用研究[J]. 王松炎,歐佳美,王德生.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9(19)
[3]新生兒敗血癥臨床資料及病原菌的耐藥性分析[J]. 向靜瑤.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9(05)
[4]新生兒敗血癥病原菌變遷及耐藥性分析[J]. 陳健萍,歐陽穎,曾愛紅,陳志鳳,袁海超. 嶺南急診醫(yī)學雜志. 2018(05)
[5]新生兒敗血癥608例病原學分析[J]. 曹慧春,彭華保. 湘南學院學報(醫(yī)學版). 2016(02)
[6]新生兒敗血癥病原學及耐藥性分析[J]. 張曉,游楚明,傅萬海,林茂銳,李惠怡. 河北醫(yī)藥. 2013(11)
[7]新生兒敗血癥病原學分析[J]. 曹蓓. 中外婦兒健康. 2011(06)
本文編號:33416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33416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