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合復位交叉三根克氏針內固定治療嚴重移位兒童肱骨髁上骨折的遠期療效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11-06 09:18
目的:本文回顧性分析閉合復位交叉三根克氏針內固定治療嚴重移位兒童肱骨髁上骨折的遠期療效,評價閉合復位交叉三根克氏針內固定治療嚴重移位兒童肱骨髁上骨折的遠期療效,著重觀察肘關節(jié)的功能恢復情況、肘內翻的發(fā)生率和肘內翻的程度,為嚴重移位的兒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療尋求一種最理想的方法。 方法:本文理論研究部分系統(tǒng)闡述了祖國醫(yī)學、現(xiàn)代醫(yī)學對兒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認識,相關解剖、發(fā)病率、病因病機、診斷分型、物力學和治療方法等。本試驗選擇了40例嚴重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兒,設閉合復位交叉三根克氏針內固定為試驗組,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治療為對照組,進行對比統(tǒng)計分析,試驗組20例,對照組20例,分別采閉合復位交叉三根克氏針內固定治療和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的方法治療。隨訪患者骨折愈合時間、是否發(fā)生并發(fā)癥,若發(fā)生肘內翻,測量其肘內翻的程度,并且觀察肘內翻的程度是否呈進行性發(fā)展。采用改良肘關節(jié)HSS評分標準評估患者肘部功能,采用BA角和CA角來評估和預測肘內翻的程度,評定閉合復位交叉三根克氏針內固定治療嚴重移位的兒童肱骨髁上骨折的遠期治療效果。 結果:試驗組與對照組的術后并發(fā)癥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差異(P0.05),試驗組在肘內翻發(fā)生率及減輕肘內翻程度方面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在肘關節(jié)功能評分上未見明顯差異。 結論:本研究認為閉合復位交叉三根克氏針內固定固定相對堅強,更符合生物力學原理。能較快的恢復肘關節(jié)功能,可以有效降低肘內翻的發(fā)生和減輕肘內翻的程度,適用于嚴重移位的兒童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種治療嚴重移位兒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理想方法。
【學位單位】: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0
【中圖分類】:R726.8
【部分圖文】:
一1PicturelO.l一1圖10.1一2PietllrelO.l一2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72954
【學位單位】: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0
【中圖分類】:R726.8
【部分圖文】:
一1PicturelO.l一1圖10.1一2PietllrelO.l一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秋麗,王麗娟,郭穎杰,王巖,王穎,劉永強,李秉君,王本祥;鹿茸多肽對實驗性骨折的治療作用及機理研究[J];白求恩醫(yī)科大學學報;1999年05期
2 俞輝國;閻祖強;過邦輔;;兒童肱骨髁上骨折所造成的肘內翻畸形(附90例報告)[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1991年03期
3 郭仲華,王軍,楊乃軍;手術治療小兒移位肱骨髁上骨折209例臨床分析[J];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1996年01期
4 王建偉,馬勇,諸方受,黃桂成;肱骨髁上骨折并發(fā)肘內翻的生物力學機制研究概況(綜述)[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8年04期
5 周雪明,朱文雄;葛根素對骨折后骨和骨骼肌血流的影響[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5年05期
6 葉維建,鄭玉濤;活血散促進骨折愈合的實驗研究[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7 劉濤,冉德洲;活血化瘀、補腎益氣中藥對大鼠骨折愈合中TGF-β_1的影響[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8 袁僑;小兒肱骨髁上骨折并發(fā)時內翻畸形的原因及預防[J];徐州醫(yī)學院學報;1994年03期
9 孫之鎬,劉向前,祁開澤,劉蔚東,黃獻平,覃純初;接骨紫金丹對家兔骨折愈合期間幾種金屬元素的影響[J];中國骨傷;1999年06期
10 陳福林,齊越峰,田寧寧,房定一,劉式明,孫昭,鮑樹仁,趙興瑋;橈骨遠端伸直型骨折紙夾板外固定治療的比較研究[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04年04期
本文編號:28729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8729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