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肺化痰湯治療小兒急性支氣管肺炎的臨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19 15:26
目的:本文旨在運用中醫(yī)理論,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病因病機和治療方藥進行深 入探討,以尋求治療本病的有效方藥。方法:將60例患兒隨機分為2組,分別給予 開肺化痰湯(治療組)、頭孢噻肟鈉合病毒唑(對照組),觀察患兒癥狀、體征及血象、 X線方面的變化。結(jié)果:治療組總有效率100%,對照組總有效率100%,治療組與 對照組療效相當(P0. 05) ;說明治療組在改善小兒咳嗽、咯痰、舌質(zhì)、舌苔等肺炎 癥狀、體征方面與對照組療效相當,且可避免靜脈注射引起的疼痛感以及長期應用西 藥引起的副作用如過敏反應、肝腎毒性等。結(jié)論:開肺化痰湯對小兒支氣管肺炎之風 熱閉肺型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且無毒副作用,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學位單位】: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4
【中圖分類】:R272.6
【文章目錄】:
引言
臨床研究
一、 臨床資料
(一) 病例來源
(二) 性別分布比較
(三) 年齡分布比較
(四) 平均年齡比較
(五) 病程分布比較
(六) 平均病程比較
(七) 兩組患兒治療前癥狀及體征比較
(八) 兩組患兒治療前異常胸部X片、血象分布比較
二、 診斷標準
(一) 西醫(yī)診斷標準
(二) 中醫(yī)辨證標準
(三) 排除病例標準
三、 治療方法
(一) 藥物組成
(二) 給藥方法
四、 觀察指標
五、 療效判定標準
六、 統(tǒng)計學處理
七、 結(jié)果分析
(一) 總療效比較
(二)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的變化比較
(三) 兩組治療前后體征的變化比較
(四)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白細胞總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的變化比較
(五)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胸部X光片的變化比較
(六) 部分患兒心肌酶譜的變化情況
八、 安全性觀察
討論
一、 祖國醫(yī)學對本病的認識
(一) 命名及歷史沿革
(二) 病因病理
二、 現(xiàn)代醫(yī)學對本病機制的認識
(一) 炎癥的發(fā)生
(二) 免疫功能的異常
(三) 微量元素的變化
(四) 血液流變學的變化
(五) 心肌酶的變化
三、 治法探討
四、 方藥分析
(一) 方解
(二) 藥理作用
五、 療效機理探討
(一) 明顯改善癥狀、體征
(二) 抗菌、抗毒、抗炎作用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綜述
致謝
【引證文獻】
本文編號:2847389
【學位單位】: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4
【中圖分類】:R272.6
【文章目錄】:
引言
臨床研究
一、 臨床資料
(一) 病例來源
(二) 性別分布比較
(三) 年齡分布比較
(四) 平均年齡比較
(五) 病程分布比較
(六) 平均病程比較
(七) 兩組患兒治療前癥狀及體征比較
(八) 兩組患兒治療前異常胸部X片、血象分布比較
二、 診斷標準
(一) 西醫(yī)診斷標準
(二) 中醫(yī)辨證標準
(三) 排除病例標準
三、 治療方法
(一) 藥物組成
(二) 給藥方法
四、 觀察指標
五、 療效判定標準
六、 統(tǒng)計學處理
七、 結(jié)果分析
(一) 總療效比較
(二)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的變化比較
(三) 兩組治療前后體征的變化比較
(四)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白細胞總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的變化比較
(五)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胸部X光片的變化比較
(六) 部分患兒心肌酶譜的變化情況
八、 安全性觀察
討論
一、 祖國醫(yī)學對本病的認識
(一) 命名及歷史沿革
(二) 病因病理
二、 現(xiàn)代醫(yī)學對本病機制的認識
(一) 炎癥的發(fā)生
(二) 免疫功能的異常
(三) 微量元素的變化
(四) 血液流變學的變化
(五) 心肌酶的變化
三、 治法探討
四、 方藥分析
(一) 方解
(二) 藥理作用
五、 療效機理探討
(一) 明顯改善癥狀、體征
(二) 抗菌、抗毒、抗炎作用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綜述
致謝
【引證文獻】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海華;穴位敷貼輔助治療氣虛體質(zhì)型肺炎喘嗽療效觀察[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8473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8473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