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轉換與早產兒智能發(fā)育的相關性
發(fā)布時間:2021-05-22 03:31
目的探索食物轉換與早產兒智能發(fā)育的相關性。方法收集2017年1~6月廣東省佛山市婦幼保健院出生,就診時糾正月齡為18~24個月早產兒300例。采用回顧性調查詢問早產兒食物轉換等情況,并對研究對象行《兒童神經心理行為檢查量表2016版》測評,使用多重線性回歸對食物轉換因素與大運動、精細運動、適應能力、語言、社交行為發(fā)育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結果未發(fā)現(xiàn)與大運動發(fā)育相關的食物轉換因素;引入條塊狀食物時間與精細動作發(fā)育商(DQ)呈負相關(β=-0.549、P=0.023),引入蔬菜時間與適應能力DQ呈負相關(β=-0.820、P=0.005),引入輔食時間與語言DQ呈負相關(β=-1.319、P=0.047),引入輔食時間與社交行為DQ呈負相關(β=-1.827、P=0.001)。結論食物轉換通過食物多樣性、食物性狀轉換、喂食模式改變等影響早產兒精細動作、適應能力、語言、社交行為的發(fā)育,為臨床改善早產兒的智能發(fā)育提供新思路。
【文章來源】:中國醫(yī)藥導報. 2020,17(12)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2.1 設計調查問卷
1.2.2收集信息及質量控制
1.2.3 智能評估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食物轉換情況
2.2 糾正18月齡智能DQ
2.3 食物轉換因素與各智能區(qū)發(fā)育的相關性分析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早產兒母乳喂養(yǎng)相關問題[J]. 盧游,毛萌,楊凡. 中華兒科雜志. 2019 (05)
[2]食品口腔加工研究的發(fā)展與展望[J]. 陳建設,王鑫淼. 中國食品學報. 2018(09)
[3]早產兒智能發(fā)育主要里程碑發(fā)育年齡的縱向研究[J]. 孫瑜,段毓雯,王方軍,洪心敏,李培培,高明娟,邵子瑜.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8(26)
[4]7~24月齡嬰幼兒喂養(yǎng)指南的科學依據[J]. 臨床兒科雜志. 2016(09)
[5]不同胎齡嬰幼兒智能發(fā)育狀況的追蹤研究[J]. 何小穎,俞紅.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6(04)
[6]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出院后喂養(yǎng)建議[J]. 王丹華,劉喜紅. 中華兒科雜志. 2016 (01)
本文編號:3200895
【文章來源】:中國醫(yī)藥導報. 2020,17(12)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2.1 設計調查問卷
1.2.2收集信息及質量控制
1.2.3 智能評估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食物轉換情況
2.2 糾正18月齡智能DQ
2.3 食物轉換因素與各智能區(qū)發(fā)育的相關性分析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早產兒母乳喂養(yǎng)相關問題[J]. 盧游,毛萌,楊凡. 中華兒科雜志. 2019 (05)
[2]食品口腔加工研究的發(fā)展與展望[J]. 陳建設,王鑫淼. 中國食品學報. 2018(09)
[3]早產兒智能發(fā)育主要里程碑發(fā)育年齡的縱向研究[J]. 孫瑜,段毓雯,王方軍,洪心敏,李培培,高明娟,邵子瑜.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8(26)
[4]7~24月齡嬰幼兒喂養(yǎng)指南的科學依據[J]. 臨床兒科雜志. 2016(09)
[5]不同胎齡嬰幼兒智能發(fā)育狀況的追蹤研究[J]. 何小穎,俞紅.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6(04)
[6]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出院后喂養(yǎng)建議[J]. 王丹華,劉喜紅. 中華兒科雜志. 2016 (01)
本文編號:32008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32008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