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癥的睡眠質量與執(zhí)行功能損害的相關性初探
發(fā)布時間:2021-03-24 09:39
目的:探討青少年抑郁癥睡眠質量與執(zhí)行功能的相關性,為臨床干預提供證據(jù)。方法:采用青少年睡眠-覺醒量表(Adolescent Sleep-Wake Scale,ASWS)、Beck抑郁自評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stroop色詞測驗(Stroop color-word Association Test,SCWT)對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心理醫(yī)學中心就診的40名青少年抑郁癥患者及新疆醫(yī)科大學附屬子女學校40名正常青少年進行測試,分析青少年抑郁癥睡眠質量、執(zhí)行功能水平及相關性。結果使用SPSS20.0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1.病例組和對照組在ASWS及其上床睡眠、入睡、睡眠維持、再次入睡得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病例組的ASWS及其上述四個維度得分均低于對照組。2.BDI、HAMD與ASWS及其上床睡眠、入睡、睡眠維持、再次入睡指標間均存在負性得分關系。3.病例組和對照組在stroop色詞測驗A卡片用時、B卡片用時、C卡片正確數(shù)、C卡片錯誤數(shù)、C卡片用時和D卡片用時指標...
【文章來源】:新疆醫(yī)科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4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內容與方法
1.研究對象
1.1 病例組
1.2 對照組
1.3 知情同意及倫理審查
2.方法
2.1 測試量表
2.2 stroop色詞測驗方法
2.3 統(tǒng)計方法
3.技術路線圖
4.質量控制
結果
討論
小結
致謝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導師評閱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認知障礙的神經心理評估[J]. 李旭東. 中國醫(yī)刊. 2019(05)
[2]抑郁癥患者睡眠質量與神經認知的相關研究[J]. 楊德英,方文梅,李慧,朱道民,董毅.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9(02)
[3]青少年抑郁癥睡眠障礙特點調查分析[J]. 阮曉鶯. 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 2018(10)
[4]抑郁癥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及其臨床啟示[J]. 閻丹峰,李凌江. 中華精神科雜志. 2018 (05)
[5]新作用機制抗抑郁藥物的研究進展[J]. 楊希成,李煒,邵黎明. 中國藥物化學雜志. 2018(03)
[6]抗抑郁藥物研究進展[J]. 姜芳,全繼平,鄒春蘭.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21)
[7]抑郁癥共病睡眠障礙執(zhí)行功能損害及影響因素研究[J]. 張玉欣,孫寧,何小婷,杜巧榮,李素萍,左麗娜,張克讓.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 2016(12)
[8]青少年抑郁癥研究新進展[J]. 陶然,紀文博,張惠敏. 武警醫(yī)學. 2015(02)
[9]難治性抑郁癥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 鄧佳慧,李素霞,董問天,陸林.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4(02)
[10]抑郁癥患者的認知功能損害及其相關因素[J]. 田秀麗,甘景梨,趙蘭民,段惠峰.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2(03)
本文編號:3097503
【文章來源】:新疆醫(yī)科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4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內容與方法
1.研究對象
1.1 病例組
1.2 對照組
1.3 知情同意及倫理審查
2.方法
2.1 測試量表
2.2 stroop色詞測驗方法
2.3 統(tǒng)計方法
3.技術路線圖
4.質量控制
結果
討論
小結
致謝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導師評閱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認知障礙的神經心理評估[J]. 李旭東. 中國醫(yī)刊. 2019(05)
[2]抑郁癥患者睡眠質量與神經認知的相關研究[J]. 楊德英,方文梅,李慧,朱道民,董毅.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9(02)
[3]青少年抑郁癥睡眠障礙特點調查分析[J]. 阮曉鶯. 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 2018(10)
[4]抑郁癥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及其臨床啟示[J]. 閻丹峰,李凌江. 中華精神科雜志. 2018 (05)
[5]新作用機制抗抑郁藥物的研究進展[J]. 楊希成,李煒,邵黎明. 中國藥物化學雜志. 2018(03)
[6]抗抑郁藥物研究進展[J]. 姜芳,全繼平,鄒春蘭.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21)
[7]抑郁癥共病睡眠障礙執(zhí)行功能損害及影響因素研究[J]. 張玉欣,孫寧,何小婷,杜巧榮,李素萍,左麗娜,張克讓.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 2016(12)
[8]青少年抑郁癥研究新進展[J]. 陶然,紀文博,張惠敏. 武警醫(yī)學. 2015(02)
[9]難治性抑郁癥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 鄧佳慧,李素霞,董問天,陸林.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4(02)
[10]抑郁癥患者的認知功能損害及其相關因素[J]. 田秀麗,甘景梨,趙蘭民,段惠峰.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2(03)
本文編號:30975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30975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